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美食,有什么值得推荐的?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累和凝聚的过程。下面列出的节日都是从古代发展而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和习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都与大川的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的节气有关。这至少在文献上可以追溯到夏的《郑潇》和《尚书》。到了战国时期,一年划分的二十四节气基本完备,后来的传统节日也都与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但习俗的丰富和普及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习俗活动与原始崇拜、迷信和禁忌有关;神话传说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浪漫;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和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透到节日中,都融入到浓缩节日的内容中,赋予中国节日深厚的历史感。
到了汉代,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大发展,为节日的最终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到了唐代,节日已经从原始崇拜和禁忌的神秘氛围中解放出来,变成了娱乐礼仪,成为真正的喜庆场合。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出现了许多体育和游乐活动,很快成为一种时尚。这些习俗继续发展并延续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历代的学者和诗人都为节日写过许多著名的作品。这些诗脍炙人口,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美妙的浪漫、俗中有雅、雅俗共赏。
我国的节日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过节日就举国欢庆,与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一脉相承,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这里介绍的只是汉族的一些大型传统节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许多民族节日是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春节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的春节是指从腊祭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的祭祀仪式,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祈求丰收。活动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中国,农历年的开始被称为春节。它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着团结、繁荣和对未来的新希望。据记载,中国人民庆祝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发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做皇帝,带领部下拜天地。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也就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被称为春节。春节过去被称为元旦。春节所在的月份被称为一月。
地球绕太阳一周,在历法中称为一年,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但人们根据四季的不同,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每年12月30日(农历二月二十九)午夜(12点)后,春节正式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购买年货,在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饭。年画、春联;迎接新年。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春节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它既保留了过去的民俗,排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赋予春节新的时代气息。1949 65438+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市人民政府规定,春节每年放假三天。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庆祝新年的方式。汉族、满族、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都差不多。一家人团聚了。人们吃年糕,饺子和各种丰盛的饭菜,放鞭炮,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其丰富多彩,包括舞狮和舞龙,以及踩高跷和跑旱船。在一些地区,人们遵循过去崇拜祖先和神灵的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和丰收。古代蒙古人称春节为“白节”,正月为白月,意为好运。藏族人庆祝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庆祝“宰牲节”。春节也是苗族、彝族、瑶族人民的盛大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宵节、灯节。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各地说法很多,广为流传的有三种说法。据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了纪念“平鲁”而设计的,因为是正月十五平息鲁乱;第二,元宵节是为了庆祝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叫“上元节”;第三,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在汉代,人们在农村田间持火把驱赶昆虫和野兽,希望减少害虫,祈求丰收。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芦苇或树枝做火把,成群结队地高高举在田野或晒谷场上跳舞。隋唐两宋以来,如火如荼。《隋书乐录》日:“每逢正月,万国来朝,住在端门外建国门,至十五日止,绵延八里。”数万人参与载歌载舞,从昏到暗。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仍然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1989年,中国市政府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这一天,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爬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很多家庭的年轻一代也会帮助老人去郊区。
“重阳节”又叫“重阳节”,因为“九”在《易经》中被定义为阳数,九月九日,二或九重要,被古人认为是喜庆的吉日。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重阳节,人们就有爬山饮菊花酒的习俗。作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
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旅游赏景,登高远眺,赏菊,遍地插山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
古代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所以也叫“登高节”。相传这一习俗始于东汉。爬的地方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都是爬山,爬塔。
重阳节喝菊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写诗、饮酒、爱菊而闻名。后人以他为榜样,于是有了重阳赏菊的习俗。
插山茱萸和簪菊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在唐代已经非常普遍。古人认为重阳节插吴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人们把山茱萸戴在胳膊上,或者磨碎放在香囊里,放在脑袋里。大部分是妇孺穿的,有些地方的男人也穿。除了佩戴山茱萸,人们还佩戴菊花。在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在门窗上贴菊花枝叶,“祛邪除秽,招财进宝”。
端午节
“千顷重湖哀去国,一江千古斯人。”
——李慈卿(晚清)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历来是多民族的民间节日,是全民健身、防病、避疫驱毒、祈福健康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书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民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观点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死于汨罗江的忠臣屈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医生、爱国诗人屈原得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痛不已。他毅然写下了最后一首诗《怀沙》,投汨罗江自尽。沿河的人们纷纷牵着船竞相打捞,沿着水面招魂,往河里扔粽子,防止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深入人心。人们“缅怀它,悼念它,把它的话传于世,传下去。”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从此将赛龙舟、端午节吃粽子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的影响越来越大,端午节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和中秋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正午节、崇武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舟节等。虽然名字不同,但总体来说,各地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内容主要有:女儿回父母家,挂钟馗像,挂菖蒲、艾草,戴香囊,赛龙舟,竞赛,击球,荡秋千,给孩子画雄黄,喝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迷信活动逐渐消失,其他习俗已经遍布中国和周边国家。
岳阳市汨罗市曲子祠镇
秭归县是屈原的出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只有一个端午节,但在秭归有三个端午节,第一个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节在五月十五日,最后一个端午节在五月二十五日。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节诗歌会歌颂屈原,会举行龙舟比赛纪念屈原,会举行仪式向屈原致敬。另外还有挂艾叶,插菖蒲,吃粽子,喝雄黄酒。
端午节前,香包卖得很好。
在端午节期间,中国东部的江苏和浙江省的人们喜欢在晚上划龙舟,装饰灯笼,进行丰富多彩的旅行。场面感人,有趣。贵州苗族在农历5月25日至28日举行“龙舟节”,庆祝插秧胜利,祝愿丰收。云南傣族人在端午节比赛,纪念古代英雄。
除了中国大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外,台湾在清朝乾隆年间也有赛龙舟的活动。当时,台湾省的行政长官江在台南市的福克吉半月池举办了一场友谊赛。现在,在台湾省,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举行龙舟赛。在香港、澳门等地,赛龙舟的习俗也很盛行。
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既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也是徒步旅行,亲近自然,督促新生关心的春季仪式。& gt& gt
清明节,在古代也被称为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左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节气。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明节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汉族的节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左右。清明节过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出春天和宁静的景象。此时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自然界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存的人体,此时都改变了冬天的污浊,迎来了春天的气息,实现了由阴转阳。
在古代,据说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相传始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削股充饥”,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代以后移至清明。传说“寒食节”的起源是山西中部的介休。介休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削股充饥”而不报恩,最后死在火烧山这里,所以绵山也叫“介山”。& gt& gt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用“清明”的语言来庆祝洪水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空清澈明亮,正是春游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朝就开始了,古往今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除了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和春光,我们还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增加生活情趣。
制作“寒食”迎接清明& gt
扫墓的习俗在清明节很流行。事实上,扫墓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相传,寒食起源于晋文公对戒尺的悼念。唐玄宗在位二十年,下令天下“寒食入土”。因为寒食与清明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清明逐渐流传到扫墓。明清时期,扫墓更为盛行。在古代,孩子们在扫墓时经常放风筝。有些风筝配有竹笛,风一吹就能发出声音,就像风筝的声音一样。据说这就是风筝得名的原因。
清明节有很多失传的习俗,比如穿柳、射柳、荡秋千,在古代流传已久。据记载,辽代的风俗以清明节最重,上至朝廷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荡秋千,仕女云集,郊游之风也极为兴盛。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在这一天祭奠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