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领导力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领导力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原因之一是美国领导力专家沃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指出,整个美国存在“管理过度,领导不足”的问题,因此他呼吁更多的组织高度重视领导力培训。

在这里,bennis使用了John Cote提出的一个重要区别:领导和管理(狭义)。在他看来,管理是指行使正式职能,领导者依靠追随者使人们认可和尊重他们,从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附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

从这个理论角度来看,管理和领导有很多不同之处。管理层着眼于当下,希望将现有的管理体系运作得更加完善,符合规范;领导者着眼于未来,强调变革,挑战现状。管理靠的是正式组织赋予的权威,领导靠的是追随者认可的权威;管理强调对组织的责任,希望实现组织的责任;领导者对他的追随者负责,希望升华他们;管理强调在组织中建立正式的制度和程序,而领导者强调在组织中建立具有相同价值观的文化。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库尔特的观点也有批评者。例如,一些批评家认为这缩小了领导力。亨利·明茨伯格认为应该区分领导和管理。他认为,缺乏管理的领导是混乱的领导;没有领导的管理是乏味和缺乏想象力的。所以在我翻译明茨伯格的书《经理人不是MBA》时,他把这两个词混淆了。

从中国来看,狭义的管理或多或少强调“事”,狭义的领导强调“人”;管理应对复杂性,领导带来变革。不管情况有多复杂,管理(通过制度、流程、权限)简化它,让它每次都能得到相当一致的结果,让系统像机器一样运转良好。而当没有既有经验可复制,没有既有权威可遵循的时候,就需要有信心、有想法的人去开辟新路,这就是体现领导者价值的时候。今天,中国社会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正如柳传志先生所指出的,在中国做企业家需要有一项技能,那就是不能按照别人现有的菜谱做菜,而必须锻炼自己写菜谱的能力。这与库尔特的领导概念有关。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明茨伯格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原因是本尼斯所说的“管理过度,领导不足”在中国并不存在。中国的现状是领导力培训过度,管理培训不足。制度、流程、权限在中国的执行,用张瑞敏先生的话来说,还处于“补管理课”的阶段,在中国还远没有结束。我们来看看世界工业发展史。西方是明确的“工业化-后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中国来不及完全适应工业化,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因此,中国企业必须补上管理课。

一群在市场上叫嚣的培训师,他们的很多观点都过于随意,有些披着“领导”的外衣,却很容易渲染出企业中随意、不拘小节甚至过于人治的不良传统。人的因素总是重要的,但重视人的因素绝不等于人治。中国台湾省的一些训练者用中国古代帝王的技巧过度解读中国现阶段的领导力,值得我们警惕。

对于中国的现状来说,做好管理仍然是重中之重。同时,高层领导也应该发挥必要的领导作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为我的教学工作,我接触了很多中国有活力的企业。他们遗漏了什么?一方面,缺少的是更科学的体系,更清晰的流程,更明确的权限。比如要培养人的“凉茶”,培养人对制度、流程、权威最起码的尊重和遵从。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很担心自己如何应对一切,同时又能创造出很多和自己一样“愿忧而急”的人——这是振华港机器经理童贤先生的话。同时,一个组织除了要有规则可循,有一个宽泛的大纲之外,还希望形成一种非常有凝聚力,有时甚至是宗教性的共同价值观。

因此,我们需要平衡地看待管理和领导力,这两者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