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三种类型-2020医疗卫生医学基础

在临床上,新生儿的皮肤一般比成年人更黄,这一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那么今天 天津卫生人才网 专家 就一起来学习一下黄疸。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mol/L。胆红素在17.1~34.2?mol/L,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mol/L时出现临床可见黄疸。按照病因可分为以下三类。

1.溶血性黄疸

实验室检查血清UCB增加为主,CB基本正常。由于血中UCB增加,故CB的形成也代偿性增加,从胆道排至肠道也增加,致尿胆原增加,粪胆原随之增加,粪色加深。溶血性黄疸一般皮肤黏膜呈浅柠檬色,不伴皮肤瘙痒。常见于先天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病等引起的溶血。

2.肝细胞性黄疸

实验室检查血清中CB与UCB均增加,肝细胞性黄疸时,CB增加幅度多高于UCB,尿中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而尿胆原可因肝功能障碍而增高。肝细胞性黄疸皮肤、黏膜浅黄至深黄色,可伴有轻度皮肤瘙痒。多由各种致肝细胞严重损害的疾病引起,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3.胆汁淤积性黄疸

实验室检查血清CB增加为主,尿胆红素试验阳性。因肠肝循环途径被阻断,故尿胆原及粪胆原减少或缺如。胆汁淤积性黄疸一般皮肤黏膜呈暗黄色,胆道完全阻塞者颜色呈深黄色,甚至呈黄绿色,并有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常见于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肿瘤及蛔虫等阻塞所引起。

所以在临床工作中,黄疸的特点尤为重要,可迅速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诊断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