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起源和传说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腊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为了不忘记佛陀成佛前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陀在十二月初八的开悟,古印度人吃混粥作为纪念。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寺庙就用芳香的山谷和水果熬粥,分发给信徒和忠诚的男女。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了腊八节煮粥喝粥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扩展数据

佛教理论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我国佛教徒为纪念释迦牟尼佛开悟而形成的习俗。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北印度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国王苏凡的儿子。当他年轻的时候,他看到所有的生命都在遭受身体疾病和死亡的折磨。为了寻求生命的真谛和生死的解脱,他抛弃了皇家生活,出家为僧。他在雪山呆了六年,常常一麦一麻都黯然失色。

后来发现苦行不是出路,就放弃了苦行,下山了。这时一个牧羊女见他身体虚弱,就煮了乳糜(牛奶和粮食做成的)来养他。释迦牟尼体力由此恢复,然后在菩提树下待了七天。腊月初八,他晚上看见星星,就成佛了。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寺庙就用芬芳的谷物和水果熬粥,分发给信徒和忠诚的男女信徒。这一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模仿佛陀出家为道前一位牧民献乳糜的故事,用香榧和水果为佛陀煮粥,名曰腊八粥。有些寺院在腊月初八前由僧人捧碗,沿街施舍,将收集到的大米、栗子、枣、坚果煮成腊八粥,分发给穷人。大家都认为吃了可以得到佛的保佑,所以穷人就叫它“佛粥”

总的来说,寺里的佛粥味道鲜美,数量丰富,可以满足来寺参加祭奠仪式的善男善女的需求。有些信徒是专门为“粥”而来的,认为腊八粥给佛祖是吉祥的,不仅自己食用,也是给家人享用的。年复一年,寺庙里做腊八粥的传统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