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在屋顶的大盆或大桶中养殖蛤蜊吗?
河蚬,又称河蚬等。,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湖泊和河流中。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们在水下土壤中打洞,以浮游生物为食,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是一种重要的小型淡水经济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大、中、小型湖泊。除了自然资源,河蚬也适合人工养殖。河蚬的养殖不仅适用于大中型湖面放流增殖,也适用于小型水面或池塘投饵、施肥养殖。河蚬养殖成本低,产量高,易捕捞,当年放流,当年收获,经济效益显著。
育种技术
养殖水域的选择
河蚬最适合在水流平缓、常有微流水的中型水域繁殖生长。要求水源清澈,无污染,有一定肥力,但不能太肥沃。中性或碱性水质最适宜,浅黄绿色或浅绿棕色水色最适宜,透明度要求为45-90 cm,浮游生物丰富,流速为0.2-0.6m/ s,河蚬养殖水域以漩流最适宜。漩流能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处于流动状态,便于河蚬摄食。水流湍急,不适合河蚬的生长繁殖和幼虫附着;如果没有水流,河蚬就会摄食差,生长慢,产量低。河蚬水深1.5至3m,水底有软泥,使河蚬吸收更丰富的营养。
水域的控制和清洁
我们选择在程子湖进行悬挂文化,这是一个湖的弯道。水质好,水深适宜,风浪小,不混鲱鱼鲤鱼,利于数据测量,适合挂养。在大多数湖泊中,不同种类的鱼同时被养殖。这时候就需要在水域周围设置一些围栏来挡鱼,网格大小适中,防止一些大型鱼类进入养殖的河蚬区域。如果不设置这些设施,河蚬的幼虫就会被鱼当诱饵吃掉。如果在一般养鱼水体中养殖河蚬,需要提前2 ~ 3年清理对河蚬有害的青鱼、鲤鱼,改善水体水质,使水体满足河蚬生长所需的条件。
幼虫的收集
河蚬幼体采集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6月上旬,此时采苗的最佳水层深度为0.3-0.8m,虽然是河蚬繁殖的高峰期,但湖中表层幼体的含量也是最大的,要尽量多采集样品。采用传统网箱收集幼体,但附着在网上的幼体容易因湖中风浪大而脱落,导致幼苗数量少,效果不理想。传统的笼式取苗机,外面裹着小网眼渔网,里面塞着大网眼丝网,以减少脏挂对取苗效果的影响。同时改进了传统的网箱特性,拣苗效果好。
幼虫放养
1,备货时间
河蚬幼虫长成仔鱼时,仔鱼壳长5-12mm,个体重0.6-1g/只,可放入笼中挂竹筏。播种时间为3-4月或9-65438+10月。
2.载畜量
幼虫按照每笼250 ~ 300只的密度放入笼中。通过实验,密度是最适合养殖的,这样增重效果最大化,操作要熟练轻快,避免伤害幼体。
3.逮捕
网箱养殖的捕捞方式不同于传统养殖,更加方便。只需提起笼子,倒出笼子里的河蚬,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4.适当分苗
当河蚬生长到规格差异明显时,捕捞后需要分开养殖,大的放一堆,小的放一堆,这样养殖密度低,河蚬可以得到更多的氧气和饵料,有利于河蚬的生长,大大提高成活率。
当前管理
日常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河蚬的生长。河蚬放养后,要经常检查湖区水质,制定管理措施,保证网箱的稳定性和网衣的完整性,损坏的网箱要及时修复,防止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定期清理笼子,防止其他生物附着,影响笼子内外的水分交换。清洗笼子的方法通常是人工清除和高压水枪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