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可以人工培养吗?有什么技术要求?对气候有要求吗?

姬松茸属于嗜温真菌。子实体温度为17-33℃,最适生长温度在20-25℃之间。一年安排两次种植,适宜栽培时期为春季3-5月,秋季8-65438+10月。

有机姬松茸棚(或有机双孢菇棚也可)应选在地势平坦、水质好、远离污染源、周围环境卫生的地方,菇棚应朝南。

按照100平方米的栽培面积,培养料的配制需要有机麦秸2000公斤,干牛粪1500公斤,豆饼100公斤,石膏40公斤,石灰35公斤。

混合麦秸等。根据配方要求,平铺在地面上,厚度为一米,将河水、湾水或井水(河水、湾水不能被污染)均匀洒在材料表面,以均匀浸泡为原则。将培养料分成10份,按10层建堆。桩长10-15米,宽2米,高15米。当堆温达到75℃时,翻堆,* * *计5次,不包括翻堆当天,每4、5、5、3、2天翻堆1次。为了最后三次补充干净无污染的水,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并混合均匀,这样当你用手指夹着堆肥时,可以溢出2-3滴水。翻堆后用塑料薄膜盖紧,密封36-72小时。当物料温度超过54℃时,可以进入棚内。

栽培管理:先铺10 cm厚的料,在料面撒上1/2的菌种总量,手指插入料中,轻轻振动料面,使菌种均匀进入料面以下3-7 cm,用木板或铲子压实,再铺10 cm厚的培养料,压实,将剩余菌种铺在料面上。之后,就可以进行文化管理了。一般情况下,15-播种后20天,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即可覆土。覆盖材料——一般采用荒草地地下20 cm的粘土,经过筛选烘干,再制成粗土(60%)和细土(40%)。覆土厚3-3.5cm,其中细土厚1cm,粗土厚2-2.5cm。覆土后第二天喷水,表层土的水分要用手定型,不要摊粘。

出菇管理在适宜的条件下,从覆土到菌丝长满培养料需要20-25天。当覆土层表面形成蓬松的菌丝,在粗土颗粒上形成菌丝束,出现米粒大小的原基时,要喷1倍的重水,同时要加大通风量。当菇蕾长到黄豆大小时,每天喷水2-3次,保持土层湿润,菇蕾长到直径2厘米左右时停止喷水。出菇期间,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尽量避免温差。

姬松茸在播种后约40天收获。当蘑菇菌盖外缘未与菌柄分离,菌盖表面呈黄褐色至浅褐色,有纤维状鳞片,菌盖未破裂时,即可采收。每个潮的出菇期为7-10天,一般可收获4-6个潮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