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历史来历 ?

糖尿病历史来历 :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

过“消渴证”“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

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证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在夏秋两季,糖尿病患者的

小便有时招苍蝇。

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王焘根据其父患口渴难忍,饮量大

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并根据甄立言《古今条验》一书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

甜。于是他亲口尝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

故针对消渴病制定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

病情得到控制。他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

《外台秘要》比10世纪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的《医典》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早200多

年。公元600年以后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廉才提到病人的小便“其味如糖似蜜”。据考证,糖尿病在

古代为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扩展资料:

糖尿病是身体不能生成或正常利用胰岛素的一种疾病,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可以将葡萄糖(糖)转化为能量。

健康的非糖尿病人,胰岛素的作用是将葡萄糖转化为完成每天工作的能量,葡萄糖在肝内生成,甜食和淀粉类食物消化后就会产生葡萄糖。糖尿病病人没有足够的胰岛素,或有胰岛素抵抗,不能作这种必须的转换,所以,他们的身体里有高水平的未利用的葡萄糖。这称为高血糖。

糖尿病的机制:

糖尿病葡萄糖水平升高有两个主要的生理机制:

胰岛素分泌障碍(胰岛素缺乏):1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生成和分泌完全缺失。这种胰岛素分泌的损害(90%以上生成胰岛素的β细胞都受到永久性破坏)见于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破坏了胰脏内的β细胞。

因此,1型糖尿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不再生成胰岛素,不能控制血糖水平。1型糖尿病病人随着β细胞生成胰岛素的减少,身体开始利用脂肪和肌肉组织。该过程可导致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称为酮症酸中毒,即血中开始积聚酮体和其它酸性副产品。这种状态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2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素相对缺乏。虽然胰脏还在制造胰岛素,但胰岛素的产量不足以控制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病人的β细胞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在病人的血糖开始升高前,细胞胰岛素分泌能力的50%—75%可能已经丧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2型糖尿病的病人从胰岛素相对缺乏转化成更严重的胰岛素缺乏。因此,大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需要强化治疗,包括每天注射胰岛素,保证血糖水平得到控制。

人民网-让我们来认识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