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面食(一)
食麦与羊。——《月令》
秦地秦人吃喝,缘其农耕文明,多以面食为主。吃则馍面,喝则豆谷。吃和喝在秦人这里,被紧密相连。
我们可以从现存的馍与面,来探寻秦地秦人“舌尖上的美食”的踪影。先说馍。蒲城“椽头馍”,以“色、香、味”三绝闻名。蒲城县,历史悠久,自周代即有记载,迄今已三千余年,而“椽头馍”在后来成了贡品。另外,还有被称为舌尖上的艺术——合阳的“花馍”;具有明显石器时代“石烹”遗风的“石子馍”;诞生于古代行军打仗、出外行旅的“锅盔馍”;源远流长的白吉馍、坨坨馍,等等。
而面,经几千年承袭下来,单秦地面条就有岐山的臊子面、扶风的涎水面、麟游的血条面、武功的旗花面、彬县的御面、乾县的浇汤面、礼泉的烙面、户县的软面、三原的疙瘩面、合阳的踅面、大荔的炉齿面、韩城的大刀面、澄城的手撕面、耀州的窝窝面、陕北的羊肉面、定边的剁荞面、汉中的梆梆面、安康的浆水面,等等。宽的细的,长的短的,干的汤的,凉的热的,素的荤的,形状各异,味道不一,每一种面食,都体现着不同的地域风情,都蕴含着沧桑的历史文化。
臊子,就是面酱。由切成薄薄的小碎片猪肉和姜末、食醋和酱油、花椒不断翻炒,当九成熟时加入适量红辣椒粉,搅拌、微炖而成。猪肉最好是七分肥三分瘦的。兰溪牛肉面面酱是否脱胎于臊子,还有待查考。
旗花面,面条像一面面旗帜。
说到“喝”,品类也不在少数。什么豆面糊糊、苞谷糁子、豆子拌汤、菜疙瘩汤,什么糊辣汤、酸辣汤、羊肉汤、羊杂汤、肚丝汤、粉丝汤。汤汤入口香,碗碗是浓情。
这是秦人秦地当今的饮食,在秦朝,百姓口子的主食真的有这么丰富吗?
陈水河整理于2019.7.11早上
注: 月令是上古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个12个月的时令,记述朝廷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现存《礼记》中有一篇《月令》之外,还有《逸周书》中的一篇《月令》,惟后者已佚失。《礼记·月令》,有人说为战国时作品,有人认为是两汉人杂凑撰集的一部儒家书。《吕氏春秋》、《淮南子》均有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