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跌的一塌糊涂!2023年,养猪户还会吃亏?
从这一年猪价的波动来看,可以概括为“先是喜出望外,后是悲从中来。”
2022年一直被认为是迎来猪周期拐点的一年。4月份以来,一直低迷的猪价终于走出低谷,随后经历了两轮大涨:
第一轮在6-7月,也被认为是猪周期的转折点。猪价在成本线上方快速上涨,极大提振了市场情绪。
第二轮是在9月-65438+10月。受市场情绪影响,养殖户对四季度和春节期间猪价走势非常乐观,出现惜售和二次育肥明显增加,使得市场出现阶段性紧张,猪价涨至最高点28元/斤。
但随后,在165438+10月,猪价开始下跌,而在65438+2月,又急转直下,再次跌破成本线。截至目前,距离春节只有不到10天,猪价仍在成本线下方徘徊。
有时候让人绝望的并不是低谷本身,而是当终于走出低谷的时候,又带着希望和自满再次跌入低谷。可以说,这就是目前养猪户的心态。
与之前的下跌相比,这次的下跌更加惨烈:
一、猪价旺季不旺,旺季难旺。
之前猪价下跌主要是因为产能高,明显供大于求,所以价格下跌。
但目前生猪产能已回归正常占有范围,但受疫情影响,消费一直低迷。
不仅旺季不旺,甚至很难红火。
这也意味着控制中心开始从供给侧转移到需求侧,需求侧什么时候能恢复不是供给侧能调节的。
二是猪价下跌,饲料高。
猪价从全年高点跌到低点只用了两个月,但2022年,饲料价格却频频上涨。
虽然近期豆粕价格有所回落,部分饲料企业也开始调价,但与前期涨幅相比,仍处于高位。
这意味着单纯从价格角度来看,猪价重回低点,但养殖户压力倍增。
第三是规模场的滚动。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上一轮生猪去产能的深度要好于中小散户。
因为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农户承压能力弱,抗价格能力弱,尤其是在猪价持续下跌,亏损不断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坚持,所以会选择清栏退出。
这次猪价旺季不旺,旺季难旺。其中,也有规模场不断增大的因素。
在这样的形势下,即使随着春运热潮的开启,返乡人数增加,消费上升,但在强供弱需的格局下,猪价也很难出现太大的反弹。
但是,养猪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过完年,并不意味着养猪户的后顾之忧已经过去,而是即将迎来传统的消费淡季,这让养殖户更加担心:2023年猪价还能涨吗?
从新养殖户角度看,2022年底产能减少、产能回归、旺季不旺后,到2023年生猪市场将出现三大变化:
一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小户持续承压。
头部企业行业集中度快速上升是2023年生猪市场的一大问题。
从数据上看,截至去年11月,全国上市企业生猪规模占比25%,而10000头以上母猪占比14%,1000 ~ 14%母猪,合计占比53%左右。
2019年能繁母猪1000头以上的企业比例仅为20%,可见提升之快。
2023年,这个趋势会进一步发展。
随着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市场的价格控制力越来越强,中小户的压力会进一步上升。
二是养殖成本难以降低。
除了担心猪价,养殖成本更让人担心。
2023年饲料主要原料玉米和豆粕供需依然偏紧,预计饲料价格将有限回落,在产能加持下,需求将有一定支撑。
这意味着,2023年,养殖成本大幅下降的概率并不高,而且随着规模化企业的进一步扩张,养殖户的压力依然不小。
三是市场逐步回归,猪价波动减弱。
虽然2023年消费有望全面回归,但全面报复性消费预期不高,收入下降是主要原因。
再加上供应量小幅增加,猪价很难出现太大波动。
但这只是基于没有其他意外因素影响的判断,而在其他影响因素中,疫情感染率的变化仍需警惕,仍威胁着猪价的走势。
对于养猪户来说,2023年仍然是不能放松的一年。在操作层面,要以降本增效为主,不宜盲目增产压产。2023年市场运行空间不大,下半年供需翻番,压力犹存。
对于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一直有呼吁中小散户有更多的生存空间。
一方面,过去农村家家都养猪,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都离不开农村和农民。
从消费层面来说,很多消费者也表示,大企业养的猪没有猪味,吃起来像蜡,还不如小时候家里养的猪肉香。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怀和怀念。现在很多农村散养的本地猪肉在市场上也很受欢迎,这说明有一定的市场。
另一方面,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几乎所有的资本都进入了,资本对行业的干预也容易引发市场的异常波动。
资本是逐利的,生猪养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应该控制。
从长远来看,养猪业是一个庞大的行业,中小农户不会消失,但他们需要生存空间。
一个行业的发展不能偏向哪一方。只有各有各的市场、空间和利润,行业才能正常、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