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创始人孔子有什么贡献?
孔子开创了私塾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孔子曾向老子求礼,弟子三千人,其中圣贤七十二人。他带领部分弟子周游世界十三年,晚年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和他们的再弟子把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语录、思想记录下来,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视为“天之圣人”、“天之木铎”。他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子的圣人、至圣、至圣之师、大成至圣之师、王之师、世代之师。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影响深远,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扩展数据: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一生都在颠沛流离。尽管如此,他仍然享受着73岁的高龄。纵观他的思想、言行,也有一些精辟独到的养生理念在闪耀。
仁:“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也充分体现在他的养生观中。
“仁者不忧”、“大德则寿”无疑成为其养生纲领。“堂堂正正的人,堂堂正正的人”,有爱心的人总是注重人格修养的不断提高和自我完善。豁达真诚待人,光明磊落豪迈,自然会有益身心,健康长寿。
反之,“小人总忧”,无耻之徒满脑子都是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为的想法,导致心胸狭隘,优柔寡断,勾心斗角,心力交瘁,只能止步不前,没有长命的机会。
八不?在饮食方面,孔子晚年总结了“八不吃”的原则,即“鱼饥肉败,所以不吃;色为邪,不吃;臭,不吃;输粮,不吃;时不时,不吃东西;切的不合适,不吃;没有酱,没有菜;在市场上卖酒,不是吃饭。”用现代语言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两个方面:
色味方面,色变者不宜食用;在制作方面,烹饪不当或调料使用不当的不吃。病从口入。在古代,孔子就是这么讲究吃的。所以,在当今社会,我们自然有足够的理由去特别关注和重视我们餐桌的安全。
三戒:“君子有三戒:年少时血气不定,戒之以色;它也坚强,有血性,它在战斗;也是年纪大了,血气下降,要戒。“用现在的话来说,年轻时血气不定,禁止迷恋女性;壮年时,气血旺盛,严禁好斗;年纪大了,气血虚弱,切忌贪多。
不难看出,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是让人们在不同的年龄调整心态,权衡利弊选择中道,同时防止走极端走向极端。拥有一颗难得的平常心,是健康之源,长寿之本。
九思:即“看得清楚想得清楚,听得明白想得聪明,想得热烈色,想得恭敬貌,想得忠实言,想得恭敬事,问得明白问得明白,想得愤懑,看得见的东西”。
分别想一想自己是否明白,是否听得清楚,是否一脸温柔,是否一脸恭敬,是否谈吐坦诚,是否谨小慎微,是否遇事求教,是否生气,看到什么事情是否有后患,是否罪有应得。
可见,孔子从视听仪容、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社会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只有完全做到这一点,才能达到身心的高度和谐统一。“温良恭俭让,然后君子”最终成为孔子心目中真正能“长生不老”的理想人物。?
人民网-孔子的养生观:一仁八宝三诫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