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为什么会被拒?

最后看了著名的《弃松子的一生》。在此之前,我在很多育儿文章里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影子,大部分都是用松子的悲情人生来诠释父母无条件爱的重要性。

当我仔细观看这部电影时,有一个问题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松子的悲剧人生真的源于父爱的缺失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松子的悲剧人生就不应该是个例,而是常态。

无条件的爱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资源,能给的父母绝对是少数。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用平等和尊重来对待,用爱来灌溉孩子的生命,这种观念的诞生不过百年。在此之前,中国是漫长的封建社会,欧洲是黑暗的中世纪,其* * *特点是视子女为财富。东南亚的文化非常相似。中国是三纲五常的国家,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这种伦理体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刚性的,表现在父亲总是特别难以接近。就像红楼梦里的贾政,看孩子就是训练。他从来不笑,被称为“严父”。

封建社会虽然结束了,但是“严父”思想一直存在,农村比城市严重,社会底层比上层严重。记得小时候看电视,有一个镜头是父亲抱着女儿。一般城里的父亲在城里抱女儿,农村的父亲就平淡多了。不知道是爱藏的深还是爱的缺失。简而言之,他们很少表达对孩子的爱。说到缺爱和父爱,有很多人比松子差很多,也不是所有人都坏了。

那么松子的悲剧从何而来?三观。松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是围绕着男人转的,没有男人的生活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得到一个男人的爱,只是一个男人。至于爱不爱,没那么重要,只要那个男人愿意和她在一起。

她对男人如饥似渴,但每当一个男人对她有一点点兴趣,她都愿意全身心地投入,成为这个男人身体里的一根筋。男人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不管她喜不喜欢。所有这些离谱的努力,只要能换来廉价的“在一起”,她觉得都是值得的。

在她看来,一个人的生活就是地狱,她不能一个人,必须拉一个男人才能好过。这是她最大的悲哀。

一个人独立的标志是他能独处,并享受独处。从未享受过独处的人,不足以过一生。松子不是一个独立的人。她所谓的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逃避孤独的垂死挣扎。她是一个内心极度匮乏的人。她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这样的人怎么会把爱给别人?

松子的男性事业三观应该是社会、家庭、学校长期熏陶的产物。这在日本并不罕见。许多日本妇女结婚后成为全职家庭主妇。虽然日本法律健全,全职女性的权益也能得到保障,但一句话,这是一种落后的观念。松子长大的年龄应该是五六十年代。当时日本虽然经济发达,但观念并不开明。松子三观形成的时期,接受了女性要以男性为事业的观点。

如果没有男人,女人就一文不值,这才是松子自我放纵的真正原因。松子只要有爱好,有一点事业心,就不会堕落到去当妓女,或者住在垃圾堆里。她化妆,打扮,运动,就是为了找个男人。当她对男人彻底失望的时候,她就不再收拾自己,变得又胖又瘸。房间里堆满了装满垃圾的黑色塑料袋。为什么她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女人取悦自己是很自然的。

上帝给了她一张比大多数人都好的牌。她家境不错,长相和身材都很优秀,还会唱歌。只要她工作上有点心,工作生活上有所照顾,遇到对的男人,有一段悠闲的爱情,就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而且以她的条件,怎么可能有哪个落魄的作家,朋克,理发师入得了你的眼?她把一副好牌玩得体无完肤,根本原因是她迷失了自己。

她就像一轮冷月,不会发光发热,只能靠太阳的一点反射发出一点光,而她赖以生存的太阳就是那些不靠谱的渣男。她的光和热能持续多久?暗淡是必然的结果,因为那是她的本来面目。与其说她在付出爱,不如说她在疯狂索取爱。

一个疯狂自讨苦吃,注定被拒绝的人,如何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松子的悲剧人生不是爱情缺失的产物,而是三观扭曲的产物。

让人感到悲哀的是,影片的结尾居然把松子变成了圣母,我看出了编剧的别有用心。很明显,一个人生观扭曲的女人为了得到一点温暖而对男人百依百顺,最后毁了自己,却被美化成了爱和奉献。这是让后人效仿吗?以圣经为例,说“神就是爱”,“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得到什么,而在于他付出什么”。

这毒鸡汤该歇歇了。

一个失去了自己的人,谁有资格给别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