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母亲的现代散文

大家在日常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中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目的是文笔一定要漂亮,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难写吧?以下是现代关于母亲的散文集,希望能帮到你。

妈妈,一个温暖的名字,是全世界小朋友心中最暖心的称号。

她像一条河,从远方来,和我们一起成长。当我们要追根溯源时,你会发现,母亲是我们最初温暖的起点;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你会发现,母亲那种不畏艰难险阻的顽强力量,能给我们无数的感动和鼓舞;而当我们快乐的时候,你会知道,母亲的快乐已经化为青山绿水的温柔秀秀,每一滴水都像是她贴心的爱,托起了我们的航程。

我写过一些人,但是给我妈写的好像太少了。在又一个母亲到来之际,用我卑微的笔,在心里画一幅母亲的画。也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把每一天都当成母亲节,爱她,尊重她,哄她,宠她,像以前关心我们一样,用心对待世界上最好的女人。

一片街道,那个瘦弱的身影。

以前我家的池塘和土没被征用的时候,我妈的足迹遍布全村。她用汗水丈量了春秋,用努力谱写了人生的诗篇。她瘦弱的肩膀永远是个负担。挑水的,挑粪的,卖菜的,挖土豆的,在风里,在雨里,在山上,在池塘边,到处都留下了她负重前行的身影。

为了卖菜,妈妈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等我们醒来,一车菜已经洗好扎好,我们就要走了。冬天,刺骨的水让妈妈的手像胡萝卜一样红。她的手,经过多年的辛苦劳作,永远都是又细又粗糙。夏天,烈日炎炎,妈妈的汗水洒了一路,渴了,喝点水喷洗菜;饿了,连买几个馒头的钱都舍不得,有时候半路下雨,经常淋成落汤鸡。冷水江的大街小巷都被她的脚步打听过。很多时候,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家里还有一摊家务等着她。锅灶冷清,脏衣服堆成小山,猪圈里的猪饿得直叫,可能还有一两只鸡鸭找不到影子...多少个深夜,我迷茫着,听见了母亲割草的声音,在漆黑的夜里,孤独而有节奏地响着。多少个清晨,当红日升起的时候,我到处呼唤我的母亲,却找不到。

我没有我妈卖菜的照片,但是我已经用我妈的钱卖菜了。我仍然记得她给我买书,用皲裂的手付钱的情景...我妈说,你要发狠,一定要考上,不要像我一样留在农村吃弯弯地瓜。

拿着这些妈妈用汗水一块一块换来的钱,我心里酸酸的,因为我知道,这些钱的背后,不仅仅是她常年像个男人一样的劳累,还有压在心里的苦涩记忆。

一个冬天的日子,妈妈带着蔬菜回家,身上全是雪花。我看到她的脸色很难看,也没有像过去那样急着做事。问了一下才知道,我妈在卖菜的时候,因为担子太重搬不动,秤被城管队员拿走了。母亲失去了理智,瘦削的脸上布满了前所未有的尴尬。窗外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割在她的心上。我把委屈和愤怒咽到心里,却找不到更好的词来温暖她。时间长了,我妈也不去卖菜了。后来她拿着新秤回来,又担起了菜担子,留给我一个戴着旧草帽的瘦弱身影。我知道强势的母亲往往不在乎辛苦,但抢秤事件已经深深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只是她坚强,袖一挥,把眼泪咽在心里。为了生计,她还是要挺胸抬头,风雨兼程...

第二,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努力的怀抱

抚养孩子是一个母亲一生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女人是弱小的,但当她们成为母亲后,再弱小的人也会变得强大。

1992,弟弟出生了。这原本是我家的一大喜讯。但是父亲因为计划外生育被处罚,一个月只领90多块钱生活费。一家人连吃饭都有问题,他只好离开家乡,出去打工。更糟糕的是,我妈怀孕的时候年纪大了,孕期东躲西藏,营养不足。弟弟一出生就成了“药罐子”。

为了省钱,他妈妈像往常一样带他去了中医院。在假期的清晨,我妈妈会向我寻求帮助。大布袋里装着屎尿片、奶壶、水瓶、衣服和干粮。我提着布袋紧紧跟在后面,我妈抱着我弟拖着她去了中医院。连续几天的上吐下泻,弟弟身体虚弱,头无力地耷拉在妈妈的肩膀上,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一大早就闪耀起来。我妈妈害怕晒她的弟弟。她一手拿着伞,一手紧紧地拥抱着他。她累了,换了手,热了,擦擦汗,走了一会儿,歇歇肩,在小路飞扬的尘土中,我看见她像太阳一样焦虑的背影。

一路飞奔而去,我妈的后背被汗水湿透,匆忙赶到诊所。汗水在她脸颊两侧滴成了一条河。给弟弟治病的医生姓张,以前是中医院副院长,退休后重新从事儿科工作。张志远对别人很友好。看到妈妈疲惫焦虑的样子,他让妈妈先休息。他让实习生倒水。母亲一边抱着弟弟,一边伸出酸痛的手捧起杯子喝了下去,眼泪也不管不顾的刷了下来。

这是我在散文《健康的长明灯》中写的一部分。我拍了几张妈妈艰难的育儿之路,拼接成一幅母爱的画。没想到,征文获奖了,是一等奖。知道这个消息后,我第一时间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妈,并用奖金给她买了衣服。妈妈看不清报纸上的字。四十多岁的她眼睛老了,笑容温暖地浮在脸上。我知道,此时此刻,妈妈是幸福的,虽然这个女儿只是用这样一种微薄的方式来表达她的感激。对于衣服,我妈坚决婉拒:“你们家也需要钱,就别给我买了。家里还有衣服。如果最好还回去,可以送给婆婆。”

一遍遍看着妈妈的白发和她瘦弱的身影,真想走过去给她一个有力的拥抱。就像以前一样,就像她抱着我和哥哥,用一个拥抱,给她一缕安定的温暖。然而,我没有。我和世界上大多数孩子一样,不习惯用相对温暖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爱。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唯一一次抱着母亲:那是在春雪的一个清晨,前一天晚上,我亲爱的祖母去世了。当他们接到电话,冒着大雪赶到灵堂时,他们的母亲和月经已经哭成了泪人。他们一个个嚎啕大哭:“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吃光了所有损失的妈妈……”泪水的呼号盘旋在雪地上,村庄变得肃穆而低垂。我默默流泪,抱住妈妈。她的肩膀在我怀里颤抖,她双手冰冷粗糙的指关节像孩子一样刺痛着我。失去母亲的母亲成了外婆的母亲,但此时此刻,她哭得像个孩子,凄惨而孤独。那一次,我看到了妈妈最脆弱的一面,在孩子面前一直都是无比坚强的妈妈...

厨房火炉旁,熟悉的味道。

前段时间,我读了娄底人文科技学院教授尤余明的一篇文章。写他和他老婆平时在家,随便抓点吃的,简单过一下肚子,但是女儿回来后,他老婆变化很大,经常呆在厨房。只要是女儿的要求,就不打折扣、不动脑筋、不费力地去做。他的妻子整个早上都在厨房忙着做鸡蛋饺子。他说,“厨房时间。”这是一个母亲和孩子的专注期。

看完之后,我深有同感:原来天下父母,总的来说,爱孩子的方式都是一样的。

就像我每次回家,总能看到妈妈的背影在厨房里,在火炉边忙碌。四季鲜嫩的蔬菜,是我妈一锄头种下的;知道儿子爱吃鸡蛋,妈妈自己省吃俭用,我们回家后,她用各种方式给孩子们吃,有时蒸,有时煎,或煮,或摊成蛋卷...

自从家里的土地被征用后,当妈妈的腿、脚、背因为风湿病越来越挑不动担子的时候,她的主战场就从田里转移到了炉子上。家里吃不到的菜,会被妈妈精心做成各种坛子。杂室墙下,坛坛罐罐一字排开,阵容相当壮观。有米线茄子,米线辣椒,米线皮,咸菜,扑豆,白辣椒,豆豉,霉豆腐,等等。她甚至做了米粉坛鱼。这些咸脆可口的坛子菜丰富了我们的食谱,也为妈妈赢得了好口碑。一个远道回来探亲的客人,回城什么都不要,却特意让妈妈给她买了几个坛子菜。她说她在大城市什么都买,但是很难找到这么正宗的家乡菜...

妈妈做的菜里,我最喜欢的是青椒炒肉。每年青辣椒只扎好的时候,我妈都会欢天喜地的摘下来,去肉店剁一斤,把肉带回来。肉是适合炒菜的那种。应该是胖瘦有一点皮,拿在手里,柔柔的闪着油光。妈妈很会切,切的又快又细,味道很好。首先,她把混有一点瘦肉的脂肪片从油中挤出来,然后,她砰的一声把瘦肉炸了。其间青椒蒜片飞来飞去,不一会儿,满屋都是肉。这道菜我吃不厌。鲜嫩的肉片,香而有嚼劲的皮油渣,阳光味的辣椒,真的很开胃。每次,我都会吃的满头大汗,连碗底的汤都不肯放过...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美食,都是妈妈炒的。他们是最真实最难忘的。世界上有千千万万条路,回家的路是最温暖最踏实的。尝过妈妈做的菜,才知道幸福是什么滋味。

四座佛寺之间,那简单的追求。

母亲学佛。

我后来才知道,她是受了姐姐的影响,与佛结缘的。姐姐给了她很多佛教方面的书籍和光盘,还向她宣讲佛教的精髓。妈妈一听就喜欢上了。

我小的时候,据说我妈妈很会读书。她在班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得老师们的赏识。但是,因为家里太穷,她最终辍学了。结婚后,孩子陆续出生。父亲为了事业常年在外,母亲为了这个家不得不放弃追求和梦想。她在“地球修理工”和不要钱的“保姆”面前挥汗如雨,内心的沸腾和煎熬是肯定的。我听她讲过好几次梦,说她梦见自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还和同学坐在教室里做题目。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画面,这样一种深深的压抑和长期的失望的感觉,和我的一模一样!那未实现的追求,母亲离他们越来越远,但她却念念不忘。后来我上了中专,我妈还是想完成我的大学梦。她想支持我继续参加大学生入学考试。可是,只靠那道菜,怎么养活自己?她跟父亲说了很多次,父亲却觉得“百花齐放”总比“一枝独秀”好,因为从当时家里的经济实力来看,如果我被送去上大学,下面的姐妹就很难上学了。因为这个“流产”梦,我妈一度很担心。我了解我妈,心里只能感激。因为她的梦想没有实现,她想让自己的孩子一切顺利,所以不管吃多苦多累,她都会像牛一样默默承受。她多么希望我们能继续或实现她的梦想。我见过坚强的母亲,有很多泪点的场景。有时候是因为被邻居欺负,有时候是因为大家庭里纠缠不清的父母短命,有时候是和父亲吵架。每当情绪爆发的时候,我总会暗暗想起母亲当年的追求:“如果我考上了,在农村就不会这么生气了。”

或许,各方面和岁月累积的伤与痛、抑郁与委屈、艰辛与希望,堆积在母亲的心中,在遭遇佛法后,才擦出火花,照亮了她们的心。自从与佛结缘,我发现她的眉头舒展多了。有时候我们回到家,她会给我讲她学佛的经历,讲故事,讲开悟,有时候会讲警惕,这是我妈喜欢讲的。她说,“如果我早一点接触,我不知道之前会吃多大的苦。”

我很高兴母亲晚年能有坚定的信念。我知道她把学佛当成一盏灯,不仅照亮了过去岁月里的灰色和黑暗,也把困扰的旧事清理和解开,让曾经困扰她的心结慢慢散开;同时,我也在为未来的路撑着一柱光明,让自己活得更通透,更从容。相比于主张建功立业的父亲,我感觉母亲内心更加平静。她一改过去的火爆脾气,渐渐变得轻快起来。母亲对生、病、死、因缘、名利的看法,以及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不时散发出哲学和禅宗的味道,让我暗暗吃惊...

与学佛的勤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母亲自己的生活简单得像个苦行僧:多年来一直吃素,过年过节也不例外;穿了几十块的衣服,她把我们姐妹不要的鞋子和衣服捡了起来。一有时间,我就做“作业”,念经,看电影;只要有钱,她就不吝啬,不管是帮助生病有灾的人,还是捐出来放生立功。感觉妈妈的心越来越通透,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有同情心...

我真心为我妈高兴。人的一生都是累的。这是为了什么?这个世界上最值得追求的是什么?未来如何生活才是最符合自己内心声音的方式?妈妈的做法,追求视野开阔的问题,小到安排生活的细节细节。自从她接触佛教后,她变得越来越聪明。只要你能想出一大堆理由,就能放下这些年来一直放不下的事情,心里就觉得轻松愉快。这是最好的保健。看着她在佛堂前和寺庙里虔诚的身影,我只能轻轻祈祷:愿岁月静好,我能以温柔、光明、温柔、慈悲对待这个辛苦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