壮族文化壮族传说“敢为壮士”
有一年,皇帝要在田阳举行地方考试。当时朝廷有个规定,每隔三五年在一些名郡举行考试,选拔有才能但条件差的人才。皇上听说,田阳县曾是壮族先民布洛陀的故乡,在古代以“超常智慧”而闻名。起初皇帝不服气,认为南方是“蛮夷”之地,那里的人没有智慧。但我想,毕竟也是中国的领土,何不在那里设立考场,顺便见识一下布洛陀后人的智慧,也可以领略一下南方的风光。
南方虽然气候炎热,但果树多,稻子香,牛羊成群。皇帝坐在龙车上,一路欣赏美景。他很不开心,爱上了南方这片神奇的土地。考场位于一片绿色的草坪上。巨大的草坪上摆放着81的桌椅,上面写着考生的名字,皇帝和考官坐在对面。农才虽然是甘庄山一带最有名的神童,但是他太年轻了,才10岁,所以只能排在最末。
考试时间从中午开始(也就是11 am左右),心急的考生们报进去。候选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士。有的头发花白,至少60岁了,还得博览群书,见多识广。有的是三十岁,充满野心。二十多岁牙冠弱的少年都很少,更别说10的孩子了。等待候选人坐下。考官在每个考生面前放一个盘子,里面放一个煎饼和一个大蒜。
发完之后,考官悄悄离开了。考生们面面相觑,没有给出一个问题。考生环顾四周,有的早已饥肠辘辘,却不敢在烙饼前动弹;有的被太阳晒得头晕眼花,汗流浃背,而考官们则坐在遮阳篷下,慢慢地喝着茶,看着考生们的一举一动。
是那个农民坐在最后一把椅子上,开始看到煎饼和大蒜分发出去,觉得好笑。你必须参加许多考试吗?连午饭都准备好了。但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考官什么都没发生。他眼珠一转,马上就明白了。于是我抓起煎饼嚼了起来,同时把大蒜当调料吃了下去。当所有考生都诧异地看着他的时候,考场上的锣响了,考官大声宣布:“第一题,农民得第一名。”原来这是个哑问题,就是“又吃蒜”的意思。谁也不会想到,农民的“吃”是对的。
第二个问题是给每人一张16页的宣纸,要求在有限的白纸上写1000字。我看到考生为了写出1000字,使出浑身解数,把字写得像蚂蚁一样大。农夫看着这么大的纸,心想,即使写比蚂蚁还小的字,也装不下1000个字。一眨眼,他又想出了答案,于是大笔一挥写了九个大字,不慌不忙地交给了考官。考官看了他的答案后,马上宣布他已经完成了第二题。大部分考生都不信。这么快就写完了1000字?只见考官大声说:“这道题不是写作文,是考你的智力。”你想想,这有限的论文怎么能写出1000字?答案是什么?农业人才考生就是这么写的:‘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答案就是这么简单。“听了这话,所有考生都吓了一跳,心想,这么简单的答案我怎么就记不住呢?
最后一门考试很容易,但是不容易做。一棵柚子树上,挂着一面铜鼓,鼓面朝天空。要求考生击鼓三次,但不能爬树。一群文弱书生要把铜鼓打到离地4米,真的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难题。
年纪大的只能望鼓兴叹。年轻人只有努力学习的时候才讨厌少接轻活。虽然跳的很用力,但是哪里能摸到铜鼓呢?80名候选人没有一个能打鼓。终于,轮到农夫出场了。
只见他先摘了一个柚子,用小木块穿了进去。然后从草丛里拔出一根七八米长的野生红薯藤,一端绑在柚子果的木头上,另一端抓在自己手里。双手把柚果往上一扔,果儿飞过铜鼓的木杆,像炮弹一样,重重地打在铜鼓上。农夫又把野藤拔了下来,然后他一松手,柚子又砸到了铜鼓上。果真如此,考场上空回荡着三声“嘣,嘣,嘣”的铜鼓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