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趣谈:什锦杂烩
记得五六十年代,每到秋冬,小街小巷的房前屋后都有一个火炉,一个砂锅烧牛杂拌萝卜,也叫烤牛肉杂,也叫汤锅萝卜。又辣又好吃,无论荤素,对我们这些刚学的穷娃娃来说总是很有诱惑力。
1986年冬天,邓小平一家人回四川住金牛宾馆,中午办了个接待宴,还特意跟厨师说,对了,晚上不做别的菜,中午把这些菜都炖一个锅就行了。师傅一听就傻了眼,不知道该怎么办。小平补充道:“这种杂烩有各种各样的肉和蔬菜,吃起来完整可口。”厨房里的厨师不得不这样做。晚上他们煮了一锅大杂烩,小平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况且在旧社会的成都,穷人很难维持生计,吃不上饭,吃不上肉。然而,豪宅里的餐厅是富人的豪华宴会,富人喝得烂醉如泥,挥金如土,脑子里全是肥肉。宴会结束后,剩菜可以堆积在几个大桶里。然后烧一大锅,加点调料,就叫红烧杂碎。餐厅每天叫杂工拎出来在街上卖。当时成都四门的桥沿河都有定点定期销售,尤其是东门桥和九眼桥。当然,每天排队叫卖的自然是穷人和短工、帮手、司机、挑夫、搬运工、乞丐之类的。这类剩菜都是风味十足的素菜,比如只有一个弧形皮的“月亮肉”,光着骨架的“穿孔鱼”,只有光滑骨架的“大鸡”。然而对于穷人来说,却是一种享受,所以百姓称之为“神仙菜”。对于穷人来说,能吃到这么丰富的“油”,是一种难得的滋味。
另外,以前成都四门外有个小饭馆,烧了一大锅猪肉,死猪肉,死猫狗,甚至还有活老鼠肉。简而言之,大多数动物的肉都是从内脏中取出的。锅里的汤翻滚着,黑色的浮沫堆积着,但还是很香。也叫红烧杂碎,专门卖给穷人,甚至当“牙疼”。每天中午顾客拥挤,站着吃的比坐着吃的多。还有一些贫穷的文人或文员,穿着长衫,戴着帽子,用大桶买回家,全家可以“饱餐一顿”。人们还开玩笑地称之为“十二相菜”,意思是从老鼠到猪的十二个属的动物肉都有。
这种民间创制的杂碎、杂碎,自然成了一道大众菜,被饭店的厨师们所接受。经过几代厨师的实践,成为宴席的第一道菜,并以十余种原料改名为“什锦肉”和“什锦菜”。那不算。如果在肉类什锦食品中添加海鲜,就会转化为“海鲜什锦食品”,根据添加的海鲜原料不同,又细分为海参什锦食品、鱿鱼什锦食品等。其中不少还成为了各大名店的招牌菜,如圆奶汤大杂烩、努力饭红烧什锦、芙蓉酒楼芙蓉大杂烩等。川菜宴里还有一种很实惠的大众宴,因为是第一道菜,所以叫大杂烩。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叫《李鸿章杂烩》,里面说“李鸿章杂烩”在欧美中餐馆很受欢迎,很有名气。它的原料非常丰富,有鸡肉、海参、鱼肉、熟火腿、油鱼肚、鱿鱼、水发腐竹、扇贝、香菇、玉兰花片。其实和海鲜什锦菜或者海鲜坛肉差不多。
杂烩,杂碎,什锦,简单来说就是把各种不同口味和味道的食材混合在一起,做出一道漂亮的菜。各种成分的配伍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也是约定俗成的。像炒菜丝,多由五花肉丝、熟火腿丝、熟鸡肉丝、冬笋丝、丝瓜皮丝、脆肉、脆皮等制成。,和清汤一起炖。红烧什锦菜多以猪肚、猪心、猪舌、猪喉、熟鸡腿肉、水发筋、水发菇、干净冬笋、生菜、胡萝卜、鲜汤等为原料。除了什锦海鲜,用料就复杂多了。除了红烧什锦海鲜,猪肚、心、舌、喉、筋也用,还有鱼翅、鱼肚、鲍鱼。
不管是大杂烩还是什锦,这种所谓的大杂烩的吸引力在于它的非凡美味,它的香味与美味不同,吃起来轻松自由,美味健康。用今天的话来说,杂烩和什锦食品可以算是烹饪中一种不落俗套、极富创意的“超现实主义”美味。
四川省志?《四川志》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四川文化人;四川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