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肚子长疖子怎么办?

疖子,尤其是夏季疖子,俗称“暑疖”。中医认为该病为毒侵肌肤所致,属于疮疡热证,故又称“热疖”。小如指甲、反应较重的疖称为“疖”。疖子可发生在任何地方,尤其是头、面、颈、背、臀部。疖子主要见于面部、手指和脚趾。

疖子,如黄豆或李子,开始是红、热、肿、痛,逐渐向四周扩展。几天后,中央出现一个黄白色的小脓头,化脓排脓后逐渐愈合。但往往这里好那里好,顽固难愈;特别是当患者正气虚弱或挤压生疮时,还会引起“脓肿内陷”、“疖子变黄”,这就是败血症。因此,疖子的防治不容忽视。

预防疖子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否则葡萄球菌会侵入毛囊、皮肤腺体和皮下组织,溃烂生病。

用野菊花12g、金银花、蒲公英、绿豆、甘草6g水煎服代替饮茶也有助于预防疖子。夏天也可以服用少量六神丸。

一旦出现疖子,宜内外兼治。清热解毒的内服中药,可将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用水煎服。

清热解毒中药外敷,取鲜马齿苋60克,蒲公英60克,败酱草60克,或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盐,捣碎外敷患处,每日换2-4次,对不化脓有很好的效果。已经化脓的一定要肿胀成熟溃烂,流脓,才能逐渐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