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可以吃韭菜花吗?

俗话说:“不忌吃药,就断了医生的手。”禁忌是指服药治病时的饮食禁忌。禁忌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历来为医家所重视,其相关内容也广泛见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书籍中。

第一,喝中药期间可以吃韭菜吗?

韭菜是辛辣食物,吃中药的时候最好不要吃。

麻辣烫性温,耗气动火。如果服用清热解毒、滋阴生津、凉血养阴等中药,或者在治疗痈、溃疡、热毒疾病期间,一定要忌食辛辣食物。吃中药有哪些禁忌食物?如葱、蒜、辣椒、羊肉、狗肉等麻辣之品,如果食用,会抵消中药的功效,有的还会助长炎症、伤阴、活血(出血)。

实践证明,禁忌是合理的。因为我们平时吃的鱼、肉、鸡、蛋、菜、果、酱、醋、茶、酒等常见食物,也都有各自的属性,对药物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清代张行云所著《饮食调治辨病》一书中说:“病人饮食能养胃气,促进药物的功效,故饮食宜为药饵之助,不宜则为药饵之敌。”

服用清火中药时,不宜吃葱、蒜、辣椒、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服用中药治疗“寒证”时,应忌食生冷食物。古代文献中也有大量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薄荷忌龟肉;茯苓忌醋;甲鱼忌苋菜;鸡忌鳝鱼;蜂蜜忌生洋葱;芦笋忌鲤鱼;荆芥忌鱼、蟹、河豚、驴肉;白术忌蒜、桃、李。这说明在服用某些药物的时候,不应该吃某些食物。如果吃了禁忌食物,疗效会不理想或者适得其反。

二、服用中药的禁忌

避免鱼腥味

中药一般都有芳香气味,尤其是芳香的祛湿理气类药物,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起到治疗作用。这种芳香物质与鱼腥味最不相容。吃中药时如果不避开腥味,往往会影响疗效。吃中药有哪些禁忌食物?比如鱼虾海鲜有腥味,牛羊有臭味。对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疖子、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一定要避免吃有腥味的东西,还应少吃鸡、羊、猪头、蟹、鹅等有腥味、刺激性的毛发。由于这类食物含有外源蛋白,有些患者特别敏感,容易过敏,从而加重病情。

避免油腻的食物

油腻食物粘稠,有助于燥湿生痰,润肠理气,不易消化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的混合会阻碍胃肠道对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在服用中药期间,如果吃肉和油腻的食物,必然会影响中药的吸收。因此,痰湿严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高血粘度、肥胖患者应避免食用动物脂肪等油腻之物。

避免浓茶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中含有鞣酸,浓茶含有较多的鞣酸,与中药一起服用会影响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尤其是服用“阿胶”和“银耳”时,避免与茶叶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和生物碱沉淀,影响人体吸收。如果有喝茶的习惯,可以少喝绿茶,最好在服药2 ~ 3小时后再喝。

避免感冒

冷食是凉的,很难消化。寒性食物也容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吃中药有哪些禁忌食物?因此,在治疗“寒证”时,服用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等中药,或健脾暖胃,都要忌食生冷食物。

第三,牢记十五种中药的注意事项

有的患者认为久病不愈成了医生,对自己得的病都了如指掌,就按方吃药,按法用中药。一些患者痴迷于一些中药偏方,导致中毒,而一些销售中药的单位和销售公司为了赢得暴利,无视中药的副作用,卖给消费者,导致不良反应。

1.有些中药含有毒性成分,如附子中的乌头碱,小剂量就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均可引起中毒。

2.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使用也会引起中毒。例如,过量使用肉桂会引起血尿。

3.辨证用药不当,如给肝阳上亢的患者服用细辛、肉桂,相当于火上浇油。

4.中药品种不当。比如槲寄生是无毒的,但是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槲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5.有些药材未经加工或加工不当。比如炮制的半夏没有毒性,生半夏有毒。

6、中药煎煮不正确,中医认为煎煮时间不够,引起毒性反应。

7.误服中药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用香加皮作五加皮,会出现洋地黄样中毒。

8、被污染或变质的中药。

9.用药不当,如中药注射剂用于肌肉注射被用于静脉注射。

10,用药时间过长,如夹竹桃含有强心苷,长期使用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反应。

11.有些中药可以互相发生化学反应。如果两者配伍不当,会引起不良反应。例如,藜芦不应与人参等滋补药物一起使用。

12,中西药之间也有配伍禁忌,如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合用可引起血尿。

13、性别、年龄、体质差异都会影响中医疗效。例如,妇女在哺乳期对许多药物敏感。

14,中药注射剂质量不好,含有有害物质、杂质和植物蛋白。

15、外用制剂辅料,如白酒、酒精、醋等。使用不当。

第四,如何减少服用中药的副作用

在神农本草经中,将有毒副作用的中药与一般药物明确区分开来,并指出中药的炮制原则。

当一个胃病患者因为身体的其他疾病需要服用苦寒药的时候,如果不照顾好自己的脾胃,等其他疾病好了,他的胃痛可能会加重。可以说这也是中药的副作用。

感冒药虽能清热,但易伤阳;热药虽能祛寒,但耗阴能;攻毒能祛邪气,却能伤正气;滋补药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但可以爱恶。因此,一方面要通过炮制、配伍、减少剂量、改进用药方法来减少药物的偏倚,同时要掌握药物的禁忌症,保证用药安全。中医所说的十八恶十九怕也和中药的毒副作用预防有关。

临床上中医讲究“整体调理,辨证论治”,用“君、臣、佐、使”之类的药物,也就是说人们在使用中药时要区分个体,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比如在使用栀子的时候,它有清三焦之火的作用,但是有些人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腹痛,少数可以看到腹泻,这些人停药后大多会自行缓解。如因病不能停药,可加用理气止痛、健脾止泻的中药或服用炒栀子以消除其副作用。

总之,只要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注意炮制、炮制、配伍,就完全可以减少或消除其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