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区政府的淮上区简介

 

淮上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邻淮河,西接合(肥)徐(州)高速,北连南(京)洛(阳)高速,区境内101省道、307省道和206国道穿境而过。区境内规划建设中的蚌埠北岸淮上码头,设有6-8个千吨级泊位,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20万吨。这里有优越的交通运输网络,即将通行的京泸高铁半小时即可到达南京,1小时20分钟即可到达上海,2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北京。便捷的区位优势将促使蚌埠——淮上发展成为东南沿海的经济技术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等优势互补和传接融合的“接力站” 。 淮上区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淮河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中华文字起源的源头之一——双墩文化。区辖小蚌埠镇双墩村出土的双墩遗址,距今已有7300多年,被列入2008年度中国10大考古新发现第一名。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佐证了淮河先民的灿烂文化,可与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相媲美。区境内还有叱咤三国的风云人物曹操的遗迹——曹操屯兵场、曹操点将台、三步两桥、七十二井等名胜古迹以及三汊河国家级自然湿地公园。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工业大区,商贸大区”的发展目标,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扎实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城市新中心初具雏形。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7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37亿元,实际引进市外资金49.28亿元,规模企业发展到98家,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518元,全区各项工作步入了全市先进行列。2010年被国家人口计生委授予“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成为皖北首家国家级先进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平安县区”、“全省农村组织建设先进县区”、“全省信访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5年荣获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连续4年荣获全市全民创业先进单位;连续3年荣获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优秀单位;连续2年荣获金融生态良好县区等荣誉称号。 工业园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截至2010年底,累计入驻企业124家,其中投产企业79家,规模以上企业58家,园区企业实现产值38.3亿元,同比增长50%,占工业总产值的51.1%,形成了机械制造和汽车配件、环保设备、纺织服装等三大主导产业。惠利公司、瑞丰制衣和城市药业等企业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商贸物流园区发展步伐加快。截至2010年底,累计入驻项目16个,当年完成投资7.01亿元。农资机电大市场项目进展顺利,海通医药物流中心、皖北钢材市场、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等大市场项目相继开工。园区市场交易活跃,全年实现交易额达30亿元,同比增长50%。带动周边就业人数达2500余人,蚌埠第三大商圈初具规模,辐射集聚能力明显增强。

农村经济持续增长。2010年,粮食作物总产达9.24万吨,同比增长1.4%,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蔬菜、养殖、良种繁育、花卉苗木四大主导产业规模、档次不断提升。新增蔬菜标准化棚室面积4000亩,新增莲藕种植面积1150亩。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13个,全区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到86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34个,全区50%以上农户加入合作组织。大力实施“农民人均收入超万元村”工程,继梅桥乡裔湾村之后,小蚌埠镇卢小庙村、梅桥乡淮丰村同时成为农民人均收入超万元村。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按照“一河五个功能分区”的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城市规划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在2009年建设的解放北路、朝阳北路、淮上大道拓宽、双墩路等道排工程及八大集、山香路等18条乡村道路的基础上,2010年投资9.78亿元开工建设18条道路及89.6万平方米廉租房和安置房。目前,全区***建成9个农民新村,安置群众达5700多户。全区“四纵五横”交通路网骨干框架基本形成,51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

房地产项目快速推进,金地苑小区、丽景天成商住小区一、二期、荷花园一期安置房等小区建成入住,陶然北岸、丽景天成三期等商住小区和荷花园配套廉租房、桃花园二期、荷花园二期等20万平米的安置房开工建设。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城市面貌快速提升。

社会事业统筹发展。28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2010年,累计投入资金4.3亿元,同比增长887%。教育、卫生、 文化、民政等工作均取得全面进步。

2011年,是淮上区城市大建设的攻坚年,也是淮上区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升级提速打造“跨河发展新城区、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产业承载区、城乡一体示范区”的跨越发展起始年。“万里扬帆风正劲,继往开来谱新篇”。淮上区“十二五”大幕已全面拉开,宏伟蓝图已绘就,淮上区委、区政府有能力、有信心把美好的前景变为现实,实现淮上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