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猫耳朵相关报道

经常吃西餐的人大概对通心粉很熟悉,但你知道它在中国还有个亲戚吗?是“猫耳朵”。据说凯尔波罗喜欢吃中国的猫耳朵,于是他就学会了怎么做,回去就复制了,然后用机器批量生产,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通心粉。

正宗的猫耳朵在中国真的是一种美味,但是现在有两种,一种是杭州猫耳朵,一种是山西猫耳朵。猫耳朵由拉片演变而来,与拉片一起成为山西面条王国的两大图案。民间餐桌和街边餐馆有几十种不同的方法和名称,在明阳峡很有名。

在山西南部,拉面又叫水拉面,侯马、临汾一带俗称“甲鱼跳崖”。就是把白面做成丸子,醒后在盆里装满水,一个一个捏成铜钱那么大的薄片,放入锅里煮熟,用卤水吃。晋中的大商家都是油呛的,叫油捏。如今演变成把面条卷成条,左手拿着条,右手用大拇指的肚子把面条拉成小块,称为小拉块或捏疙瘩。煮熟捞出后,可以盖倒,炒锅或油炸。它不仅是一种家常菜面食,在晋中结婚的男女在出发前也讲究吃它,意为“岁时捏疙瘩”或“吻疙瘩”,寓意岁岁平安。在晋南,擀好的面团多是用手撕成大块,放入锅里煮熟,然后蘸醋拌油吃辣椒辣椒蒜,叫抹片或拉片;如果把葱姜蒜末拌上辣椒油,拌上各种调料,就叫油泼猴面,是一家人享用的美味。

挑件,尤其是水拉件,是汉代制作汤饼的古法。北齐以后又叫“贾”,朝廷设汤官使他们。后世多做荞麦,到了宋代,进入市场,僧人和俗民都吃。陆游诗中说“煮荞之僧分”(《寺壁》)。晋代开始发展成猫耳朵,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晋太和五年,元好问去赶考,阳曲遇到两只鹅,一个猎人赢了一只,另一只惨死。元好问其情,买了一对鹅埋在汾水岸边,写了《雁山诗》,巧搓为祭。如今,秋已是古迹,其言犹在香。巧手面已经成为人们抒发情怀(面向世界)的美味佳肴。当时乔冕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葛冕。荞面的制作方法是把它揉成小块,然后在面板上捻成团。后来傅山先生写了《葛厝符晓》,在《解陀扶南》中,他称赞“冰蚕初爬,舌头歪。嫩而难嚼,香而暖心。”

葛肉面最初是为祭祀大雁而制作的,但到了元代,骑马的猎人将其视为狩猎的佳品,称为“马岐”,并进入皇家宴席(中国历代帝王膳食大观)。今天娄烦、阳曲等地仍习惯在腊八节吃“盖雀饼”和“打雀面”,即把面搓成一堆,搓成一搓,煮熟后取出,撒一点在院子里,以示盖雀和打雀。在太原,还有人称鸽肉面为“马史”,是“马七”的谐音。到了元代,吃饭就要记录一种“鸡头粉面”,这是一种铜钱大小的面皮。可见拉片和猫耳朵在元代开始并行发展。明清时期,葛肉面被山西人广泛食用,并流传到陕西、河北、山东、河南乃至江南。相传乾隆下江南时,曾赞之,因形似猫耳,名曰“猫耳”(《名吃物语》)。解放后,著名作家老舍在晋阳饭店品尝过这种面条,并写下诗句称赞:“驼峰熊掌不可夸,猫耳朵拔鱼。”

猫耳朵面食在民间流传发展,方法很多,名称也不一样。如晋中法是将荞面揉成手指粗细的条状,捏成黄豆大小的块,在左手心里捻成小花,称之为“戈多”或“滚疙瘩”,也有人双手捧起,捻在面板上。山西北部人直接把面条放在左手无名指和中指之间,用右手捏成小块,在左手心里捻着吃,称为“荞麦面”。在山西岚县一带,将白面切成丁,用筷子绞成小窝,称为“珍珠葛窝”。在山西省西南部,如蓟县,人们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从和好的荞麦面团中捏出一块,用拇指在细长的高粱秆制成的箅子上摩擦,形似纺车上的铁葫芦,又称“荞面铁葫芦”,配以酸菜炒羊肉食用。制作最精细的是山西南部的搓豌豆,用小麦粉和面,擀成方形的片,先在一角揉好,再从交叉点水平挤压,呈空心元宝状,如两颗豌豆连在一起,所以又叫“搓豌豆”。

猫耳朵有几十种,有荞麦粉、小麦粉的,也有豆粉、燕麦粉、高粱粉等原料的,有不同的素浇头、菜码、小料。它们在民间很受欢迎,不仅作为日常的花式面食,也用于招待客人和婚宴。晋中介休注意到女婿在岳父家吃猫耳朵,并把它当成一种恭维。在津南,男女结婚前,受害者向邻居分发面粉,村里的每个人都开始揉面,遵循着有事时互相帮助的习俗。

2008年6月,国务院授予山西猫耳朵制作技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三晋文化的财富和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