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能吃吗?有毒吗?为什么池塘、河流干涸后,很多河蚌都不要了?
走在河床的淤泥里,会捡到泥鳅,踩到乌龟也不一定幸运,但收获最多的无疑是河蚌。记得小时候最多踩过几十只河蚌。这些蚌有大有小,形状各异,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椭圆形的。不过踩蚌也要注意,因为泥里可能有玻璃碎片,踩蚌要把玻璃碎片从泥里扣出来是需要技巧的。
贻贝以泥土为家。它被牢牢地固定在深深的淤泥里,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把它扣出来。而且贻贝的边缘很锋利,一旦用力划就会划伤手。
虽然每次踩蚌都会收获满满,但是带回家很少吃。我们通常在家里用它们来喂养鸡、鸭和其他家禽。但其实贻贝的营养价值还是很高的。它的肉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和各种维生素。
既然贻贝有营养价值,为什么很少有人吃贻贝?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贻贝的生存环境
贻贝的生存环境是很多人不愿意吃贻贝的主要原因之一。贻贝是所有生活在淡水中的软体动物的总称。目前,世界上有600多种不同的物种,它们主要栖息在河流、湖泊、溪流和池塘中。
贻贝作为软体动物,只能靠它的斧足运动,斧足是贻贝的运动器官。贻贝会通过伸出身体的斧足移动,接触其他物体产生力,使贻贝只生活在水体底部。
但是用斧足捕猎就太过分了,因为斧足只能让贻贝移动得非常慢,它的速度甚至可以和树懒媲美。所以贻贝的猎物只是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而这些猎物在浑水下密度相对较高。所以贻贝一般都是把自己嵌入泥里,然后张开嘴吃。
正是因为这种习惯,我们抓到的河蚌一般都是从淤泥里“挖”出来的,在我们的印象里是很脏的,所以很多人觉得河蚌很脏,导致弃蚌。
贻贝的味道
我从小就想着品尝河蚌,所以小时候就吃河蚌。记得有一次,我们村西边的一个大水库基本干涸了。大人和小孩都下去抓鱼,摸河蚌。我很幸运。刚下去摸了一只长约30厘米的冠蚌。有冠贻贝是我们最常见的贻贝。它的体型在贻贝中算是比较大的,整体形状是不规则的三角形。最大的特点是外壳上有明显的厚皱纹,外壳顶侧伸出一个巨大的皇冠,如下图所示:
当时很多人摸了这只大蚌后都过来观看。为了防止大睡,我不再碰它,带着它匆匆回家,因为我听到有人说这么大的蛤蜊里可能有珍珠。结果我拿回家用铲子撬开,什么都没发现。然后我想这么大的蛤蜊给鸡鸭吃浪费了,就求我妈给我炖了。我以为是很好吃的海鲜,但是当我把它放进嘴里的时候,我发现它有多难吃。
第一是鱼腥味,比鱼腥好几倍,第二是味道。一开始我以为新鲜的贻贝在口中是不融化的,至少应该是软糯的,结果是不能像橡皮筋一样嚼烂,一边嚼嘴里的腥味,一边生成,至今难忘。从此贻贝成了鸡鸭的专属,我再也没吃过。
我觉得贻贝即使在以前肉少的农村也不是很受欢迎,这肯定和它的腥味和肉质有嚼劲有很大关系。
贻贝的观众
在河流中,有很多受众很广的动物,比如河虾、小杂鱼,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但为什么同样环境下受众很少的贻贝呢?除了和蚌类一起生活在泥里还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除了枯水期,贻贝相对容易获得,但其他季节由于生活在水体底部,很难获得;第二,贻贝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寒之物”。例如,《本草纲目》中对贻贝的记载如下:
甘、咸、寒、无毒。
可见,贻贝并无毒性,但其“寒”的特性排除了一些脾胃虚弱的人,而作为一种“淡水河”,有些人可能会对贻贝过敏,也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
贻贝的肉
一个20厘米长的贻贝打开后,里面有很多肉,但实际上可食用的部分太少了。理论上只有它的斧足可以食用,其他部位尽量不要食用。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贻贝的身体结构。
贻贝的内部结构主要由斧足、内脏团和鳃组成,其中内脏团位于斧足后方并与之相连,包括胃、消化腺、肠、心脏等部位。这些部分串联起来形成内脏团。因为这些内脏里有很多原虫和污泥,所以尽量不要吃。
至于它的鳃,也起到过滤作用,尽量不要吃,这样就只剩下斧脚了。一只20厘米长的贻贝真的只能吃几厘米长。如果你想凑一盘,你至少得有一打贻贝。虽然数量不是问题,但是撬开清洗起来很费力,所以很少有人吃。
河流干涸后,许多贻贝成为历史。
河流和水库淤泥中的大量贻贝已经成为过去。如今污泥里除了一些垃圾,就剩下几个蚌类了。既然很少有人吃贻贝,为什么这些贻贝不见了?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污染。小时候我们在河滩上挖了一个小碉堡,很快水就会溢出来,甚至可以喝。但如今,不言而喻,野外水体的水,即使是井水,也难以下咽,这是水污染造成的。水污染主要是由垃圾和污水排放造成的。除了一些生活垃圾,还有一些农药污染。在很多地方,我不止一次在河堤上看到过一些用过的农药瓶。这些瓶子一旦进入河道,仅内壁的残渣就足够水生生物喝一壶了。
虽然贻贝生长在“肮脏”的淤泥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在污水中生存。其实不光是贻贝,小河虾、小螃蟹、绣球、小鱼也越来越少了。
第二:干旱。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如今干旱比我们小时候更频繁了。中国很多我们小时候没干涸的水体,现在都干涸了。虽然贻贝可以在没有水的淤泥中存活,但是一旦淤泥变干,它们只会死去。
今天的干旱等极端天气,其实与温室效应的加剧密切相关,温室效应不仅会导致冰川融化加剧,还会改变天气,使一些极端天气更容易发生。
写在最后
贻贝是很多朋友的童年记忆之一。虽然不好吃,但在过去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当然,河蚌其实是没有毒的,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喜欢吃河蚌的人并不多。
如今,由于污染和干旱,即使你想吃野生贻贝,它也可能不会在原地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