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是不是人们都是青岛啤酒当饮料喝呢?
饮料一个人还能喝多少呢?
能喝完可乐、雪碧那种大瓶子1.25L的,也是人中豪杰了吧。
青岛啤酒之于青岛人民,那岂是饮料?那是粮食,酒是粮食油,好喝不上头,哈哈。
青岛盛产啤酒,这就养成了独特的酒文化,更是培养出了众多能饮之士。
青岛能喝的可以喝一箱(12瓶),啥概念,6L,赶上5个大瓶可乐了。
更有甚者,三二哥们,要一桶扎啤,注意是要一桶,40斤,很快就见底。
普通人,喝个扎啤,也得来上十块钱的,3斤半,一顿家常饭的功夫就喝完了。
最近答题跟啤酒干上了!
答主青岛生活十几年,对于青岛喝酒这点事还算了解一些。
山东人豪爽,实诚,喝酒的时候直接,喜欢劝酒,规矩又多,说到底就是怕来的客喝不好,出去说,去了一趟山东或者去了一次青岛,扣了八索的没喝好酒,这就真的咣咣打脸了。所以,主陪副陪三陪四陪都安排清楚,不管是主副陪369还是123又321,完了自由进行,随便正打一圈倒打一圈,这一番下来五六瓶啤酒打不住,随随便便七八瓶。这还说是在青岛,要是去了山东其他城市,搞不好白的啤的红的三中全会也有可能!
正餐喝完,那就路边烧烤大排档野馄炖再来一场,烤肉烤虾烤排骨烤鱿鱼烤蛤蜊等等上来,趁着酒劲又是一顿喝,三四瓶又下去了,最后喝一碗热腾腾的馄饨,晃晃悠悠打车回家了。谨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哦!
是酒都醉人,只是有个量大小而已,也不是所有的青岛朋友都量大,但是好客山东不是白说的,哪怕我酒量小,只要好朋友来了,那没的说,要么喝一场吐一场,要么请量大的朋友撑场子,总归得让远来的客人喝好喝倒!
朋友小酌,酒是催化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相聚时难别亦难,望未来,更进一步岁月好,别吹牛,别打哈哈,别借钱,就聊哥们感情。
微醺回家也别惹事,好好伺候老婆孩子睡了,自己倒头再睡,第二天又是一个春光明媚天。
这才是人生境界!
啤酒就是酒,它不是饮料。但青岛人真的是大口喝酒,一点都不含糊。而且去北京,不去长城算白来了,去青岛不喝青岛啤酒也等于没去。用当地特有的厚塑料袋,在街边打个几斤啤酒。回去倒杯子里喝,贼痛快。
具体说一点,青岛本地人没人拿吸管吸的。那都是外地游客创新之举。因为按照青岛人的那个喝法,用吸管只属于湾湾那种小家子气的地方习气。只有大口喝才爽!
记得有一年去青岛 旅游 。那时候还也不知道当地有拿塑料袋喝酒的习惯,几个人就去店里买的啤酒,结果打车回来的时候司机一脸鄙视:问我你们还喝瓶装酒呢,路边两块一斤的啤酒不好吗?
塑料袋啤酒,是青岛独特的风景。到了夏天,街边一溜的铝罐散啤桶,桶上面还都挂塑料袋。别看这个啤酒便宜,但它不光是原浆,而且还是当天生产的最新鲜的啤酒。口感和风味都要比整装的要好的多得多。
既然啤酒卖那么便宜,所以就用塑料袋兜着就行了。其实我小时候在洛阳买米线,面条的时候也是拿塑料袋兜着回家,从来也没有想过会不会有塑化剂污染。而且青岛的塑料袋比较硬,不至于软塌塌的不好倒酒。只要前手抓住两个提手,后手微微的一提,酒就倒在杯子里了。
所以一个地道的青岛人是绝对不会也不可能用吸管喝酒的。啤酒这种东西这么喝,在嘴里升温太快了,温度一高就苦,没有风味了,所以一定要大口喝,这样才够味!
用塑料袋喝酒是青岛独特的消费习惯。据说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前,青岛啤酒主要都是出口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每家发点票才能喝到。所以青岛人开始用各种容器打酒,到了后来觉得塑料袋最方便,买回家往门把手上一挂,想喝就喝了,所以渐渐的用塑料袋打啤酒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总之一个青岛本地人,喝个三五斤啤酒那是绝对没问题的。但是你让我这样的喝个三五斤饮料,我估计已经撑的肚子要爆炸了。所以从这一点看,青岛人喝啤酒简直比喝饮料还要厉害啊!
有人问:听说你们山东人很牛啊!是不是把啤酒当饮料喝?
山东人有趣的回答:错,我们把啤酒都当成水喝。
呵呵,非常有意思的提问与回答。
在山东做客,尽管敞开了喝,如果你不能喝,那就直接了当的说,不能喝;那要是你挂不住面子,答应了喝酒,那你就只能后悔死了。
因为这一杯白酒下肚,我便不是我,你便不是你了。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酒后吐真言,牛逼吹开了,自然世界也就热闹了。
于是各种文学家,演艺家,歌唱家,政治家,军事家,汹汹而来!恨不得挣个世界就是他的,哈哈。
酒席不是圣地,也不是牢狱,酒席只是将世界上的美好与肮脏聚集在了一起。
个人认为综合酒量排名第一位确实是山东省,公司招待合作伙伴里,最头疼的是招待山东人,一桌十二三个人,每人带一气酒,一圈下来就要再倒酒,一般喝完3杯之后展开,各自互相敬酒,有很多山东人喝到最后基本上能喝掉一瓶53度左右白酒和3、4瓶啤酒。
南方的同事有很多是2瓶啤酒的量,谈工作习惯去茶楼喝茶打麻将牌,在有山东人的酒局上很快就东倒西歪。项目部晚上民工一起喝酒,喝的最多的也是山东人,喝到十一点多能坐着继续喝的基本上只剩下山东人了,南方人在第一巡就填饱肚子跑到一边打麻将,或者玩手机赌博。
白罐青岛啤酒“青岛人,今天吃饭突然看见了白易拉罐的青岛啤酒,十分怀念。这是小时候青啤的标准包装,现在主流是绿罐了,据说白罐被新加坡收购专门出口。”
青岛啤酒作为工业拉格中不可多得好酒,独特的配方在保持麦芽和酒花香味的同时还可以拥有顺滑的口感,不仅在中国保持畅销,即便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也有不少爱好者,本款白罐包装是出口新加坡的特别包装。
清爽,略甜,确实比国内的版本好喝点,有点奇怪。
记得很小的时候,青岛啤酒的易拉罐包装就是这样的,目前是青岛啤酒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东南亚国家的一种拉格。青岛本地人还是比较认可这款酒,杀口适中,酒体也偏中等不是那么淡,毕竟是出口产品,品质是要有滴。手里现在还有一瓶98年6月28日的,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也一直对这款酒有特别的情愫。
我在青岛工作过一段时间,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首先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青岛人爱喝啤酒是真的,但只喝散装啤酒的,也就是那种2.5元一斤的散装啤酒,并且青岛人在购买啤酒的时候,
多是拿一个塑料袋子打酒的,所以一到夏天的时候,青岛街头到处多是手拿塑料袋子啤酒的人,但是这种塑料袋啤酒,在口感上面要比瓶装啤酒好喝多了,因为听我一个朋友所说,青岛的这种散装啤酒
多是正宗的青岛原浆啤酒,但是具体是不是,我还真喝不出来,不过口感上面确实是不错的,何况青岛人在喝啤酒的时候,多是按照几斤份量起步的,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按照几斤份量起步的,
据说一个酒量比较高的青岛人,在喝啤酒的时候,多是能喝10斤左右啤酒的,哪怕就是酒量比较少的人,也是能喝3斤左右的,所以我们这些外地人,在酒量上面很少有人能喝过青岛人的,
但是说句实在话,这种塑料袋子散装啤酒,虽然是青岛的一个特色风景,不过我个人感觉有点不好,因为这种塑料袋子啤酒一是在倒的时候有点不方便,二是在外观上面也有点不好看的,
所以这种特色也就只有在青岛才有,至于其它地方还真是很少见的,而且在青岛喝啤酒的时候,最好是配合青岛海鲜一起的,毕竟一边喝着青岛啤酒,一边吃着青岛海鲜,那才是有滋有味的
山东青岛,是不是人们都拿青岛啤酒当饮料喝?
当然不会。即便有,也是少数。
青岛啤酒作为青岛的一大品牌,产品遍布全国,酒质确实不错。但再好喝,也不是当饮料来喝,只能说有的人酒量确实很大,而且大的吓人!
特别是历届的青岛啤酒节上,选手们拿啤酒真是当饮料来喝。一瓶啤酒可以在几秒内喝尽,恐怕喝饮料也没这么夸张吧!
在别人看来,青岛人们喝啤酒就当饮料一样,实际并非如此。
大多数人还是不会这样喝的!
在平时,人们一般也在聚会时喝一些,或者天气炎热的夏季,喝点冰镇啤酒。毕竟平时人们还要忙于工作,而且开车也不能喝酒。
毕竟啤酒不是饮料,也不能当饮料来喝。
大家怎怎看呢?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喜欢喝酒的人,来说一下青岛人对啤酒的概念。
山东青岛是不是人们都把青岛啤酒当做饮料来喝呢?这个问题不是肯定的,但是对于喝酒的人来说还是比较认可的。
虽然青岛啤酒是青岛的特产,我们是知道的,不是每个青岛人都喜欢喝酒,无论什么地方都是这样的,就好比在四川,人人都喜欢吃辣,我们也不了否定有人不吃辣,总有个例在内,我想大家都理解这个问题吧。
我是喜欢喝啤酒的,尤其是在夏天,天气热了中午没事不上班的情况下都会喝点啤酒,或者晚上下班回家吃饭的时候,来一瓶啤酒,有时候干活回家会很累,回家拿一瓶啤酒直接喝掉也很正常,当饮料喝不为过,不用吃东西。
啤酒是比较解乏的饮品,累的时候喝一点感觉特别舒服。
但是从 健康 的角度来说,空腹喝酒是不好的,喝酒还是要有分寸,不能因为喜欢就无节制的饮酒。
另外一个人对于酒精的承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喝酒会没有什么感觉,对酒精有抵抗力,喝一些可能对身体有好处,有的人则不行,喝一点就会上头,有的还会过敏,从这个问题上就足以说明,不是每个青岛人都喜欢喝酒,也不是每个青岛人都把啤酒当饮料喝。
我是梦梦,一个对 美食 、美酒生活的热爱者,我的回答希望大家能够借鉴,喜欢我的朋友也可以和我一起交流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谢谢大家!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其实青岛当地人、也没有把青岛啤酒当饮料喝。
青岛人对啤酒的认识起源青岛被德国占领之后,德国人将啤酒文化带到了青岛。当时的青岛随着城市的发展,外来文化和外籍人口充斥着青岛,中西结合的小洋楼,青岛靠海的海洋文化让青岛更加具有开放和包容性。1903年,德国人在青岛开了第一家啤酒厂,青岛啤酒孕育而生。当时的啤酒除了供应本市外,还销往其他沿海城市,比如在上海、天津等地。啤酒风就这么刮了起来。
1、青岛啤酒从排斥到慢慢渗入生活。
啤酒渗入百姓生活是潜移默化的,1929年国民政府接管了青岛,以啤酒为媒介的 时尚 社交兴起。此时的青岛啤酒作为一个显著的本土文化符号,以更平民化、日常化、个性化和激发自由精神的姿态,因产量和价格便宜,迅速地贯穿在城市的细枝末节之中。
2、青岛人住宅结构适合啤酒生活。
里院,这种诞生于青岛的特殊建筑形式,是上个世纪典型的商住综合体的代表,一个里院可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职业、不同背景、不同习惯的居民。青岛特有的里院文化也就就此形成了。院子里,夏日男人们下班回来多数是在院内的天井里围坐聊天的,逐渐的,桌上不再是茶水,而变成了啤酒。
3、青岛人的饮食结构文化。
青岛人形容日子过得快活,有句土话叫“哈(喝)啤酒、吃嘎拉(蛤蜊)”。走在夏日的青岛街头,到处是提着塑料袋装散啤的居民,因为青岛又盛产海鲜。啤酒+海鲜的模式成为绝配。
青岛人 喝啤酒属于习惯性吧 本身青岛啤酒和青岛联系在一起100多年 至于你们说的当饮料喝 也是一部分人 毕竟是酒 但是青岛大部分人 离不开啤酒 特别是夏天 散啤 冰镇啤酒 各种精酿 各种出口啤酒 英啤美啤 都喜欢喝
青岛人对啤酒的认识起源青岛被德国占领之后,德国人将啤酒文化带到了青岛。当时的青岛随着城市的发展,外来文化和外籍人口充斥着青岛,中西结合的小洋楼,青岛靠海的海洋文化让青岛更加具有开放和包容性。 1903年,德国人在青岛开了第一家啤酒厂,青岛啤酒孕育而生。 当时的啤酒除了供应本市外,还销往其他沿海城市,比如在上海、天津等地。啤酒风就这么刮了起来。
1、青岛啤酒从排斥到慢慢渗入生活。
啤酒渗入百姓生活是潜移默化的,1929年国民政府接管了青岛,以啤酒为媒介的 时尚 社交兴起。 此时的青岛啤酒作为一个显著的本土文化符号,以更平民化、日常化、个性化和激发自由精神的姿态,因产量和价格便宜,迅速地贯穿在城市的细枝末节之中。
2、青岛人住宅结构适合啤酒生活。
里院,这种诞生于青岛的特殊建筑形式,是上个世纪典型的商住综合体的代表,一个里院可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职业、不同背景、不同习惯的居民。青岛特有的里院文化也就就此形成了。 院子里,夏日男人们下班回来多数是在院内的天井里围坐聊天的,逐渐的,桌上不再是茶水,而变成了啤酒。
3、青岛人的饮食结构文化。
青岛人形容日子过得快活,有句土话叫“哈(喝)啤酒、吃嘎拉(蛤蜊)”。 走在夏日的青岛街头,到处是提着塑料袋装散啤的居民,因为青岛又盛产海鲜。啤酒+海鲜的模式成为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