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钉子有什么用?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尤其是北京的宫殿、寺庙、公馆,都有纵横排列的门钉。这些门钉不仅仅是装饰品,还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

门钉历史悠久。中国古代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大门做得很厚,用铁板包裹在大门上,钉上带帽的门钉。这个方法已经用了几千年了。

北京故宫的门钉都是铜做的,还镀了一层蒸馏金,光彩夺目,更显金碧辉煌。皇帝的出入口有八十一颗门钉。取数字“九”表示皇帝至高无上。其他皇帝、郡王、王子等官员的门钉数量依次递减,如竖九横七、竖七横五等。地位低的人的门钉是铁做的。有意思的是,为什么北京故宫东华门只有72个门钉,比西华门和午门少9个?这里有个故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百成攻陷北京,明思宗从东华门出逃,在景山公园上吊自杀。因此,清朝皇室认为东华门不吉利,决定从这个门进出皇家灵材,同时将其门钉减少到72个,而其他宫门的门钉仍然是81个。

门钉,简而言之就是钉在门扇外侧的圆形突起的装饰,是我国古建筑门上特有的装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关中地区农村独门独户的门上已经安装了铁门钉。门用角钢焊接,木板去芯,形成钢木门,主要起到连接角钢和木板的作用,也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比古建大门的门钉逊色很多。无论是古建筑丰富的实木门,还是现代的钢木门,钉上一排排巨大的金色门钉,不仅更加禁止,而且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其中也蕴含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

门钉在最早的记载中并不叫门钉,而是叫“卓一”。与守城,防御火攻有关。这是一种军事防御措施。战时在门上涂泥,防止火烧;通常这种整齐的行距就成了门扇上的点缀。因此,门钉可能是古代“卓一”的遗留物。根据以往建筑考古学家的研究,认为门钉的产生是门本身的结构需要。门钉作为一种门饰,是为了避免露出的钉痕不雅观。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非常重视门钉,门钉是封建等级的象征。明太祖朱元璋曾将门钉纳入法规体系,命礼部尚书元外郎张丑专门研究古代门钉的种类。因为门钉没有经过检验,明朝只规定城市的正门要刷红漆金漆铜钉,但没有量化的规定,也没有向各级官员提及门钉。清代入关后,门钉的数量和所用材料成为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形式。清代大门门钉的使用在《大清法典》中也有规定,亲王宓的制度是:“门钉纵横七横。”《会众举例》中有一句“每门六十个金钉中有三个”。太子府、郡王府:“金钉、屋脊减太子七分之二。”贝勒府、甄国公、傅国公:“公门有七钉。”比郡宫的四十五个门钉多了四个。但是,材料发生了变化,从金钉变成了铁钉。所以比郡王府用的金钉级别低。下面政府的兄弟:“公门有七个钉子。以下减为五个。”

那么封建最高统治者的门钉条款呢?《清惠殿》中明确记载“宫门皆拜基,盖黄色琉璃,门钉为金钉,坛庙、土丘四门留于外,皆绘红金钉,纵横九钉”。宫殿为一级建筑,门钉为“九纵九横”,81颗金钉。在《清代工部工程守则》中,对宫门使用门钉的数量有三个规定:竖九横九、竖七横七、竖五横五,都是正数,因为九是正数的极点,竖九横九最高。以故宫现存的门钉为例,大部分是竖九横九,少数是竖七横七竖五横五。但东华门是个特例,因为顺治皇帝死后,葬棺出了华门到了景山。位于京都或木寺的坛庙是天皇亲自出席祭祀的一等庙。虽然方便皇帝祭祀,但另一方面,因为普通人不能参加这样的活动,也就没有别的地方了。它的门钉也是“九竖九横”,每扇门八十一颗。二等庙是皇帝祭祀或派大臣代为祭祀的庙宇。位于华山脚下的西岳庙就属于这种寺庙。从西岳庙现存的古代门钉,不难看出二级寺庙的门钉制度。西岳庙始建于汉代,完善于明清。沿中轴线有三个地道,五个门,分别是:濠陵门(又名连三门)、五凤楼(又名午门)、凌兴门、金城门(又名金天门)、后宰门。这五座大门中,保存完好的一座属于凌杏门。邢星门中间有门钉,竖九横七,左右门有门钉,竖七横七。连山门的门扇已经毁坏,虽然被后人修复,但也和凌星门一样。另外三扇门也被破坏了,但也可以判断是这样。三等庙,设在府衙、县衙,是由地方官主持的祭祀庙。比如各地城隍庙的“门钉”,应该是竖七横七,或者竖五横五。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楼门这个“门钉”作为祭祀庙也是有严格制度的,不允许违反仪式。“门钉”之所以后来有严格的规定,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等级制度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