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有哪些风俗文化?闽南的风俗有哪些?
一:年豆
农历三十日和农历二十九是农历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春天俗称“年斗”和除夕。
二:为节日做准备
节前要完成扫尘、拆洗被褥蚊帐、煮年糕米果、给大人小孩买衣服、组织“尊神尊佛尊母”的供品和年货、请老师写春联、有的甚至在各寺庙“烧年金”等大扫除。
三:喂年。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前一两天,留下豚饼,名曰生年。”
四:女儿女婿日
今天一大早,女儿、女婿、外甥都盛装来到爷爷奶奶家,带着鸡肉、猪蹄、面条、五花肉、蛋糕、饼干。女婿带领全家拜岳父岳母。
2008年,它的礼仪和给老丈人过生日一样重要。岳家设宴,岳父与女婿共一桌,丈母娘与女儿儿媳共一桌,多位堂兄妹共一桌或数桌。
团圆快乐。
五:提水盖井
除夕夜,家家户户把该洗的东西洗完,去井边打水,把水缸灌满,微微溢出,以示一年有余。之后,用石板或木板把井盖上压石,就不再抽水了。直到正月初一才被水淹没。现在用的是自来水,这个习俗已经不存在了。
六:火的象征
清末陈《温岭年谱》:“火符:除日本人外,另印火符,贴于各门上,主人赐其四币,以过新年。纸是青色的,四英寸长,三英寸宽,用中文描绘老人。
像,上面两条龙,边上两行四个字:左曰:‘宋名无极,火速入地’;权曰‘家有壬癸神,可供千斛水’。按:《道德经》说:月中仙人宋无极。《白泽图》云:火。
荆,名唤宋无忌(见《史记·关禅本纪》索阮注)。而且“家有壬神”这个词给了一个佛书。但是,画家是元神;说的是叫水禁火(详见《五天论》)。"
七:买甘蔗。
清末陈《温岭年谱》:“除夕:除夕夜,人们把甘蔗放在门口,这几乎意味着好转。童音印社的黄牟西先生(京唐)说:不要把美好的东西都嚼到最后,每个人都要珍惜当年的冷心。”
八:婚俗
古人重视婚礼,所以新郎要亲自到女方家迎接新娘,这在古代六礼中称为“亲迎”。到清初,在泉州的婚俗中,除了少数官家,婚礼是没有亲戚参加的,是要中彩票的。
轿车,派媒体去女方家。古书是这样解释婚姻本义的:无意识时行礼,故称“婚”;女人嫁给了丈夫,所以称之为“婚”。所以,在古代,黄昏后要和人打招呼,甚至深夜,甚至要和所有的人打招呼。
所有员工都要穿黑色礼服,这显然是古代夜间抢亲戚习俗的遗迹。旧时泉州的婚礼都是在白天,但新娘头上要戴一条黑头巾,还要有一对轿子大灯,这应该是古代仪式沿线夜婚的遗迹。新娘
结婚是喜事,却要“哭嫁”以示悲伤,大江南北都是如此。新娘的“哭嫁”可能是因为思想分裂而难过,也可能是入乡随俗。但民俗学学者认为,这是原始社会掠夺式婚姻的遗留。
轿子到了男方家,锣鼓鞭炮齐鸣,喜气洋洋。于是出现了精彩的一幕:新郎走到轿子前,像马一样轻轻踢了一下轿子门,轿子里的新娘立即回应,踢了一下轿子门。
脚,这是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向观众宣告:以后男人不怕老婆,女人也不示弱。观众在笑的同时,我们仿佛闻到了8000年前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的激烈革命的火种。
药味。我们不忍心多做白日梦。一个平等的男青年或者男家的下一代男孩已经走到轿子前,让新娘下轿,然后男家幸运的女长辈领着新娘下轿,送新娘去抬写着“双喜临门”的那一个。
米赛蒙住了新娘的脸,然后在三通的欢乐声中,新娘慢慢走过火炉,踩上瓦片,进入洞房。
据说米屏瓦是用来辟邪的,但安溪人却有独特的解释,说此举寓意明朝亡后,其遗孤大臣仍希望“反清复明”,教导新婚夫妇“不穿清天,不踏清地”的隐义。至于穿越火炉,人们认为新娘在家里和沿途招惹的邪灵可以用火神的力量烧掉。
新娘到了婆家,还有其他的节目,如拜天地、挑黑巾、敬酒、待客等。其中,闹洞房是婚礼的压轴戏。俗话说,洞房不吵不吉利,结婚七天之内就能搞定。
连续不断的噪音,有句话叫“七天之内没有大小之分。”洞房的内容多是关于新婚夫妇,当众做出各种亲婚动作,幽默有趣。但是很多地方也因为太出格而变得俗了。
在晋江和侨乡石狮,有一种婚俗叫“鸡娶女”,是海外年轻华侨,有固定的婚期。因各种原因近期不能按时回老家结婚,经男女双方父母协商同意,如
婚礼就要举行了,新郎换成大公鸡。这只公鸡七天之内被放在新房的床下,七天后又被搬到室外鸡舍,所以需要小心翼翼的饲养,直到它死去。“公鸡娶女人”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有不人道的嫌疑,这是无奈的办法。
九:炸桩补天
端午节前,泉州常有阴雨,人们渴望晴天,模仿女子蜗牛炼石补天的做法,于是有了“炸桩补天”的民俗。民谣“雨童略,舀油炒”正是这类人。
粗俗的生动反映。堆是“米线或面条和油炸的东西”(泉州府习俗),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泉州,除了众所周知的“蚝桩”(又称“蚝煎”)
此外,还有“麦堆”和“猪油堆”。
十:除尘
为了干净地度过春节,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除尘”(除尘),即彻底的大扫除活动。这种“掸灰”的习俗,在宋代就可以看到。据宋子穆《梦录》和梁记载:“十二月末,无论大小,人们都要扫门打扫房屋,祈求新的一年平安。”
十一:吵闹的新人
吵夫妻,就是吵洞房。泉州有句话叫“七天无大小”,意思是婚礼后的七天内随时可以闹事。洞房的内容大多是新婚夫妇在公共场合做出各种亲密动作,五花八门,幽默风趣。但有时也会因为没有禁忌和匠心而出格。
十二: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时,称为“满月”。主人要请理发师给婴儿剃胎毛,俗称“剃满月头”,给亲友喂“龟饺子”,亲友回赠衣服和中奖毛巾(竹制)
)、项链、手链、脚链等。“甲鱼汤圆”里肯定有一种叫“满月”的汤圆,俗称“猪妈妈的奶”,因为长得像乳头。象征母乳充足,宝宝健康。
十三:学位
婴儿一岁,俗称“度”。那一天,主人会为婴儿“一醉方休”,祭神拜祖,举行宴会,并制作大量的“四脚龟”和粽子分发给亲朋好友,祈求婴儿早日学会走路,身体健康。
寿星姥姥家一般都是绣着“?”送的汉字“杜丘”(斗篷)和“杜帽”和虎头图案的虎耳帽和鞋,以及银如意锁、长寿锁、天灵锁或手镯和脚镯。
等等,祝宝宝身体健康。
十四岁:十六岁生日
男孩十六岁的名字叫“丁成”,代表孩子已经长大,所以十六岁的生日仪式特别隆重。家里要准备“三祭”和寿面,最后一次感谢床母、檐母、妻母,给亲朋好友分发糕点、饺子、粽子、面条等物,设宴招待。这时,外婆家会送上大人的衣服、帽子、鞋袜或布匹表示祝贺。
十五:过度。
闽南靠近东南沿海。从唐朝开始,泉州人就迁徙到了南洋群岛。随着宋元时期泉州港的繁荣,泉州华侨乘船到东南亚各国经商的人数急剧增加。当地人习惯把去南洋谋生称为“樊凡”,而生活在南洋的华侨则称为“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