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栽培技术

1),深耕

土壤板结会导致红薯生长缓慢,即使施再多的肥料也很难增产。深耕可以加深活土层,使土壤疏松成熟,增强土壤养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根系深层发育,从而提高甘薯产量。

如果土壤结构好,有机质含量高,或表土厚,应深翻,但一般不超过40 cm。过多的深翻容易导致减产。一般深翻30 cm比浅翻15 cm增产20%左右。晴天宜深耕,土壤粘湿时避免耕作,以免造成土壤板结。深耕要与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相结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2)、起垄

红薯主要种在垄上。垄作具有增加地面表面积,增加受光面积,增加土壤与大气的界面,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田间减墒排水等优点。起垄时,要尽量保持垄距一致。如果宽度不均匀,相邻植株获得的养分就不一样,会造成优势植株过度生长,而弱势植株可能得不到足够的阳光和养分,生长不均匀会影响产量。

海南红薯的起垄方式千差万别,各有利弊。起垄方法之一是起垄时将垄顶整平,种植马铃薯苗后,将垄两侧土壤略抬高,中间做成沟状,有利于苗期浇水抗旱,便于两侧施肥,保水保肥性好,便于生长中后期逐步覆土防治象甲。但需要注意的是,用这种方法种植红薯,一是容易将薯苗种得太深,有的深达10cm;其次,后期覆土时容易将薯块覆盖过深,根长在垄的深层时,处于板结差、水热差、通风差的状态,不利于马铃薯生产和薯块膨大,导致产量低。另外,大部分垄距过宽,有的达到1.5m,未能充分利用土地。由于甘薯苗期生长缓慢,封育较晚,不利于抗旱,封育缓慢造成的除草工人较多。另外,如果垄距过宽,亩产苗数少,不利于高产。利用薯块的发芽特性培育薯苗是甘薯生产的重要环节。马铃薯片应是根痕多、芽多的品种,种薯宜选用100 ~ 250g、质量好的夏秋马铃薯片。可采用各种育苗方式,如人工加热温床、各种样式的火坑,或利用微生物分解酿造热释放热能的酿造温床、电热温床等。有冷床、露地地膜覆盖温床和采苗利用太阳辐射取暖。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可以增加空气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幼苗生长,增加收苗量,百苗重增加20%左右。在育苗过程中,前期应采用高温催芽。从播种到完全出苗的10多天里,温度从35℃逐渐下降到28℃。当苗高约15cm时,温度从30℃逐渐下降到25℃。床土适宜持水量为70 ~ 80%,初期水分不足,根系伸展缓慢,叶小茎细,易形成老苗;水分过多,空气不足,影响发芽;高温高湿下,马铃薯幼苗娇嫩,白白生长。采苗前3 ~ 5天内,苗床温度必须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为60%。为避免覆膜苗床内温度过高,除通风散热外,床土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降低膜内温度。在发芽过程中,马铃薯幼苗所需的养分主要由薯块供给。但根系伸长或收苗2 ~ 3次后,应施营养土或速效氮肥。床土疏松,氧气充足,可以加强呼吸,促进新陈代谢。严重缺氧会窒息种薯细胞,导致种薯腐烂。覆膜时一定要注意通风,有利于壮苗生长。

育苗时间因育苗方式不同而不同。一般播种前65438±0月左右在加热苗床育苗,播种前65438±0.5月左右在冷床和露地育苗。播种密度应为每平方米23 ~ 32公斤马铃薯片。摘苗要及时,以免影响秧苗质量和下一茬秧苗的数量。摘苗有两种方法:剪和拉。

剪苗比拔苗更有益。

①种薯表面无伤口,可防止病菌入侵;

(2)种薯不会因晃动而损伤薯根;③促进基部腋芽和小分枝的生长,增加幼苗数量。扦插苗应距床土3厘米以上,扦插种植藤蔓可防病增产。

1),品种要纯正。

甘薯生产应尽量使用同一品种、同一苗质。当不同品种或优劣势苗混播时,容易导致产量降低,这也是我国南方甘薯产量低、品质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甘薯不同品种之间、优劣势苗之间差异很大,有的前期长势旺盛,有的前期长势缓慢,有的品种耐肥,有的品种耐瘠薄,有的品种蔓长,有的品种蔓短,所以混栽后有的植株获得优势,营养生长过度,影响其他弱势植株的生长。此外,一些优势植物的茎叶生长旺盛,会导致马铃薯产量低于正常水平。一般来说,即使两个高产品种种在一起,产量也会降低。

2)、壮苗

要用壮苗,淘汰弱苗。壮苗和弱苗产量相差可达20~30%。因为壮苗回苗快,成活率高,根系长得多、壮,吸收养分的能力强。要求马铃薯苗健壮、拔尖、节间短、无病虫害症状。如果挑苗时乳汁较多,说明马铃薯苗营养丰富,生命力强,可作为诊断马铃薯苗质量的指标之一。一般马铃薯苗长要达到20 ~ 25cm,最好有6片展叶。马铃薯苗太长,叶片多,蒸腾面积大,返苗晚,而苗太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正常苗长,太长太短都不利于高产。

为了培育壮苗,需要用马铃薯块育苗。一般在移栽前100天,选择大小适中(单个薯块200 ~ 300克)、整齐划一、无病虫害、无伤口的薯块作为种子。首先,将种子种植在宽度为65,438+0米的苗床中。当马铃薯块长出的马铃薯苗长到25-30厘米时,进行实生苗繁殖,当实生苗节数达到6-65,438+00时,进行打顶促分枝。在计划种植前5 ~ 8天,应薄施速效氮肥,以培育幼苗和壮苗。当马铃薯苗长到25 ~ 30厘米时,应及时收苗栽植。强调先嫩后壮的苗要当苗剪,剪苗时留头5厘米以内的几根枝条,但不能太长。从新的幼苗开始,幼苗应该循环切割。

尽量用第一苗,避免用中间苗(第二、三苗)。主要原因是甘薯经常携带黑斑病、根腐病和线虫病,薯块中携带的病菌会慢慢移动到薯芽顶部,而顶苗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开薯苗携带的病菌,因为病菌的移动速度低于薯芽的生长速度,病菌大多停留在基部附近,上部薯苗患病的可能性较小。在海南等一些地方,农民很少使用薯块育苗,多年来习惯使用茎蔓连续育苗,有的还使用二级苗,导致甘薯品种退化,产量下降,这是海南甘薯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3)甘薯脱毒苗培养

脱毒甘薯是利用生物技术去除甘薯中的病毒,培育脱毒甘薯苗,恢复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组培育苗”技术培育脱毒茎尖后的马铃薯苗。主要措施包括试管苗快速繁殖和土中扦插嫩尖苗。

4)、杀菌和除虫

杀菌:主要目的是防止病害导致老苗的发生。方法是用50倍的40%多菌灵胶悬剂溶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溶液浸泡马铃薯育苗基质6~8 cm段10~15分钟。

杀虫剂:为了杀死秧苗的虫源,可以用乐果等杀虫剂喷洒准备收秧的红薯地。种植前,红薯藤的头部可以用500倍的乐果浸泡1-2分钟。一般垄作可以加深土层,改善通风,加快热量吸收和散失,温差大,也有利于排水抗旱。在易涝、适宜秋季密植的地区,双垄大垄比单垄小垄产量高。适时早播可以延长生育期,显著提高产量。主产区春夏马铃薯土壤温度稳定在18℃左右时,种植后每天减产1 ~ 1.5%。种植壮苗具有生根快、成活率高、出薯早的优点,壮苗比弱苗增产10%以上。

种植密度因季节、品种、用途而异。春夏马铃薯每亩3000-5000株,秋冬马铃薯每亩4000-6000株。力争茎叶生长高峰期叶面积指数达到3 ~ 4.5。由于饲料甘薯茎叶连续扦插,在多施肥的情况下,密度可提高到每亩6000 ~ 8000株。

1),种植时间

南方夏秋马铃薯区主要包括福建、江西、湖南三省南部,两广北部。夏马铃薯一般在5月份种植,秋马铃薯一般在7月初至8月初种植。南方秋冬马铃薯区,包括海南省、广东南部、广西、云南和台湾省,秋马铃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种植,冬马铃薯一般在165438+10月种植。海南因为气候优越,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是冬天在稻田里种红薯比较好。其优点是:一是充分利用冬闲田,此时气候逐渐由热转冷,符合甘薯全生育期的要求,有利于后期淀粉积累。而且水旱轮作的土壤有利于红薯生长,减少病虫害,容易获得高产优质的红薯。其次,由于生产淡季,新鲜红薯可以销往内地,出口日韩。

最好选在阴天土壤干湿的时候,晴天下午气温高的时候种植。大雨后不宜种植红薯,容易形成柴根。应等到雨停且土壤湿度适宜后再种植。不宜种植后灌溉。播种后灌水或大雨后播种成活率高,但马铃薯幼苗往往长势不佳,因为土壤水分饱和,土壤温度冷。同时土壤变得更加紧实,土壤中的含氧量降低,阻碍了根系的发育,生长缓慢。久旱无雨,可以考虑抗旱种植,挖坑喷水,水干后用薄土覆盖,种植后踩苗,让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提早成活。如果幼苗在种植后浇水,需要用干土覆盖,以湿润表面。

2)、合理密植

每亩种植2500~4000株,在一定密度内,一般产量随密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大中薯率随密植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如果作为食物,不一定要种大土豆,可以适当密植收获中小土豆,好卖。一般垄宽1 m,垄高25~35 cm,每亩种植3300株左右。要注意株间距相同,株间距不均匀容易造成两株靠在一起的植物成为弱株。

3)、种植方法

红薯的种植方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种植方式,横向种植方式一般最好,如图2所示。

水平种植法:

幼苗长20~30厘米,种植在土壤中的节分布在土壤表面以下约5厘米的浅层土层中。这种方法的条件基本相同,大部分节位都能生根结薯,很少节位是空的,薯多而均匀,适用于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全国各地大面积高产田多采用这种方法。但其抗旱性较差,遇高温干旱、土壤贫瘠等不利环境条件,易出现缺株或弱苗。另外,由于块茎数量多,很难保证每个薯块都有足够的营养,导致小薯数量多,影响产量。如果生产出可食用的新鲜土豆,更多的小土豆会卖得很好。

倾斜插入法:

适合短苗栽植,苗长15 ~ 20cm,栽植苗约10cm,苗在地面5 ~ 10cm,薯苗坡度约45度。其特点是移栽简单,埋在土里的马铃薯苗上节块茎多而大,下节块茎少而小,块茎大小不均匀。它的优点是抗旱性好,成活率高,单株块茎少而集中,适用于缺水的山区和旱地。适当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争取大薯,可获得高产。

底部种植方法:

幼苗基部在浅土层2~3 cm,中间节在4~6 cm土层略深。适合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因为埋节点多,所以兼具横插法和斜插法的优点。缺点是埋在土壤深处的节,如管理不当或土壤过重,容易成为没有土豆的空节,所以注意中间节不要插太深,沙子可以深一点,粘土要浅一点。

直接种植法:

多用短苗直接插入土中,埋于2~4节。它的优点是马铃薯产量高,抗旱,缓苗快,适用于山坡地和干旱贫瘠的地块。缺点是块茎数量少,要密植才能保证产量。

藤条插入方法:

把所有摘顶的马铃薯苗压在土里,马铃薯叶子露出地表。种植后,用土压实并浇水。优点是剪尖受损,能使插条的腋芽提早萌发,一步一步发芽分枝,生根结薯,又因茎多叶,能促进薯越长越大,不易白长。缺点是抗旱性差,费工,只适合小规模种植。

种植注意事项

1),浅栽。因为土质疏松、通风良好、昼夜温差大的土层最有利于薯块的形成和膨大,所以种植时薯苗埋深部分宜浅不宜深,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进行浅栽。湿土浅栽深度以5~7 cm为宜,旱地深栽不宜超过8 cm。

但在强日照、干旱的条件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种植过浅,马铃薯幼苗由于地表干度和蒸腾作用较强,难以生根,茎叶容易干枯,导致缺苗。应考虑适当深植等措施。

2)增加埋在土里的马铃薯幼苗数量。这有利于马铃薯苗多根、易成活、多薯、高产。埋节数应结合种植深度,埋节应埋在有利于根系形成的土层中,以20~25 cm的短苗为宜,埋节数一般为4~6个。

3)种植后保持马铃薯苗直立。直立马铃薯苗的茎叶不与地表接触,避免种植后地表高温灼伤,形成弱苗或死苗。

4)、旱季可以埋叶种植。埋土的时候,要尽可能多的把叶子埋在土里。埋叶法成活率高,返苗早,有利于增产。由于甘薯叶面积大,它的生长通常需要更多的水,尤其是在马铃薯幼苗种植后。此时,如果大部分叶片暴露在土壤表面,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其生理调节需要大量的水分,而新种植的马铃薯幼苗没有根系,仅靠埋在土壤中的茎很难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导致叶片与茎尖的竞争,茎尖处于枯萎状态,延迟重返苗期,严重时甚至导致马铃薯幼苗死亡。而将大部分叶片埋在湿土中,可以有效解决马铃薯幼苗的供水问题。叶子既能失水,又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保证茎尖能尽快变绿生长。很多地方在干旱、土层薄、肥力低的贫瘠土地上种植多种红薯。有的地方连年种红薯,土壤得不到轮作休耕,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壤的水肥条件不能满足高产甘薯的生长要求,是甘薯产量低、品质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前期主要是及时补苗,封垄前中耕除草2 ~ 3遍,暴雨时如果垄面塌陷就培土。红薯藤会损伤茎叶,扰乱叶片的均匀分布,削弱光合效率,消耗枝叶再生时的养分,影响植物养分的正常分配,造成减产。采取追肥、喷洒药剂等措施时,要保护好藤蔓,减少茎叶伤害。

马铃薯的收获和作业质量与马铃薯的产量、干燥率、安全储藏和加工密切相关。甘薯块茎是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期。一般当地平均气温降至12 ~ 15℃,晴天土壤湿度低时,应抓紧收割。先收获种薯,再收获食用薯。薯块要随时放入地窖,部分区域要及时切干。不管是用机械挖还是人工挖,都要尽量减少渗漏;同时,要避免马铃薯片破碎,否则在储存过程中容易感染病害,导致腐烂。

给土壤或土地施肥

甘薯根系发达,茎蔓匍匐生长,茎节可在土壤中生根,吸肥能力强。甘薯主要吸收氮、磷、钾肥,对钾的需求最多,其次是氮、磷。

氮素可以促进甘薯茎叶的生长,扩大光合面积,从而增加光合能力,直接提高茎叶产量。氮肥早施可促进甘薯早期生长发育快,多分枝,茎叶生长快,垄早闭,为高产奠定良好基础。氮肥供应不足,茎叶生长缓慢,叶面积小,颜色苍白,植株生长不良,最终影响产量。但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都容易导致茎叶生长过快,马铃薯产量差,影响产量。

磷可以加速甘薯中营养物质的合成和运转,改善甘薯片的品质。缺磷茎有小而薄的叶子,叶子深绿色,无光泽。老叶出现黄色斑点,变紫后脱落。

钾能促进甘薯根的形成层活动,使块根不断膨大。在生长中后期,钾肥能提高甘薯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能力,促进块根膨大、增重和品质改善。生长前期缺钾,节间短,叶片小,不伸叶;生长中后期缺钾,茎叶生长缓慢,叶片黄化严重。

据研究,红薯生长期长,需要更多的营养。目标亩产量为鲜薯3吨,需纯氮(N)约15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约12公斤,氧化钾(K2O)约24公斤。总的施肥原则是平衡施肥,促控并重,抓施肥前期促苗旺,中期控苗长,后期护尾防早衰。具体施肥原则是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辅,追肥为辅,前期和后期为辅。一般来说,由于沙壤土或薄地甘薯品种多,要注意早施重施,多施有机肥和草木灰,并施足基肥、早苗肥和合理密植,提前封垄增强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从而提高甘薯产量。推荐施肥方法:

北方一般基肥施农家肥,适量施含氮化肥,使生长前期以氮代谢为主,后期以碳代谢为主。黄淮流域缺磷地区宜穴施或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南方马铃薯地区炎热多雨,强调多次追肥,如播种后追施苗肥,分枝结薯期追施马铃薯肥,茎叶开花期追施马铃薯催肥,后期追施根外肥。

1),苗木肥料:

翻耕或起垄时,每亩施1~3吨烧土等有机肥,每亩施磷肥20~30公斤。马铃薯苗移栽前,可在垄心施尿素和复合肥,然后覆土,马铃薯苗可插或放,再覆土,既省力,马铃薯苗可不接触肥料,防止伤苗,又能在苗期尽早吸收肥料营养,长得早、长得快。如果在翻耕和幼苗移栽时不施肥,也可早在播种后7~15天,幼苗和叶片返青直立时施苗肥。一般可以适当喷人粪尿,或者施尿素、复合肥。一般每亩尿素10公斤,复合肥20公斤(15: 15: 65438)

2)、马铃薯强肥

1种植后,再施壮薯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氯化钾20~30公斤,两边开沟施肥即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清除垄面的草木灰或燃烧土。

3)尾肥

种植三个月后,根据生长情况考虑施用强尾肥,考虑晚熟品种或后期长势较差的红薯,一般不施。

灌溉、除草、松土、培土、翻藤。

灌溉、除草、松土、培土的优点是:充足的水分和通风有利于甘薯的高产优质,并能防治病虫害。天气干燥,蒸发量大时,灌溉主要根据垄面的干裂情况来判断,一般半个月浇一次水。灌溉应该贯穿整个山脊。一般在水过埂的一半时,要观察水能否逐渐湿润到埂顶,喷水要观察埂是否浸湿。

灌水后畦略干,不沾泥,即要除草、松土、起垄,垄面裂缝要用松土覆盖,防止地下害虫如象鼻虫、螟虫钻入畦内啃食块根和藤头,影响产量和品质。无论是灌溉后,还是在没有干旱灌溉的甘薯整个生长期,都可以随时用畦泥覆盖畦缝,防治病虫害。

种植前后,要适当浇水保活促长。苗期封垄前,结合施肥,松土1~2次,切断地表毛细血管,减少地表蒸发。当红薯茎叶基本覆盖垄面时,不要拔蔓,以免打乱茎叶的正常分布和损伤根系,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红薯蔓的不定根可用来吸水抗旱。

目前甘薯新品种的育种目标多为蔓短、茎少根的良种,一般不建议翻蔓。但连续大雨或雨天后,红薯的茎藤会白长,长出新根,增加营养流失,中后期的新根难以结薯,即使长成马铃薯,也要适当控制生长,抑制茎藤生根。翻藤应该是提藤断根,轻放回原位。茎叶原有的正常分布不应被打乱,特别是茎叶倒置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产量。甘薯主要病害有甘薯黑斑病、甘薯茎线虫病、甘薯软腐病、甘薯瘟病、甘薯疮痂病、甘薯卷须疫病、甘薯根结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病毒病和甘薯紫羽病。甘薯的主要害虫有象鼻虫、蝼蛄、金龟子、地老虎、甘薯天蛾等。甘薯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目前,象鼻虫危害最大。

真菌黑斑病、线虫病和真菌根腐病是北方的主要病害。南方以细菌性马铃薯瘟和真菌性疮痂病为主;真菌软腐病是贮藏期间的主要病害。选择抗病品种,预防冶金田病害,实行轮作,建立无病种田,种植无病马铃薯苗,使用农药对种薯和种苗进行消毒。甘薯病毒病种类繁多,叶片症状有紫环、黄斑、缩叶、卷叶、脉亮、羽花叶等。防控方法可包括培育抗病毒品种、消灭马铃薯田的带病昆虫、利用茎尖脱毒组织、培育无病苗等。甘薯的主要害虫是甘薯象甲和甘薯麦蛾,其次是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杂食性害虫。为了控制蚁象,应该实行水旱轮作,后期采取垄上、裂缝上培土等措施。农业技术和杀虫剂可以用来控制其他害虫。

杂草象甲又称甘薯蚁蚧或甘薯象甲,属于鞘翅目,蚁象甲科,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甘薯生产中的毁灭性害虫,通常使甘薯减产20-50%,甚至造成严重损失,是甘薯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全年发生6-8代。成年人寿命较长,世代重叠。从幼苗到收获,象甲幼虫和成虫都能危害甘薯,幼虫主要吃薯蔓和薯块,使茎叶生长缓慢。同时,大量幼虫吃薯块,使薯块发黑发臭,人畜不能食用。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抗虫基因,至今也没有培育出高抗象甲的品种。

由于象甲多为害地下块茎,世代重叠,给人工和药物防治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对该害虫还没有理想的防治方法。控制甘薯地下害虫的主要方法是生态控制和化学控制。一般化学农药防治成本高,而且因为残毒等问题很少使用。此外,象鼻虫还有推荐的性信息素,各地防治效果不一。象鼻虫性信息素是雌性象鼻虫分泌的挥发性无毒化学物质,不存在残毒和抗药性问题。它们被用来诱捕和杀死雄虫,使雌虫找不到雄虫交配,无法繁殖,从而大大降低了象鼻虫在田间的密度。然而,也有报道称,很难杀死所有的雄性,即使留下少量雄性,也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象鼻虫危害。

建议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象鼻虫。

1),水旱轮作

2)对红薯病虫害多的田地进行灌溉,杀死虫源,充分翻耕耙土,用“好年冬”、“杀虫丸”等土壤处理剂处理。

3)为了杀死幼苗的昆虫源,可以使用杀虫剂如乐果喷洒准备收集幼苗的甘薯地。种植前可用500倍乐果1~2分钟浸泡甘薯藤基部,种植1周后,在马铃薯苗和藤头喷洒乐果或敌百虫(正常用量),或用500倍80%敌百虫。以上防治措施不必全部使用,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乐果等农药按正常用药说明使用。

甘薯的其他主要害虫有卷叶蛾、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乐果、敌敌畏、毒死蜱等杀虫剂可按正常用药说明使用,下午喷洒。

控制甘薯病害的主要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注意种薯和种苗的病害检疫。2)培育无病苗,选择无病区的无病薯苗,或选择无病毒苗。

3)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红薯藤2分钟以上,晾干后种植。

4)如在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焚烧,并喷洒1000倍50%多菌灵。根据情况,每7天可连续喷1次,直至根除。

5)收割时彻底清理病残株,注意水旱轮作,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排水、通风换气,适当增加草木灰、石灰的施用,使植株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