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铺故事的真相
《三十里铺》这首民歌对王凤英生活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中国民歌史上,它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这首不朽的金曲有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民歌研究权威乔建中研究员将其定义为:“这首歌是40年代初延安音乐家(匿名唱黄准的故事,当时在绥德很流行)录制的...后来,这首优美而家喻户晓的陕北民歌广为流传。整首歌有很强的抒情性,歌词深情地唱出了一个美丽又有些伤感的爱情故事,在高度抒情的旋律中融入了叙事因素..."
如今,三里铺已成为绥德县、榆林市乃至陕西省的知名品牌。正是因为老人对绥德县的特殊贡献,王凤英才得到了政府的特殊照顾。她被选为绥德CPPCC的成员,自2004年以来,她每月从政府那里获得600元的生活补贴。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陪同采访的王瑞平副部长打电话告诉我,今年元旦前,县委书记专程到黑家洼看望冯英,把她每月生活费提高到800元,给她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歌中另一个人物的原型郝增喜,早年从新疆迁居外地后,于1997年去世。他的故居现已成为绥德县的文物保护点。而《三十里铺》的作者贫农常永昌,早在1990年就去世了...
我们聚集在老人周围,继续交谈。
徐副部长对说:“老伯,听说你前阵子去了北京?你现在出名了,国内外都知道你的名字了!”谁知她马上说:“我是出名了,你是当官的!当了官,就不用吃土豆了!”然后她说:“绥德有个女歌手唱了我的歌,赢了一栋楼654.38+0.5万,可我比她名气大,怎么还穷?”我不明白,为什么财富不均?"
老人机智的回答让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正是因为你为绥德县做了贡献,县里每个月给你600块钱,给你报销医药费。这是你的特殊照顾。”徐副部长说完接着问:“国家每个月给你生活费。你够吗?”
“够了!”
王副部长在旁边对我说:“你看看,问问她一个月生活费够不够。她说是的,但实际上这还不够。冯英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不忍心用任何东西。这些钱都给了她的孙子。一个结婚了,一个出去工作了,哪个没有?连曾孙都给了10元!”徐副部长反而补充道:“她不是一般的阿姨,个性很强。她是当地的能人,有能力,也很努力。一个女人在深沟里养家糊口,生孩子,不容易。她有三个儿子,都是工匠,还有两个女儿。三儿子几年前因为白血病去世了,她很伤心。她现在住的第四眼洞是三儿子建的。娃娃也是她带大的,现在都走了。”
“你现在最想要什么?”
老人犹豫了一会,回答说:“我老了,不要别的了,政府每个月给我的钱也够了。”但是,在这深沟里,我还是想要一部手机联系在外打工的娃娃们!"
“你家现在有多少人口?”我问她。
“有12个孙子,20多个孙子,最小的孙儿6岁。有四代,三四十人!”
“你家枣树一年能种多少枣,能卖多少钱?”
“不卖钱,自己吃!”
看着非常整洁的院子,徐副部长又问:“政府投资3000元给你们修围墙了吗?”
老人激动起来,声音很大:“不是,是我自己掏钱买的!乡下的东西太多了,我不能随便摸拿!不能像某些贪官一样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敢拿!像我这样想,国家好……”
听的人都惊呆了,这个没学过一天书,一辈子守穷的老人,居然有如此高尚的境界。她用最普通的话讲了一个道理。蓝天、黄土、高坡、黄水、陕北老区特有的苍凉,不仅构筑了中国民乐史上伟大的乐府,也哺育了伟大而淳朴的人民。
天色已晚,黄昏将至。不经意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地起身告别老人,向村口走去。冯英坚持要把我们送出村子,但不知什么时候,小黑猫又跳到了我们面前。
走下彝良的时候,我回过头,突然发现,歌里唱的动人一幕又出现了:“豆蔻四姐站在碱堤上,依依不舍地看着已经去当兵的三哥。”现在,老人又站在碱堤上了。寒风中,他的背影一动不动,看着我们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