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传说屈原跳河后,当地百姓伤他而死,于是驾船去救他,因有飙车的习俗;他还说,人们经常把食物放入水中祭祀屈原,但大多数食物都被龙吃掉了。后来由于屈原的建议,他们用楝树叶包大米,用彩色的丝绸包裹,后来做成粽子的样子。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在门上放艾绒或菖蒲驱邪,扎长命缕,喝雄黄酒或消毒,赛龙舟。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期已经很流行了。
扩展数据: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历史教育》等论文中的研究表明,古代百越人以龙为图腾,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龙子”身份,巩固自己被保护的权利。
端午节的两项主要活动,吃粽子和赛跑,都与龙有关。粽子被扔进河流和水域来祭祀龙神,而龙舟则被用于比赛。?
他们不仅有“剪掉头发和纹身”以“看起来像龙”的习俗,还在每年的5月5日举行盛大的图腾节。其中一项活动是在鼓声中描绘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进行比赛以祭祀龙神,并以游戏取乐。这就是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参考资料:
端午节-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