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枪杆是用什么做的?
一般都会是木质的,但是会经过处理,韧性和强度都会偏高,如果连枪杆都是金属制成的话一个成本偏高,一个是对军队的素质要求过高,所以一般都会是加工过的木质的~
曾说古代枪杆概为硬木,不存在复合之类的问题。于是就有朋友提到了曾候乙墓出土的积竹木柲。确实,积竹木柲是复合材料制造的武器杆,但……这和我说的,还真不是一回事,这两完全无法放在一起讨论。
首先说一下积竹木柲。这东西是一种以硬木为芯,外裹竹皮的武器杆,战国中期比较多见。这个东西的形制很多,不单单是竹这一种,有积竹木柲的,也有木柲,即外面包裹的是薄木,而不是竹。还有木芯外缠丝的。最后,基本都以大漆完工,有些在还做有腻子。
为什么我会说不是一回事呢?因为我说枪杆问题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有朋友提出的近年江湖盛传的所谓白蜡秆子神话。这神话流传很广,相信的人不少,内容无外几点,一是说这个大枪秆必须用白蜡秆子,不然使不出枪花,也抖不动云云,还有其他诸如此类一大套说法,什么内劲、听劲之类,好神奇,还很信誓旦旦地说上阵怎么怎么,到最后归结为一条,就是这枪杆必须是软的,要弹性好,要白蜡杆还得必须多少年怎么栽培的。
如果你只说这是民间武术,那没问题。如果你说这是军阵技艺,那我就一概归为江湖神话。
我的理由非常简单——你再厉害,也厉害不过杀敌无数从血海尸山里走出来的两位军神:戚少保戚爷爷和俞龙俞老爷,有自认比他们更牛的,那就当我啥都没说,奉送两字:再见。
戚爷爷在《纪效新书》里,对军阵枪法做过详细的分析,也制定了明确的规范,他一上来就先直接说了,在我军中不许学练那些好看花枪,必须练他制定的枪法。对枪杆的要求,必须是“根粗腰硬”。这两条白纸黑字写着,没商量。在《练兵实纪》里,他又说了这问题,这回除了步兵用的长达丈八以竹子为杆的拒马类武器外,他要求肉搏部队的骑兵枪杆粗至少要一寸,步兵要达到两寸,要可以当棍砸人。原因他也说了,万一敌人穿的盔甲质量好,我们箭射不进刀砍不入,那就直接抡圆了砸丫的。
在这种要求和尺寸,这种理由面前,就不要再提什么白蜡秆子了。戚爷爷说的可是砸穿着铠甲的敌人呐,同学。
这些是他经过无数次与倭寇及蒙古骑兵搏杀,用无数明军和敌军的尸体检验出来的军阵规范。戚爷爷在书中不无自矜地道,自此百战无一挫。要注意啊,同学们,这是在特讲究谦虚的中国古代,是官场遍地倾轧、御史四处打脸、党争剧烈无比的明中期,在自己写的书里敢说这话,这是什么概念?
话说,你和你家祖师武功比戚少保好?上战阵厮杀次数比他多?杀的武艺高强的日本武士和剽悍的蒙古骑兵比他多?军阵见识比这位中国史和军事史上都占重要地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还要好?所以呢,别提什么祖师爷什么门派什么内功之类的说法,这就是个江湖神话,无外自高身价而已。
这就是我说枪杆是硬木的文献依据。至于实物,那就多了,不说博物馆和考古所,就是现在民间藏家手里的长矛,裤子里带枪杆的一找一大把,有哪一支是软木或者复合的,至少我没见过也没听人说过,当然,或者是我见识实在太少……
说回积竹木柲。首先呢,这是青铜兵器时代的杆,这个要特别注意,原因后边再说。其次,青铜时代的主要兵器是戈、戟。
这里又要注意了,别听见戟就马上想起不靠谱电视剧里那种方天画戟,那玩意要到宋朝才有,而且还是仪仗器,不是用来打架的。青铜戟,其实就是戈前面多了个可以刺的剑形头。戟这东西比戈先进,戈只能以勾的方式杀伤,戟还可以刺。这种戟流行的时间非常长,从用青铜兵器的东西周战国到用钢铁兵器的三国,一直盛行,很受广大指战员们的热爱。所以典韦、太史慈之类猛人用的戟,都是这种戟。为了加强杀伤,还有种有三个援的三戈戟,算是青铜时代的大杀器了,不过到用钢铁器的汉代,也依然常见。
戈、戟主要是以勾杀来杀伤敌军的,其实我们现在用的割稻的镰刀,无论功能和形状,都异常接近这种兵器。青铜兵器时代,重型主战力量是兵车,当战车轰隆隆跑过,车上武士将戈、戟伸出车外,以上边横出的那个援来勾杀敌人,那模样……确实就是在割草。其实步兵用戈、戟也基本这样,大家面对面勾来戳去的,希望能尽快把对方的脑袋收割下来,以便拿去换贵族资格。
这种战斗方式,和后世钢铁冷兵完全不同。而且青铜兵器,最大缺点是脆,这也是为什么靠切削勾击来杀伤的戈、戟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因为青铜兵器的这种特性,以及戈、戟这类兵器的使用方式以及当时的战斗形态,所以那时的枪杆需要对付的,主要是对方戈、戟上那个援的切削损伤。在这种大家勾来勾去的运动中,被切削的后果有两,一是你的枪杆被他的援勾切搞断。二是你或他的援勾切进了枪杆,于是你和他的武器都被卡住了。
为了对付这种情况,积竹木柲出现了。在此,我必须又提醒一下,谈这个问题的同学最好先去看下实物以及考古检测报告再讨论。因为,积竹木柲实物外边裹的竹皮几乎都相当薄,一些检测报告给出的数据,其厚度只有约0.07厘米,考虑到年代损耗,我就算当时成品有0.1厘米厚好了。
这种厚度,完全无法提供我们希望出现的所谓复合枪杆的弹性。复合枪杆的弹性以及白蜡秆子神话,就这样很简单地被否定了,很遗憾。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积竹木柲不只出现于长兵。在短戈、戟上也很常见,全长一米到一米五左右战国积竹木柲,考古中已多有发现。有兴趣的同学的可以把吸尘器管子接到一米至一米五长,再拿在手里比画一下战斗状态,然后想象对手挥舞的是一把镰刀,你会一点不惊讶地发现,这个长度……完全不可能需要什么弹性复合枪杆。
所以这种竹皮的主要作用只能是防止对方武器切削你的这根杆。至于为什么用竹皮,对砍过木头和毛竹的同学,就不用再解释了吧。没砍过的,我说一事,曹操曾经在杨修的提醒下,拿竹子来做盾牌。
再一个问题,积竹木柲外边裹的丝、麻之类的处理,目前发现的都只出现于中间的握手部位,杆的前后都没有,所以也排除了所谓这种处理会有复合枪杆弹性这种附会出来的功能。而且这些积竹木柲,几无例外都使用了大漆,上边绘有各种装饰。大漆的性能,我想也不用多说了,如果你能让大漆器具弯曲后外边大漆涂层的漆皮不皴裂不崩缺,请直接找最神秘的有关部门领取工艺金奖。
所以,积竹木柲就是积竹木柲,和什么复合枪杆的弹性以及白蜡秆子没关系。很多人认为这这种结构是为了增加韧性,当然,从物理角度看肯定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这种程度的增加,从实用角度看几乎可以无视。而且最重要的是,身为勾击兵器的青铜戈、戟,和后世冲击穿刺的钢铁长矛,无论是使用方式还是作战状态,都完全不同,压根不能做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