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
拼音:xià
天文学取中国古籍中的夏季至日(6月22日左右);常使用长夏(6月5日左右);气候统计显示,阳历中的6、7、8月为盛夏,等待时间法为1934。中国学者张宝昆结合物候学和农业生产,提出了另一种季节方法。他认为夏季的平均气候温度超过22℃。
气候方面,夏季是当地气温最高的季节。从天文学上讲,在夏半年,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当地的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季至日,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转眼间就要炎热的夏天了。
夏,外号很多。在中国最早的词义专著《尔雅》中,夏天被称为“朱明”、“常颖”、“九夏”、“昊天”。《礼乐史》有“朱明昌盛,适用于万物”之句;东晋陶渊明《慕容》序有“日月移,九夏已夏”之句;阿明诗人高攀龙在《闲夏诗》中称夏天为“长夏”。这个长夏是指农历四月、五月、六月的初夏、盛夏和夏末。古人把夏天最热的三伏天称为“盛夏”。盛夏时节天气酷热,人们盼望着快点度过,所以它也被称为“解暑”和“消暑”。汉代淮南王刘安制定的二十四节气中,夏季有六个节气:长夏、小满、芒种、夏至日、小暑、大暑。其中,长夏指的是东南部,维多利亚指的是长夏。从此万物长大,故名长夏。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45度,古人用黄经作为立夏的标志。
农事有三夏,即夏收、夏播、夏管。《苏文·四齐·曲子精神》云:“夏三月,此谓反休;天地和合,万物绚烂。”长夏过后是农忙季节,是农作物进入旺季和早稻大面积播种的关键时期。农业上有句谚语:“三朝长夏遍地锄”,此时的雨水、雨量、风向都与收成密切相关。有一些农业谚语,比如“长夏东风雨”“长夏打雷三天一雨”“长夏不下雨,犁头高挂”“长夏不下雨,干到麦打”。因此,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把长夏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并把夏天确立为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称为长夏节。可以说,夏天是秋天的坐骑,承载着风云变幻、骤雨骄阳,承载着春秋旅途上的成长、成熟和收获...
长夏节,自古以来,宫中、民间就有许多礼仪、风俗、饮食习俗。据《岁时节事笔记》记载,自先秦以来,历代皇帝在长夏时,天帝都要亲自率群臣、官员、王公、博士在南郊迎夏,为炎帝和祝融(传说中的庄稼和火神的祖先)举行隆重的仪式。那时,为了表达对五谷丰登的渴望,君主和他的臣民都将身着红色的礼仪服和玉饰,乘坐红色的马车前往祭祀。
“是不是没有九重公馆,广厦的窗帘垂在湖南。冰盘和雪杖,搅起寒光。湛转(转身)又苦又热,心挨着李倩。”《清隆皇帝》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几百年前北京皇宫内外避暑的情景和一些民俗。那么在没有空调、电风扇、冰箱等现代化电器的时代,人们是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来抵御酷暑的呢?入夏后有哪些民俗?
凉棚挂竹帘贴凉布是老北京入夏后的民俗。《京关杂咏》诗《杜门杂咏》中说:“绿荫淮阴院空,官略同。尽露寒布,高屋四周搭凉棚。”这首诗写的是老北京的故宫、府门、四合院、建筑群中的民俗。
在老北京,宫殿、豪宅中的宫殿、房屋都是又宽又高的,房屋的门窗前都有宽阔的走廊或凸出的屋檐。当时的建筑规定是“檐上五步,椽上三五步;柱高一尺,出檐三尺,加一架。”这种建筑利用冬夏两季的日影透视,让房间冬暖夏凉。夏天在宫殿、豪宅、四合院的门上挂湘帘、竹帘,拆窗或贴木棒。一个画院的窗户是用稀疏的纱布,俗称凉布,贴在窗框上,用纸和棍子卷起来的。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通风,可以防蚊蝇。在宫殿、宅邸和四合院里,从农历四月开始,宫殿和庭院都要搭上布或苇席做成的遮阳棚。这些遮阳篷由专业遮阳篷覆盖,通常在夏季过后拆除。这个凉棚不仅可以遮挡太阳对房屋庭院的暴晒,还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一个在庭院纳凉的地方,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夏天玩耍的地方。
此外,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蓄水抵御酷暑的方法。
《李周天工》中有记载:“剑如瓶,大口盛水,食之避疫”。在湖北曾侯乙陵墓中,考古学家发掘的青铜器中有一个装有夹层冰酒的方罐。唐宋以后,皇帝也有举行冷宴,给大臣们送冰块的习俗。阿明刘东的《京师风光略》中,有“盛夏给文武大臣送冰”的记载。清代《燕京岁志》中也记载“自京师夏日至立秋日,各衙门赐冰票,会由工部颁赠,自行收取,数额不同,算术不同”。
古代用的冰是天然冰,要先把冰藏起来。自古以来,各个朝代都修建“灵隐”——蓄冰井、蓄冰仓。《诗经》记载“初二,冰冲,初三,灵隐收。”初二、初三相当于农历的十二月,有凿冰的声音,正月冰存放在冰柜里。据《元和县志》记载:“古时候姑苏门外有一个大冰库,里面有二十四个坑,按二十四节气。每次天冷,水都储存在地里,冰硬了储存在地窖里。盛夏,既要护鱼,又要洗暑。”
明清时期的老北京,什刹海等地有雪池蓄冰,宫中有掌管冰务的官员,称为“令任”,掌管削冰、蓄冰、用冰。清代冰室分为官坑、官坑('自家冰室')和民间坑。民国初年,一些官方冰库也是由商人经营的。此后,天然冰被供应给私人四合院、医院、餐馆和冷饮店使用。
抵抗高温。与此同时,冷饮出现在市场上。
冷饮,古称冰食,起源于约3000年前的商朝。春秋末期,冰的使用已经更加广泛,诸侯们在宴席上喜欢喝冰镇米酒。《楚辞》中有鉴赏冰镇糯米酒的描写,口感醇厚清凉。可见当时冷饮很流行,制作水平也很高。唐宋时期,“冰食”的品种越来越丰富,有雪水泡梅花酒、冷水荔枝糊、珍珠汁冰镇、藕丝掺雪水冰镇等等。到了宋代,冰食更加丰富。据古籍记载,宋朝皇帝惠宗在炎热的夏天贪吃冰食,伤害了他的脾胃。到了元代,宫廷里有了冰淇淋等美味的冰制食品。相传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酷爱西餐,每餐都吃冰淇淋。
清末民国时期,老北京市场上有很多冷食店,雪糕、刨冰、酸梅汤、汽水等物美价廉的夏季冰制食品向市民出售。“在京都的夏天,宴会的酒席里必须有四种冰冻水果。冰镇着吃,清凉爽口。”据《燕京年》记载:“当时最好的四种冰镇食品是酸梅汤、西瓜汁、杏仁豆腐和什锦菜肴,都是冰镇的。”
在老北京,什刹海荷花市场是最大的冰食市场,什刹海汇贤堂餐厅的什锦冰盘在北京很有名。“皇城停在六月的中午,城里人汗流浃背。卖冰从水来,行人不食其心。”诗人杨万里的诗是在歌颂夏天用冰的情景。
早在长夏的时候,这一天我们就在户外的大树下挂秤,给孩子和老人称重,看他们一年来是壮是瘦,也就是俗称的“查生育一年”。而女人则在屋梁上挂秤称“质肥体瘦”,像在闺房里玩耍一样互相调侃。蔡赟《吴蓓北》有诗:“风开绣亭举罗衣,非荡戏。为了挂量,用官秤评颜瘦,环肥。”
相传骂人的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据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刘备的儿子阿逗送给赵子龙,派他去江东。请好好照顾阿逗的继母孙尚香。那是一个夏日。孙尚香在赵子龙面前用体重秤称了称阿逗,并在明年的长夏说了一遍,以观察他增加了多少体重。这种“叫人”的法律后来传入民间,成为长夏“叫人”的习俗。
夏天打鸡蛋和绳子是夏天孩子们的两个习俗。
每个家庭每年夏天都会煮一些鸡蛋、鸭蛋或鹅蛋,用冷水浸泡,放在编织的丝绸袋子上,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附近的孩子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玩打蛋游戏。鸡蛋分两头,尖的是头,圆的是尾。打蛋的时候,蛋头打蛋头,蛋尾打蛋尾。一个接一个,输的人放弃,最后分出高低。蛋头不破者为第一,称大王,蛋尾不破者为第二,称二王或小王。这种比赛叫打蛋。另外,相传瘟神一直睡到长夏醒来,醒来就传播瘟疫,儿童受害最深。女娲听说后,与瘟神理论,但瘟神无可奈何,答应凡是夏天挂小孩胸的人,都不会受到伤害。这就是儿童挂蛋的由来。
中医指的是夏季出现的乏力、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的症状。旧时夏天在孩子手腕等处绑五色丝线,说是可以消灾,祈求预防暑病。这种丝线被称为“夏绳”和“长寿线”。
和很多其他节日一样,立夏旧日也有很多饮食习俗,比如长夏喝“长夏粥”,吃“长夏饭”、“长夏狗”、“长夏蛋”,喝“长夏茶”,在长夏尝试新的东西。
在长夏的这一天,老北京的农村都会喝长夏粥。就是在村里庙会的戏台前,或者在森林草原的空地上,挖个坑,坐在锅里点个灶。村里的长辈挨家挨户去取各种米和豆子,用那几百米豆煮粥,然后全村人都带着碗和筷子去要一碗长夏粥。与此同时,村里的男男女女表演了“社火”节目。那时候他们喝粥,唱歌跳舞,笑声很热闹。一起喝长夏粥,既是全村亲情和谐的象征,也是为了保证夏天老少平安。
旧时有句顺口溜说:“一碗长夏粥,永不愁;进了肚子就五脏俱全,百年百病全没了。“这种粥确实是一种安全、及时、健康的习俗。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把“粥”视为养生佳品。古代有“穷人吃粥,荒年穷人吃粥,吃粥养生”的说法。
吃粥是春耕农累后人体最好的滋补营养。民间有用红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拌白粳米或糯米煮成的五色米,或用蚕豆、腊肉、竹笋、糯米煮成的蚕豆米,民间俗称“长夏米”,也有用糯米粉蒸成的“长夏狗”,说是孩子吃了后壮如狗,可能不会得夏病。
夏天过后,人们可以用一些早熟的水果和蔬菜来品尝新的。
漫长的夏季,民间有“尝三鲜”之说,即蚕豆、苋菜、黄瓜三鲜,樱桃、枇杷、杏三鲜,海丝、河豚、黄鱼三鲜。还有“长夏吃梅子,可使色美”和长夏吃桑葚樱桃等习俗。
老北京入夏后的4、5月份开始,很多郊县的农民会在胡同里采摘销售蒜苗、黄瓜、香椿、豌豆、蚕豆、韭菜等早熟蔬菜。还有卖“杏儿果蜜哟”、“红樱桃来大桑子哟”、“江米莲藕”、“大黄鱼哟”等水果海鲜的。家庭主妇和孩子们听到四合院传来的喊声,纷纷出去购买,都是为了尝试新鲜事物。
北京的桑葚、樱桃曾被视为清代皇家贡品。桑树产于大兴县,大兴县位于永定河畔。由于土质等种植条件优越,旧时黑、白、红桑葚产量很高。樱桃产于门头沟樱桃沟村,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至今仍有1000亩的面积。桑葚味甜,樱桃色酸甜。曾经是宫廷和百姓的营养水果。
入夏后,北京的热度与日俱增,也是柳暗花明的时候。元明清时期,皇室到西山御花园避暑,文人墨客也爱在古寺纳凉。例如,纪晓岚和曹雪芹都去什刹海的卧佛寺避暑。一些名人、学生和普通民众也登上苗丰,到娘娘庙或学园寺、潭柘寺等地拜佛烧香,欣赏牡丹、芍药和牡丹花,品茶。还有的喜欢在郊区乘凉休闲,比如焦玲坑、葡萄园、二闸、高梁河边、什刹海积水潭,赏荷花、戏水消暑,成为老北京别样的民俗风景。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之后,是夏季的至日节。和冬天的至日一样,夏天的至日自古流传,盛夏也有很多民俗。
夏九九的歌最早见于宋代陆咏的《吴家志》,清代杜的《古谣谤》中也选录了夏九九的歌。也就是说,从至日的夏天开始,“从9月19日到29日,球迷们不会离开他们的手;3927、冰水是甜的;4936,力争留街;5945年,树梢轻舞;6954、乘凉不入庙;7963,晚上睡觉找床单;8972,半夜找被子;9981,大家都在找棉衣。"
“夏日至日尝小米,端午吃粽子”是盛夏的饮食习俗。在古代,当小米等作物出现时,从周朝的夏季至日开始,天帝就在夏季至日上举行品尝小米的仪式。古人有尝粟吃鸡祭祖的活动。人们把小米包做成牛角状来祭拜祖先,然后品尝。此外,老北京还有一句民间谚语,“冬天的至日,饺子里有面”。在夏天的至日上,大多数人吃手工面或拉面,然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拌上芝麻酱或肉酱、黄瓜丝、萝卜丝和青蒜。到了唐代,杜甫喜欢吃凉水,用槐叶洗面,还有“青翠高的槐叶,收来给中国厨师吃。”新面近市,汁与我混。人过热了,还想多吃点。可见,制作简单营养的面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夏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