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描写洞庭湖的古诗?你认为哪一个最好?

感谢您的邀请:

最初,洞庭湖,原名云梦和九江,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南部。是中国第三大湖泊,也是仅次于鄱阳湖的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因湖中洞庭山(今君山)而得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洞庭湖古称“八百里洞庭湖”,南有湖南、贵州、沅水、澧水,北有长江。千百年来,洞庭湖一年四季的美景,洞庭湖的美丽传说,洞庭湖边承载着深厚人文记忆的岳阳楼,都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和足迹。

洞庭湖的壮丽景色、雄伟气势、浪漫柔情,也激发了诗人的才华。他们或泛舟洞庭湖,或登岳阳楼远眺洞庭湖,或抒发文人情怀。

关心湖光山色的诗人,总是用自己的才华和诗歌去勾画、触摸、描绘、吟唱洞庭湖的辉煌。

唐代诗人钱起,天宝十年(751)考中科举时写下《试湖湘灵鼓》。其实也是一首和洞庭湖有关的诗,这首诗也流传了一段时间。诗中最后四句:“流水铺小浦,恨台渡洞庭。曲终人不见,河上几峰。”一直被认为是千古名句。

唐肃宗甘源二年(759)秋,李白在洞庭湖边的岳阳城偶遇叶莉、贾植,三人相约游洞庭湖。李白写下“陪家叔刑部侍郎叶、中书贾舍人游洞庭”诗一组五首。

其中第二首是:“南湖秋夜无烟,可乘直上青天。咱们在洞庭月色上买酒买白云边。”全诗写的是月下洞庭湖泛舟的闲情。立意奇特夸张,继承了李白豪放洒脱的风格。湖面上的天空清澈见底,让诗人有一种驰骋蓝天的想法,颇有“夜静如水”的境界。

大历三年(768)冬,57岁的杜甫从江陵、公安一路漂泊到岳阳,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岳阳楼。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爬岳阳楼。面对浩瀚壮阔的洞庭湖,诗人由衷地赞叹,于是以崇高的精神写出了这首名诗《登岳阳楼》。

杜甫的“登岳阳楼”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建筑。杜甫在诗中写道:“久闻洞庭湖,今登此塔。浩瀚无垠的湖面撕裂了吴楚,仿佛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我的朋友和亲戚都没有消息。我又老又病,在一条船上漂流。北境城门之战又开始了,我隔着栏杆看着哭了。俯瞰洞庭,视野开阔。”

宋孝宗干道(1166)第二年中秋节,诗人张孝祥沿水路回家,途经洞庭湖。中秋的洞庭湖风平浪静,皎洁的月光和清澈的湖水交相辉映。这明亮的月亮和宽阔的水面与张孝祥的精神世界是和谐的。

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孝祥写了一首诗《念奴娇·郭栋亭》。诗人眼中的洞庭湖是“洞庭草,近中秋,一点韵味也没有。玉剑琼田三万顷,载我一舟。明月当空,明河* * *影,内外皆清。你会有一颗闲适的心,那种美是难以言喻的。”此词一经唱出,好评如潮,被赞为“洞庭所赋,乃集大成之最”。

当元代一位名叫唐宫的诗人乘船经过洞庭湖时,他被如此壮丽的景象深深打动,甚至让他想起了许多与洞庭湖有关的美丽神话传说。于是就有了“西风吹老洞庭的浪,向君一夜之间白了好多头发。醉后不知天在水,舟满梦压星河。

一河如带,几峰如染。洞庭湖的景色是如此的宁静,让人有着长久的向往。洞庭湖壮丽的景色、壮阔的气势、浪漫的柔情,激发着诗人无限的诗情画意,关心洞庭湖的诗人不止这些。

你还记得“遥望洞庭,银盘里有青螺”这句诗吗?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洞庭湖写的。

长庆四年(824)九月,刘禹锡由夔州刺史改为周氏刺史,途经洞庭湖,夜间泊舟湖上。刘禹锡被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深深震撼了。

浩瀚的洞庭湖,清澈的洞庭秋月,湖中的君山,都给诗人刘禹锡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于是,他满腹诗情,写出了他的姊妹篇《望洞庭》、《洞庭秋月》。

在刘禹锡的姊妹篇《望洞庭湖》和《秋游洞庭湖》中,《望洞庭湖》这首诗比较为人熟知,我觉得也是众多描写洞庭湖的古诗中最好的一首。这首诗如下:

湖月相映,池面无风镜。

远远望洞庭,银盘里有一只青螺。

诗人刘禹锡这次路过洞庭湖。那是农历九月的一个清秋月夜,呈现在刘禹锡面前的洞庭湖景色是明秋夜、明秋月、平静的湖水。湖光映着月色,宁静祥和。

刘禹锡知道,眼前的洞庭湖不仅是上一代诗人的宠儿,也是后世诗人的掌上明珠。描写洞庭湖的名句太多了,想要突破以往诗词的格局,甚至写出“前无古人”的洞庭湖诗词,都不容易。

但其实这打不过诗人刘禹锡。他的诗大多自然流畅,凝练爽口,同时具有开阔开阔的时空感。无论短章还是长章,大多简洁明快,如俊俏风情,有一种哲学家的智慧和诗人的真挚情怀,充满艺术张力和英雄气势。

正是由于刘禹锡对诗歌创作技巧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的创作态度,才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比如《酬乐天见老》中的“不言桑榆晚,犹满夏”;比如《酬乐天扬州第一次》中的“沉舟边上的千帆,病树前的万木春”;比如竹枝词里的“东升西落,路有晴而晴”;又如《浪淘沙九首》中“吹尽野沙,方得金”。这些精美绝伦的诗词不仅为当时的人们所称道,也为后人所景仰。

所以,刘禹锡与洞庭湖相遇,注定是诗人与诗的相遇,尤其是在洞庭湖柔和清澈的月光和眼前清澈透明的湖水给诗人带来梦幻般的美的享受之后,一首湖光月色交织的诗篇从诗人的笔下流泻而出。

前两句“湖光月色,池上无风镜未磨”,是诗人的视觉体验。大意是秋月把它的光辉洒在洞庭湖上,湖面风平浪静,水波荡漾。从远处看,它就像一面没有擦亮的铜镜。

尤其是第一句中的“和”字,犹如神来之笔。软软的月亮和软软的湖水一下子连在了一起,似乎这一刻天地之间没有了空间的阻隔。这句话既表现了水天和谐的绘画场景,又在无形中向读者传达了月光和湖水的律动之美。诗集诗境、画境、意境于一体,带给人无与伦比的想象空间。

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中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理论。在他看来,意境有意象(实)和环境(空)两个不同的层次,通过直接呈现给观者的外在意象来传达环境的目的性,从而充分调动观者的想象力,由实入空,从而形成一种境趣、飞趣。

这是一幅美丽动人的洞庭湖月色画卷。诗人面前的湖光月色,就像一块天然的油画背景板。读者在阅读如此优美的诗句时,如果恰好手中有画笔,自然会用手中的画笔在背景板上渲染几笔。即使没有画笔,他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填满这幅美妙的画面。

诗人在第二句中描写了洞庭湖的平静景象,远远看去像一面擦亮的铜镜。

刘禹锡把洞庭湖的水面比作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意思是洞庭湖平静、祥和、温柔,在月光下有一种朦胧的美。这种朦胧的感觉,用来形容月光下的湖光,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镜未磨”一词形象而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天的平静景象,因为只有湖面无风时,湖光与秋月才能协调,湖面才会在月光下呈现出独特的朦胧美。这个比喻为“湖光月色”的画面增添了几分诗意。

在远离城市灯火的洞庭湖上,在平静和谐的湖光秋月下,刘禹锡沉浸在洞庭湖的湖光秋月中,他沉浸在洞庭湖风光的美中。

皎洁的月光把它柔和的光辉洒在洞庭湖上,使它更加清澈干净。洞庭湖中心的君山在月光下越来越绿,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此时的洞庭湖,月色、湖水、君山,犹如一幅和谐的山水画。

君山是洞庭湖中一个面积不足100公顷的岛屿,位于岳阳市西南15公里处。原名东府山,取神仙“东府之庭”之意。传说这“洞庭山浮于水上,下有金殿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金石丝竹之声,筑于山顶”。后因的两位妃子和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和项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

最后两句,诗人的视线从浩瀚的湖光月色的整体图景中聚焦君山。这就像绘画一样。整个画面布局好之后,就该渲染画面中的C位风景了。

明月之下,洞庭湖环抱,远远望去,湖水清澈见底,君山碧绿。诗人眼中的洞庭湖,就像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铜镜,工艺精湛的银盘。

洞庭湖畔的君山,像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镶嵌在雕刻精美的银盘里,光彩夺目,成为诗人眼中的C位。

诗人眼中的君山和洞庭湖是那么的美丽,相得益彰。诗人以这样的情怀描绘洞庭湖,表现了人与自然景物的默契与和谐,也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就像一件为洞庭湖量身定做的艺术品,传唱千年。时间会把艺术品包裹上玉石的光泽,时间会降低回忆的浓度,但诗人华丽的篇章,永远定格在过去的愉快瞬间。

在诗人刘禹锡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一面镜子和案上的杯盘。举重若轻,自然淡然,没有作秀,是非常难得的。刘禹锡的姊妹篇《洞庭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那么亲切,把湖光山色描写得那么宽广明朗,是诗人性格、情操、审美趣味的诗意再现。

刘禹锡的《遥望洞庭》是诗人浪漫奇思妙想、闲适闲适的集中体现。读者在感叹洞庭湖自然风光之美时,也不得不感叹刘禹锡精湛的艺术手法,更不得不感叹其雄伟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情怀与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