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庄古镇牛庄

牛庄,位于海城西部,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聚居,夏商周时期分别隶属颍州、青州、幽州。据《辽东志》记载,朱元璋曾在牛庄渡口损失粮草十万担,军马三千匹,后又派官员到此监管粮草运输,给戍边官兵送去粮食和物资。明朝初年,牛庄运送物资的船只数量已经是“千船”。

牛庄地名的由来在《牛庄镇志》中有记载。据《以舍利补阙》一书考证,牛庄的历史与海城处于同一时期。相传尉迟敬德在城基东南建了一座铁牛,牛庄之名由此而来。另一方面,牛庄是一个港口。太子河涨潮时,帆船可以进入城东的太平桥。夜晚,一艘名为“牛子”或“牛船”的帆船停泊在河岸上,灯火通明。远远看去像个村子,然后就有了牛庄的名字。

牛庄镇建于明初,当时是一个土城和驿站。清八年(1623)重修。牛庄之所以重建,是因为明朝军队屡遭辽河袭击,为抵御强兵而建的牛庄城。牛庄在历史上的地理位置比现在更重要,是入关必经之路。可见牛庄的商业繁荣,战乱频仍也在情理之中。

1858年6月25日,牛庄的名字出现在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中,牛庄被迫成为帝国主义从中国掠夺的通商口岸之一。由此,牛庄人民开始了又一段辛酸的血泪史。

见证牛庄的兴衰,是我们寻找的目的,见证一个古镇的历史,以史为鉴,展望未来。牛庄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水路和陆路交通的发达。牛庄,位于太子河下游左岸,因东北最古老的小纪庙码头所在地,逐渐成为商贾众多、贸易发达的小镇。

8月初,上游富顺河水位告急,牛庄太子河内堤小荠庙古渡口遗址已成了一片泽国。浩瀚的河水数次漫过内堤,几万亩收成颇有希望的玉米浸泡在水中,落后的海水与洪水混合在一起,让浸泡在水中的玉米迅速腐烂,散发着腥臭的味道。"鸦片战争后牛庄通商时,这里的特产是大豆."望着一望无际的河滩,镇上的同志们若有所思。

在他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远处一座没在水里的砖房,那是老渡口遗址的标志性建筑。

在随后的采访中,小纪庙渡口的历史渊源有了突破。在重建Kannonji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猩红色的石碑。虽然经过多年风雨侵蚀的碑文已经是多色调,但好在碑顶隐约可以看到“小荠庙”几个字,碑文末尾的题字非常清晰:顺治十一年(1654)是吴佳年。这样,小荠神庙的历史至少是在1654年之前。这块立了350多年的石碑,可能是见证牛庄历史最古老的实物之一。

事实上,史料中记载的小荠寺渡口也是在明末清初。《奉天通志·山川志》中有记载,先在特里福河上设渡口,后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在特里福河上设巡检司,负责这一带的渡口渡江。明代通过牛庄渡口运输的货物主要是山东生产的布匹,供给驻守辽东的士兵。明清战争时期,清军因为水势原因,被迫在小纪庙渡口停止移动。于是,1609年,有了专门的小纪庙渡口和两艘渡船,逐渐有越来越多的船只停泊在这里,牛庄的贸易逐渐繁荣起来。后来清朝的官方物资也用牛庄码头。自康熙以来,牛庄一直是关东重要的贸易地。

根据天津条约,1861年4月3日牛庄正式开埠后,大英帝国在牛庄设立领事馆。当领事梅多斯乘船游览辽河时,发现了牛庄日益繁荣的商业带来的一个负面问题,即牛庄码头相对狭窄的航道越来越不堪重负,船只进出越来越困难。于是在不久的将来,大英帝国开始在营口建港,于是营口也就有了牛庄、牛口的古称。

1940后牛庄、闻香、营口之间有船。1945,牛庄港废弃,原因是新河道开通,旧河道堵塞。在牛庄,不难找到几栋有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牛庄镇的工作人员带我们去看了几栋老房子。老屋前的巷子蜿蜒狭窄,东、西、北三个方向有十户人家住在老屋里。1975海城地震后,这些老房子依然屹立。几栋老房子的居民说,地震时没什么大碍,房子还是有福气的。

在这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李术才说,这座房子至少建于140年前。它最初是在观音寺的一座寺庙里制作的,供寺庙里的尼姑居住。20世纪70年代,有住在国外的修女回到她们的老房子。加拿大有个老尼姑曾经给牛庄捐过钱。

细看这些砖地拼缝结构的老房子,不仅结构细致,用料也很讲究。当年,一方水加持的寺庙里香火缭绕,采购好的木材和砖石建造的厢房百年不动。70岁的李术才的妻子指给我们看南边,那里的原礼堂被文化大革命毁坏了。

在这座老房子里,李术才养育了四个孩子,其中三个离开了这里,只有小儿子陪伴着两位老人。老李术才半开玩笑地说,穷人住在这里。采访中,已经有几栋老房子的业主闻讯过来看热闹,因为总有媒体来访,老住户对记者也不陌生。一位老太太说,上次来的记者还拍到了她家前院地基下埋了很久的石狮基座。观音寺到底是什么样子,只能从这个巨大的大理石码头来推断。

居民杨秀贞的记忆力相当好。“她是1965年腊月二十六搬进来的,现在正好40年了。”她说,这栋老房子最多的时候住过16户,现在只剩下9户。“年轻人都走了,有钱有本事的也搬走了。”现场的邻居说起这些话题时,都有些无奈。慢慢的,大家开始转向谁家有个大学生,谁家有个乡长。这些都是老房子的荣耀,也是老房子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

寺庙悠扬的钟声已经不响了,但牛庄曾经因为经济繁荣,宗教活动非常活跃。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神圣”道路都有牛庄镇的神。来佛寺、真武寺、王耀寺、火神庙、蚂蚱寺、天主教堂等等,但是现在在这些古老的记忆中几乎找不到什么实物了。

当时牛庄最具代表性的寺庙是小荠寺,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小姐庙。都说小姬是保护船只安全的菩萨,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牛庄的繁荣。小姐庙建于何时,无证据可考,康熙六十一年(1722)重修。也有人说《枭姬》是天妃的口误。这个名字是天妃的圣洁,也被称为波塞冬皇后。简而言之,就是让坐船生活的商人安全。

不过牛庄码头是有坦普尔小姐标志的,这是真的。据《宣彤海城县志》记载,县城以西40里的小荠庙有两艘渡船,附近牛庄的许多商船都在此停靠。《营口县志》中也记载“有刻于福建、浙江之船,渡海东来,不泊营口。都是从三岔河入港,在小吉庙口登陆,以牛庄为集贸市场。”这再次证明了小荠庙是这里的海港码头。作为国内外著名的商埠,牛庄很多自产的物资都被运往外地,这也是牛庄繁荣的根本。权志龙葡萄酒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牛庄热心老人张思的指引下,我们走进一户农家,叫了半天还是没人在,农村的农家乐关不了门。在这家农家乐的菜园里,老张头揭开了一个铁锅状的井盖,这就是当年的谭龙泉。往下看,有一片深绿色,深不见底。老张头说,就算岁月再干,井水也从不干涸。

说话间,农舍的女主人听到狗在叫。自从20多年前搬进来,虽然听过很多关于这口井的来历,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只是一口井。农妇含糊地介绍,这口井以前产过很多好酒,但不知道卖到哪里去了。关于水质是否清澈甘甜,农妇不知所措。自从安装了自来水,她就再也没有喝过井水。毕竟自来水是要花钱的,比这种纯天然的井水卫生多了。农妇告诉我们,时不时会有人来打水,她猜测是用来酿酒的。至于村里因为龙龙泉井的存在而改名为龙泉村的原因,农妇还是说不上来,不过是给菜园浇水的井而已。

历史上,牛庄的酒业还是很突出的。山西人最早选择了这个水草丰美的小镇,在清朝乾隆年间开始炒锅。光绪二十五年(1899),资本家郭和经理王占魁出资6000元,位于太平桥东侧,雇店员60余人,占地20亩,用志隆的龙泉井酿酒。

据说当时龙龙泉酒的规模还不小,有作坊、曲房、柜子、客房、厨房、仓库等77间房子。8个仓库,年储粮1.8万斤;东南西北有三个电池和井,年贮曲198000公斤,每天三班倒,每班6人,投料1000公斤,产酒400多公斤,年产白酒36万公斤。即使在今天,如此规模的葡萄酒厂也很少见。

1933年,牛庄市场有一家酒店,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品尝了这种酒,并把它带到了更遥远的地方。权志龙白酒除大量运往营口港外,还销往津、沪、日及东南亚等地。权志龙被誉为关外第一名酒,参加过1911巴拿马国际评酒会。

1941年,由于资金周转不畅,赤龙泉烧锅酒开始走下坡路。当年8月,酒厂转租给牛庄昌吉榨油厂。1945期间,郭氏家族因为资本家与昌吉榨油厂的股权纠纷,将酒厂卖给了熊岳城的一个日本翻译。

在60岁老人张思的记忆中,年轻的时候有日本人经营。1972年,中日友好外交关系建立。在周恩来总理面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提到了权志龙酒,一个起源于中国的品牌,30多年后却在异国他乡造出了这样的声势,多少让人有些不一样的感觉。“酒醉沙场不笑,古时候打过几次仗。”刚到古战场的时候,就是这么远大的志向。牛庄有美酒,有不屈的奋斗史。在同样被河水淹没的老港口,牛庄是甲午战争中的保卫战遗址。

根据牛庄镇的记载,1895年3月7日,由湘军把守的牛庄城,在2000多名士兵死伤后,终于失陷。日军进城后,全城血迹斑斑,日军“持剑挨家挨户搜查,不杀一人。”当时欧美报纸也评论说“日军是文明皮囊野蛮筋骨的怪物。”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于1900年在牛庄西门外建有湘军阵亡纪念碑,19年40年代,侵华日军将其拆毁。

如今,牛庄烈士陵园是解放战争的纪念碑。在远离牛庄城的一个角落里,墓地前有一个勇士的头像,没有名字也没有姓氏。1964年,在沙岭战役中牺牲的204位烈士最初被安葬在李佳和北关,此后牛庄每年都举行纪念活动。

一一追根溯源,在可以考证的历史上,牛庄早在明末清初就有过一次战争。作为辽东守备部队的补给中转站,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与战火纷飞的战场相比,牛庄更有商战的味道。其中最著名的是“豆瓣”。

自明朝以来,通过牛庄港运出的货物主要是东北特产大豆、皮毛和药材。道光咸丰年间,南方的一些船只从南方带进货物,回国时运来大量大豆和豆饼。这里的暴利实际上引发了中英之间的“大豆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大量鸦片出口中国,牛庄港出现过一段时间的英国船只。本地商人鄙视洋人洋货,拒绝与洋人交往。“外商愤然而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失去了内河航行和海关的自主权。鉴于多年来中国商船经营大豆获利丰厚,外国船只只能卸货,英国多次要求允许英国商人运输大豆,清政府对牛庄大豆“解禁”。清政府对“解禁”的严重后果深感忧虑,不仅涉及沿海几省数十万商船船员的命脉,更重要的是运往北方的军需、粮草线也将被阻断。尽管做出了努力,“大豆禁令”实施仅三年。移师营口新牛庄港,国内船只越来越少,但出口到帝国列强的大豆、豆饼、豆油却越来越多。

抗日战争期间,牛庄人民吃了很多苦。曾有“海城棉业有限公司牛庄征收处”的强制令,让不适宜种棉花的牛庄地区种棉花再改种红麻,按时交钱;他还长期住在牛庄,强迫农民交粮。海城县专卖局牛庄分局设在牛庄,专门控制食盐、煤油、火柴、白酒、酒精、白面、小麦的配给。侵华日军还在牛庄大量倾销日货,青宇牌银丹士林布、富士、宫田牌自行车、路德牌自行车、西药充斥牛庄市场,严重阻碍了国内民族企业的发展,对牛庄的贸易造成了致命打击。清代中后期,牛庄商业兴盛,满城电线杆、招牌。当时有“南麒麟(指广告)北有招牌,中有思乡台(指卷首)”的说法。每年正月初六开市。从太平桥开始,鞭炮撒满大街。

今天的太平桥是古镇牛庄的标志性建筑。几经修缮,旧桥面貌依旧,青石桥石板光滑如镜。牛庄人一直很爱这座桥。64岁的马万福能摸着每座桥上的石栅栏雕塑,分辨出哪座是旧桥,哪座是后人修建的。太平桥东西两侧都有居民。几百年来,在桥东、桥西的居民中,不知有多少俊俏女子从太平桥顶嫁到对岸,又有多少俊俏男子高高兴兴地从太平桥迎娶新娘。多年以后,桥的东西界限不再明显,东西两边都有几十户人家结婚。甚至在很多牛庄年轻人心中,“东桥西桥”的概念也完全淡化了。

回望当年太平桥两岸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很多老人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太平桥两边餐馆的封面是什么样子。马万福说,挂一个弓就是一个弓,上面有三根绳子,白纸、白花或彩花,上下分别代表蒸饺和花卷;中间圆圈代表罗面的罗;下面的音符代表面条。红札幌是汉族餐厅,蓝札幌是回族餐厅。挂了一家水饺店和一家包子店,两家卖家常饭和一般料理的中型餐厅,四家餐饮的餐厅。

太平桥建于1849。在此之前,通往牛庄镇的唯一通道是一座由船只连接的浮桥。建成后的太平桥长50米,高5米,桥下15孔。全桥为青石结构,桥栏杆上雕刻着造型各异的石猴、狮子、石榴、桃子等吉祥物。在马万福老人的记忆中,老一辈人经常提到,在太子河涨潮的时候,太平桥东北侧的青石码头会停泊大量的舢板,镇上的人会把货物运到小舢板上,再通过舢板运到河口的海船上。“小时候坐船去文祥。”马万福老人回忆道。

牛庄的很多老人都熟悉一个关于太平桥的传说,他们认为这座桥是鲁班修建的。相传修建石拱桥结构的太平桥时,是从两端向中间对接,但最后只剩下一块石头。就在工匠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老人出现了,留下了一块石头,与太平桥的缺口完美契合。这个老人就是鲁班的化身。也有人说太平桥比天主教堂高。法国人建天主教堂是一次建一次量一次,但天主教堂没有太平桥高。民间说这也是因为鲁班在捉弄外国人。显得爱国热情,古镇牛庄的祖先也不逊于后人。

顾名思义,源于里氏(即释迦牟尼)的牛庄满族村和考利家村,居住着满族人。这段历史要从明末清初说起。明万八年万历始祖苏赛恭(清朝八帝之一)的八个子侄,由当地的阿虎和率领,担任满清兴祖护军司令。万历二十一年,旗臣管功勋官至正白正弘正蓝。根据清朝的草案;【蜀赛】唐太宗十六大臣之一。住在萨斯喀彻温省,以土地为姓。回太祖,转满蓝旗。天命四年,从太祖御主到二等参与者。唐太宗?与霍西尼·雅希禅等在上见崖上攻击马林。,并以功绩为帝国防御做准备。从瓦卡找地方,夺取了一个很大的位置,列了十六个大臣,立了一面蓝旗。天聪元年,征讨朝鲜,还师,命孤山鄂真阿山等帅师守益州。八年,尚子伐明,郑亲王吉尔哈朗住守,舒赛、梅勒额支阿图。蜀赛善战,绵甲先攻城。毛称赞他的勇气,但他也担心他的轻装前进,并警告他停止。舒赛义兴奋不已,接连拿下十六城。唐太宗作出了特殊贡献,进入了三等梅勒张静。崇德六年十月卒。顺治十二年,追庄敏。舒赛的第四个儿子名叫吉尔·洪布。吉尔浑布娶了努尔哈赤的姑姑阿古的第三个女儿希塔拉,后来被封为“国戚”。吉尔·浑布的长子(名)李丰(冯);李峰的二儿子(名字)叫李芙哈。李富哈是八旗军队驻牛庄的第一任防守司令,因此定居牛庄。此后,后人将释迦牟尼原来的祖姓改为其父、祖父名字的第一个字“李”。目前营口的小八家子里氏,大连庄河的云贵花乡里氏,都是黄盈黑鹰的后代。牛庄里氏族谱记载,黄盈黑鹰是李福哈的后裔,奉命驻守两地(庄河、营口),所以牛庄是里氏的发源地。今天人们对牛庄的熟悉,大多来自于“牛庄大饼”香而不腻的口感。历史见证的牛庄,也曾是另一番繁华景象。幸运的是,许多牛庄以及与牛庄相关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意识到,牛庄的美更多的来自于历史,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对神店厚重历史的回顾和整理,包括牛庄的小号戏,牛庄的山东会馆,牛庄大大小小的寺庙和神社,牛庄琳琅满目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