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的拼音怎么读
芩的拼音是:qín、yín,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最早见于小篆文字,形声字。此字本义是指一种草名,禾本科,湿处野生;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亦可作姓氏。
“芩”是形声字。从艸,表示是一种植物名,今声。本义是指一种草名,禾本科,湿处野生。《说文》:“芩,艸也。”《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毛传:“芩,草也。”孔颖达疏引陆玑曰:“茎如钗股,叶如竹,蔓生。”
“芩”字字形小篆写作(字形1),上部为“艸”,作形旁,表示这个字与草本植物有关。下部为表示读音的“今”。到了楷书(字形3、4),“艸”旁演化成“艹”旁,与现在使用的“芩”写法更为相近,艹旁表示是草本植物,今作为声旁表声。
说文解字注:
草也。《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芩。传曰:芩草也。陆玑云:芩草茎如钗股。叶如竹,蔓生泽中下地咸处,为草真实,牛马皆喜食之。按:如陆说,则非黄芩药也。许君黄菳字从金声,诗野芩字从今声,然分别,他书乱之,非也。
毛诗音义引《说文》云:蒿也。以别于毛公之草也,甚为可据。但训蒿则与弟二章不别,且《说文》当以芩与蒿篆类厕,恐是一本作蒿属,《释文》也字或属字之误。又按:《集韵》、《类篇》皆曰荶?芩三字同,鱼音切,菜名,似蒜,生水中。考《字林》、《齐民要术》皆云荶似蒜,生水中。此则别是一物。从草今声。巨今切。七部。《诗》曰:“食野之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