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三月三的假期是农历还是新历?
2021三月三日是农历,“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歌圩日。古时候三月三日也叫上巳节,据说是纪念黄帝的节日,三月三日是黄帝的生日。因此,3月3日,广西的人们不仅唱歌,而且还有祭祖和徒步旅行的节目。
三月三介绍
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都有典型。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日,轩辕生”。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来到黄帝故里新郑市寻根祭祖;这一天,也是古代的上巳节,是古人举行的“除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中晚春五六人,冠中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释,舞于风,吟归,而《兰亭序》中,曲水与上思节有关。
“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生日。在广西,农历三月初三不仅是壮族传统的歌节,也是壮族祭拜祖先和盘古、布洛陀祖先的重要日子。每年3月3日,壮族青年男女聚集在街头唱歌,聚集在河边举行宴会。同时,“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广西汉、瑶、侗、苗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据记载,三月三歌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壮族民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曲脍炙人口。在古代,年轻的男女聚集在街上或河边举行宴会并唱歌。到了清代,就形成了数百人甚至数千人聚在一起唱歌的大型“歌会”。
2014起,“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共假日,自治区全体公民放假两天。
广西三月三习俗:
1,五色糯米
节日前,每家每户都准备了五颜六色的糯米和鸡蛋。人们采集红兰草、黄米花或黄吉祥、枫叶、紫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制成红、黄、黑、紫、白糯米。相传这种食物是赢得仙女们的欣赏后流传下来的;有人说,这是对宋仙女刘三姐的祭祀。吃了这种饭,人就旺了,健康了。
2.演奏铜鼓
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历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时敲铜鼓的习惯。这一习俗一直传承至今。东兰、天峨的壮族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的瑶族过这个节日。南丹的瑶族举行丧葬祭祀,南丹鲍忠的苗族在过春节或逢年过节时敲锣打鼓进行庆祝或哀悼。
3.抓住烟火
农历三月初三和秋收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协会自发组织了抢花炮活动。每队有8人参加抢花炮。球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冲刺等方式冲入对方的电池。,并把烟花放入乐谱。规则与西式橄榄球相似,故称“东方橄榄球”。传统的“烟花”是一个铁环,直径约5厘米,用红布或红绸包裹。比赛场地一般设在河堤或山坡上,人数和队伍不限。每枪必抢,第三枪结束。
4、绣球之恋
许歌的绣球花是女孩们在节前制作的手工艺品。制作工艺精美,全部为丝织工艺品:十二片花瓣连成一个球体,每片花瓣代表一年中的某个月份,绣有该月的花朵。有些绣球花做成正方形和多边形。绣球花里填满了豆黍或棉籽。球用丝带连接,坠丝穗和装饰珠,象征纯洁的爱情。
5.扛一根杆子
玩钢管舞是一项传统的自娱活动。每一个庄家人都是在大厅里表演的演员。女子动作轻盈优美,男子动作有力有力。自娱自乐的“戏堂”寄托了壮族人民对丰收的渴望。扁担的舞蹈形式有二人转、四人戴花、多人戴花等。舞者多为偶数。表演者手握扁担,围着板凳或翻米槽,有节奏地敲打板凳,有时还互相击打扁担。
6.用歌曲谈论爱情
“三月三”歌会是青年男女交流的好机会。每次歌会,方圆几十英里内的年轻男女都会聚集在歌会上。这个年轻人在歌手的指导下和他喜欢的女孩对唱。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观光歌”,观察寻找对手,遇到意中人就唱会邀之歌。如果女方感兴趣,她会同意的。男青年又唱起了询问歌,彼此有了交情,唱情歌,做情歌。歌词都是即兴的,脱口而出的。如果姑娘认为眼前的青年才俊和才艺都得到了满足,她会趁别人不注意,悄悄把怀里的绣球送给对的人,“他”会用手帕、毛巾等物品还回去,然后歌声会更甜,于是她会点秦晋的好。
7.摸鸡蛋
鸡蛋是把煮熟的鸡蛋染成各种颜色来传达感情的东西。小伙子拿着歌圩里的一个鸡蛋去摸姑娘手里的鸡蛋;如果女生不愿意,就拿着鸡蛋不要碰。如果她想,就让男孩摸。鸡蛋裂开后,他们吃鸡蛋,鸡蛋播下了爱的种子。现在摸蛋有“摸,摸好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