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春节有哪些民俗?

泉州春节习俗集锦

念斗

农历三十日和农历二十九是农历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春天俗称“年斗”和除夕。

节日准备:节前要扫完灰尘,拆洗被褥蚊帐,煮年糕水果,给大人小孩买衣服,组织“敬神佛父母”的供品和年货,请你老公写春联,有的甚至去各种寺庙“烧年金”。

喂年货: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前一两天,留下豚饼,叫喂年货。”

提水建井:除夕夜,家家户户把该洗的东西洗完,从井里提水灌满水箱,微微溢出,以示年年有余。之后,用石板或木板把井盖上压石,就不再抽水了。直到正月初一才被水淹没。现在用的是自来水,这个习俗已经不存在了。

破火符:陈清末《温岭纪年》:“破火符:除日本人外,另印破火符,贴于各家门口。主人给了四个字赚钱过年。纸张为青色,长四寸,宽三寸,中间一幅老人画像,上面两条龙,边上两行四个字:左边写着:‘宋姓无极,火速入地’;权曰‘家有壬癸神,可供千斛水’。按:《道德经》说:月中仙人宋无忌。”《白泽图》说:火之精,宋代称无极(见《史记·禅宗书·索阮注》)。而且“家有壬神”这个词给了一个佛书。但是,画家是元神;说的是叫水禁火(详见《五天论》)。”

架设甘蔗:陈《清末温岭年谱》:“除夕夜:除夕夜,人们用甘蔗架设大门,这几乎意味着他们越来越好。童音印社的黄牟西先生(京唐)说:不要把美好的东西都嚼到最后,每个人都要珍惜当年的冷心。”

拍摄:从大年三十下午到大年三十一整天,要放几次鞭炮,驱邪,增添喜庆。

祭祖,烧天金,祭神,祭路:

泉州民间传说认为,年节是一年中祭祀祖先最重要的节日。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夜...到晚上,先祭神,称为辞年。”

当天中午,家家户户都想尽办法准备了丰盛的菜肴,祭奠祖先。同时摆放香案,对着天井空“拜年拜天”,也就是俗称的“烧天金”主妇们也提着装满宴席碗的篮子进出小庙,祭拜佛祖、“奠基大师”和往生逝者的“好兄弟”。

清末陈《温岭年谱》:“祭道:是夕,或在门外祭道,依古五祭之意。”东阳县志》:除夕,门前有酒设祭,称路神。”

拜年: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夜...春人们过年夜饭,都是以米面为饼、水果、糕点,留到明天吃晚饭,叫做年夜饭。”

年夜饭后,酒席取消。家家户户都要在厅堂、房间的桌子上插上“春花”(或“春枝”),放上红橙、柿饼等果盒,以及钱币、红蛋、“隔年米”(又称“年饭”)、甜米果和“九鬃芋头”,才能向祖宗神社供奉祭品,直到大年初一。并献上水果三祭,以供奉堂中之神?还有灶神,俗称“拜老”。

“隔一年”是指“一年以上”;“九鬃芋头”也是重要的东西。这种芋头芽多,闽南人称之为“芋头芋孙”,象征人丁兴旺,儿孙满堂。

吃年夜饭:是家人团聚吃年夜饭(团圆饭)的夜晚。

民间历来很重视年夜饭和“围炉”过年。闽南谚语:“清明不回家就没有祖先,年不回家就没有老婆。”外地的工人必须赶回去,哪怕是远在南洋、远在香港的工人,也要争取赶回去参加除夕团圆庆典。

此时大厅里红烛高烧,摆起了丰盛的酒席,穿上了“吉祥喜庆”的绣花桌裙。父母点燃香,向祖先鞠躬。男女双方家庭一起跪拜,恭敬地邀请祖先前来设宴,祝福家庭平安兴旺。

晋江的年夜饭照例要有鱼,这是“一年有余”的吉兆。不管吃不吃,除夕夜都要煮点饭,放在盛开的地方过夜。芋头,红枣,橘子和硬币被放在米饭上,祈求未来有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幸福,更多的财富和丰收。

晚饭后,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岁钱”。

盖火:在旧社会,做饭烧柴意味着晚上在厨房里“盖火”,这意味着繁荣。

辞年守年:古代称之为“绕炉”。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夜...到晚上...有酒食酒食之聚,谓之守岁。”

除夕夜,收拾完家务,一家人聚在一起。然后“围炉”过年。灯亮蜡亮。第二天,一家人关上门,围坐在火炉边看新年。据说能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所以又叫“坐生缘”。

避债剧:按照老习俗,正月里不宜上门讨债,所以债权人必须在除夕前讨债。

除夕之夜,泉州东街的圆明寺是祭神、彻夜不眠的常规行为。欠债的人都是为了躲避债主追讨,所以去圆庙看剧也是一天。由于去剧院的大多是穷人,债权人向剧院讨债会招致众怒。所以债权人即使知道,也会暂时放弃。久而久之,形成了债权人不向观众讨债的习俗。所以袁妙观每年的演技都被百姓称为“避债戏”。

跳“火墩(谐音裙)”: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之时...到晚上...炉中烧炭,庭前烧杂木鞭炮,或超过,谓之炎。(【夹注】《吴中风俗》:人各烧薪于门口,是相?热,此为其意云。)"

清末陈《温岭年谱》:“火盆光:村里,夜晚拾柴柴棒,在门外烧,少年跃过。城里也有人烧木骨,不擅灶,领着孩子成群坐,就是俗称的火盆灯。”《Xi潮之乐》:除夕之夜,人们祭拜祖先和百神,用散柴搭起房屋,放火烧之,称为粉盆。烟烧天,明如霞布。”

或云年谷熟,燃木报天,以示来年吉祥;有人认为用火辟邪驱疫是一种古老的巫术。

农村除夕夜吃团圆饭。在门外用干稻草、干红薯藤、掸树枝生火或火盆。家里所有男性成员(女性不参与“跳火墩”)都会从外面一个一个往里面跳,连男婴都是大人抱着,没有回家的男人就由家里的哥哥代替。大家跳着舞,背着歌谣,地方也差不多。如“发色?!新的一年跳进火盆发财;跳出火盆,新年有福;火盆东跳,压岁钱满厅;火盆跳到两个,新年财源在人群中。”或者“跳进去,年年发财;跳出来,无忧无虑,无忧无虑;跳过东,五谷不空;跳过西,屋里满是钱和钱。”沿海村民念:“法才?!海上新年快乐;发色?!新年快乐虾牡蛎。”

火墩跳完之后,篝火快要熄灭的时候,每个主妇都会把余烬放在火笼和火盆里,藏在床下,俗称“摘金银”,寓意红红火火。

邵师傅:传说人间过年,天上神仙也有岁末大典。到年底,天兵天将就要换班了。这时,每家每户都会根据家里的人口数,立起一个10厘米左右高的小纸人,然后派家里的孩子作为代表,带着全家的“身双”,跟着“斋宫”(道士)走遍店铺(老泉州的行政区域分为36个店铺,72个区域),附上全家来年的所有灾异。

过年

正月初一。清乾隆《泉州县志卷二十风俗》:“元初一日,鸡啼初起,里外咸,贴门贴、春胜,设茶果祭祖,拜祠堂长辈,亲友互贺。中午再祭祖,明天再撤;也有晚走的。那一天,人们都先向神祭献橘子,然后在元宵节退场。([注]点击此处传达橙子的意思。”岁岁”:商朝时,橘子互相传承,称为传橘。)"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叫“过年”,“年”要过十五天。民谣云:“初一,初二,初三,无姿(姿指女子,今日女子不上街);第四天,天神落地(灶神从天上回报);第五天铲肥(挖出粪便开始耕作);六天分离器(整理织机,分离经纬,女人开始织布);第一个77元(人-天,取七种蔬菜、水果等做‘七宝汤’);第八天完成(年糕完成);生于‘天’的第九天;农历十月初十是吃饭的好日子(指天冷在家喝酒);十一请女婿;十二次(女性回父母家再次探望);十三吃肉末配芥末(肉末就是粥,几天吃酒肉腻了,换个口味);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名“母亲”学生;十七‘怎么会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从正月初一到初四,人们庆祝春节。第五日,各业经营,俗称“第五日隔,第六日肥,第七日七人生日,第八日五谷生日”。

敬神:孩子一对(零点),鞭炮声四起,人们在家里的厅堂里立起案,摆放三祭、水果、绿茶、金杯等供品,烧三壶香,点上蜡烛,祭神、祭祖。这样的牺牲一直持续到第四天。

郑恺:除夕夜,半夜12点钟声响起,迎来了新年的曙光。在“敬神”的同时,家家户户放鞭炮,开门迎春,俗称“郑恺”。

贴春联:1月1日,家家户户贴红纸春联,无论前后,无论大小,都要贴在每家门口。

还有白头春联、丁酉春联:白头春联是指对联顶端有两三寸的白纸额头,流行于莆田、泉州一带。其起源与清初福建人的反清斗争有关。当时福建人因为不肯剃头被杀的很多。操办丧事的家家贴白对联。清朝地方政府为了粉饰太平,下令家家贴红纸春联,违者扬言斩首。人们不得不服从命令贴红对联,但他们留下一小张纸,上面有原来的白对联,以示抗议,后沿成为一种习俗。

丁酉春联的意思是丁酉时期新丧的家庭不允许贴红纸春联,但第一年丧必须贴绿纸春联,第二年丧用粉纸春联。

何正:早上不管男女老少,都有很多争执。

起床洗手,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一家人吃面条加鸡蛋,鸡蛋去壳,意在除霉迎好运。面条象征着长寿。早饭后,我出去拜访我的邻居和亲戚,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初次见面,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也有拜年到元宵节的意思。当客人上门时,应提供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和咖啡,使客人“甜蜜”,以显示一个甜蜜的开始。

陈清·尚德的《温岭纪年》:“祖先们过年的时候,都穿上衣服去祭拜。今天,请用你的名片敲门祝贺你。许祖坊刺桐城新年寄语:‘杀了司坤管他,不给他名就不生毛。’黄崖南春联句子:‘时节平春正月,吉祥话两行。又是一句新年寄语:‘书窗也试着传承平福写春联。"

群拜:清乾隆《全州县志卷二十风俗》:《宋县志》:郑源赐贺,乡民相见拜,省去了往复之患。县里的两位局长带领下属开会。老于宫闱,后于承天寺,至淳?(1241—1252)之间是潘宫。邻里都是庙附近和房子会聚集,一个人推着酒和水果作为礼物。这个仪式今天取消了。“解放后,又恢复了。

压岁钱:未成年的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红包”作为压岁钱。

女儿女婿节:正月初一

二、泉州民俗称之为“女儿女婿日”。

今天一大早,女儿、女婿、外甥穿着盛装,带着鸡、猪蹄、面条、五花肉、糕点、米果和糖果饼干,一起来到了爷爷奶奶家。女婿带领一家人给岳父岳母拜年,和给岳父过生日一样重要。

岳家设宴。岳父和女婿共用一张桌子,岳母和女儿儿媳共用一张桌子,许多表兄弟姐妹共用一张或几张桌子,欢乐团聚。

欢迎来到厨房:农历十二月二十三

(或24日)灶神上天述职,正月初四回来,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迎接他,并给他送礼回礼,希望保他平安,延年益寿,所以也叫“接神”。

按照旧习俗,神的送是在下午举行,而神的受是在第四天的凌晨举行,也就是“神的送做得早”,意思是要早点把神领回来,尽可能延长神保护的时间。

收神的礼物和送神的礼物差不多。也是三祭果,金烛枪。先焚香迎接神社的衰落,献完酒后鸣枪烧金以示欢迎。并祈求神灵保佑一家大小,平安幸福过一年。

大年:正月初五:这一天,在

惠东的崇武,惠北的山腰,后龙,南浦等地,惠东和惠北之间的辋川村,以及北面与之毗邻的莆田地区,都是独具特色的特殊节日。它的称谓因地而异,或“吃大餐”,或“变老”,或“无头节”

它的起源有类似的民间传说。明朝嘉靖年间的春节前,人们因为日本人的偷袭,纷纷逃离,直到次年正月初五才回到家乡。于是在正月初五,编造了“年斗”节(除夕),祭奠被日军杀害的亲人和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将士。

每个人的生活(人的一天):旧习俗是正确的

每月的第七天是“人节”,也就是大家的生日,俗称“大家的命”。陈清·尚德的《温岭纪年》引用《舒威序》说:“皇帝设宴百官,何以为名人日?”没有什么是对的。最后锦衣郎董洵答问,说正月初一是鸡,初二是狗,初三是猪,初四是羊,初五是牛,初六是马,初七是人。"

清乾隆《全州县志卷二十风俗》:“人节”,《舒敏》:春人们在这一天以七种菜、米、果为汤,取名七宝。([注]”(荆楚)小时候):人每天吃七种菜。)"

清末陈《温岭年谱》:“亦有熟面行,家将共食,如是寿。习惯上是生日云。”

在这一天的清晨,家庭主妇们要比平时起得更早,为全家人煮一锅美味的面条,拌上肉丸、炸排骨、鱼丸、蘑菇、虾等调味品。,春节期间就已经准备好了。晋江还有一种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做法,就是在上面的面条中加入几片甜甜的炒米果。

准备好面条后,主妇还要准备一些煮熟去壳的鸡蛋和鸭蛋,每人两个,因为传统习俗是“一鸡一鸭吃到一百岁”。它的习俗就像过生日吃鸡鸭蛋,区别只有一个生日和每个人的生日。

天宫胜:正月初九,即“天圣”

“日,玉帝的生日。陈清尚德《温岭纪年》引《礼海集》云:“玉皇大帝生于正月初九,阳数始于一,止于九。"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初九:闽书:春人说是为寿之日。(【夹注】《玉帝经》:玉帝在人间度过了他的日子。按:甘宝《搜神记》:玉帝是外国王子的佛,有他父母的名字。现在他认为那是天堂,这是一个错误。)"

第九天,人们普遍“敬神”。从小家家户户放鞭炮,厅里点着红烛灯,叫“天宫灯”,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大殿的天外天头搭起一张方桌,放两张长凳,桌背上放一个高高的“天宫庙”,桌前放三个祭品。盛大的主祭是大猪头,其次是五斤猪脚,副祭是干鸡、鱼或鱿鱼或干乌鱼。这三样东西组成了“三祭”,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大木盘或一个大圆瓷盘里,还有酒瓶和酒杯。点燃一对大红烛,焚香之后,长辈们带领一家人跪在桌前,感谢玉帝保佑平安舒适的大恩。与此同时,他们还向玉帝祈祷,并许下一个愿望,希望将来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使天香:即设天香清杯。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农历初九...道观报赛多,近则有巷,村间无定日,谓之天香。”

清末陈《温岭年谱》:“最热闹者,是日元奇景。初八,初九,初十三,关关导演,也就是全观挂灯笼,晚上放音乐,演戏。黄昏时分,男女老少捧着陈的香和八宝,向前者跪拜。晚于门外,仿烧柴火祭品。柏树长六七寸,做成塔形,在火尖上烧,烧了一夜。”

在第一个月,每个商店将在自己的日子里举行庆祝活动。除了设坛祭拜外,还有“加香”、“抛符”、“祝寿”、“巡境”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