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屁(鸡尖)股哪不能吃?

一.误传“鸡尖”不能吃

“鸡尖”是指鸡尾部那块桃形带骨的肉,又称“鸡屁股”、“鸡臀尖”、“禽尖翅”,大连人称之为“鸡三角”。鸡尖含有优质蛋白和少量脂肪,并且味道鲜美、口感滑嫩,所以有一部分人对此物情有独钟。很早以前,鸡三角就在大连副食品商店设有专柜出售。鸡三角在加工前先将残留的毛桩钳净,入清水漂洗干净后,可清炖、可红烧、可油炸、可熏、可卤,是佐酒下饭的佳品。若是用竹签穿成串,在火上烧烤,更是香气四溢,诱人食欲,吃上一串,满嘴流油,味道好极了。

可是近年来,有媒体相继报道食用鸡尖对人体有害,于是这种美食便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报道说:食用鸡尖对人体有害在于,鸡、鸭、鹅等禽类屁股上端长尾羽的部位,学名“腔上囊”,是淋巴腺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细胞可吞噬细菌和病毒,甚至致癌物质也能吞噬,但不能分解,故禽尖翅是个藏污纳垢的“仓库”。人若吃了这块“肥肉”就会生病。这类报道看多了,我也信以为真,每次吃鸡时都将鸡三角剔去。殊不知,这竟然是一桩以讹传讹的“冤案”。

后来我看了一本《食神物语》的书,其中《带鱼去刺为女士》一文载:“我在大江公司来访时曾听一位老总说,日本人喜食鸡尾(屁股),尤其是油炸的。大江公司组织人力将鸡尾用竹签插好,每串五六个,速冻出口。日本商店将这‘鸡尾串’油炸后销到体育场,让球迷看足球赛时吃上几串。当球队踢进一球时,球迷叫一声‘好球’,吃一个鸡尾。这一为日本消费者着想之举,积少存多,让大江公司发了一笔‘洋财’。”看罢这段描述,我心生疑虑,我们国内的媒体报道食用鸡尖对人体有害,可为什么日本人会乐此不疲,还特意从中国进口鸡尖,难道他们不怕吃了会生病吗?这其中必有缘由。于是我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

有媒体曾载《“鸡尖”不能吃》,文中称:“‘鸡尖’,学名‘腔上囊’”。这是概念不清,事实上鸡尖不叫腔上囊,鸡尖与腔上囊是两码事。在解剖学上,鸡尖是指有尾椎骨和长尾羽的部位,它是由腰椎骨、荐骨、数个尾椎骨和髋骨组合而成。5~6枚尾椎骨游离向上弯曲,最后一枚尾椎骨特别发达,称为“尾综骨”,其活动性很大。尾椎骨周围有肌肉(横纹肌)附着,肌肉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充填。鸡尖外被皮肤,皮肤除长有羽毛外,无汗腺和皮脂腺,只有尾脂腺(尾上腺)一对,位于尾综骨背部皮下,呈微黄色,椭圆形。这是一种单管状腺,分泌脂性物质,经排泄管开口小腔,再经一至数条输出管开口于小乳头上。尾脂腺的大小因禽的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水禽尾脂腺较发达,常用喙啄取分泌物涂润羽毛。可能有人误将尾脂腺当作腔上囊,其实腔上囊位于盆腔内。

腔上囊即“法氏囊”,是鸟类体液免疫系统及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器官,是位于盆腔内泄殖腔背面的囊状结构,故名“腔上囊”(见图)。它是由意大利解剖学家法布里奇乌斯于1621年首次发现,故称“法氏囊”。它有小导管与泄殖腔肛道相通,为典型的淋巴滤泡结构。此囊在四月龄时最发达,直径可达2~3厘米,四至七月龄时退化,淋巴细胞枯竭,上皮细胞出现气球样变性,网状细胞逐渐为纤维细胞所取代,腔上囊萎缩,最后成为疤痕残迹。此时即使吃下腔上囊,对人体亦无妨碍。更何况禽被宰杀后,在清理内脏时,腔上囊连同后部肠管及肛门已经一并被除去,根本就没有入口的可能。由此我得出结论:鸡尖有害之说不能成立。食用鸡尖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