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茶馆的名字。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茶馆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北京。每次遇到茶馆,如果它的名字清新淡雅,我就经常把它输入手机。过了几年,感觉有一百多个了。好名字虽然只是偶尔一次,但往往是“令人惊艳的名字”,让人过目不忘。即使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到达,但无论如何经营,光是名字营造的意境就让人“心向往之”。每次看手机里的这些茶馆,我都没机会亲自品品他们的茶。光是享受这些昵称,其实就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好的茶馆字数少,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别具一格,不易与他人混淆。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类。有许多森林和森林是为了享受同样的味道。

第一,与自然景观和植被有关。

这些茶馆的名字大多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尤其是“山、水、露、雨”、“莲、兰”等字眼。注重品茶的意境,可谓“功夫在茶之外”。

比如与山水风景相关的名称有:前山青雪、兰宁、碧水丹山、龙山水、水月轩、水榭、崇正水连天、唐逸览、韩若菊、九曲溪、竹溪、桥影、紫云轩等

这些茶馆的名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东方自然美学。在这样的茶馆里喝茶,一定会给人一种中国山水画般的生动美感。

带“鲁”字的,有碧绿轩、鲁雨轩、甘霖轩。道教认为回归自然和宇宙的生存依赖于阴阳的融合,露珠是夜晚和融合后的天地精华。甚至有人认为露水是新鲜神秘的甘露,多喝可以使人和动物长生不老。所以茶叶一定要在清晨,山上空气清新,树叶上还残留着露珠的清香时采摘,采摘的茶叶才是上品。可见茶的珍贵。

带有“雨”字的,有:莱轩、轩和雨亭。只有雨适合喝茶。古人多次书写的《茶疏》中有一句话:“轻阴微雨,小桥画”,是“适茶”的美景之一。现代人韩在《龙井寺品茶记》中写道:“雪后的小雨,雨中的轻寒,轻寒雨中笼罩的暖烟与凉绿,屋檐前的娇语与窗下的炊声互溶而成的静空...更何况这一切其实都是我的专属!”可见这雨中的茶的味道与往常不同,有一种清凉的韵味。无独有偶,英国人乔治·吉辛在《山寨随笔》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下午(冬天,作者注)天寒地冻,下着雨,走回家,换上拖鞋,穿上旧外套,蜷缩在书房的软椅上,喝下午茶。其中不经意的“旧大衣”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温暖亲切,与茶的平易近人又是如此的和谐。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才能不让人的心情趋于平和?可见在雨中品茶确实有平时不易观察到的味道!类似的名字还有:露雨亭、听雨亭、沸雨亭、心雨屋等。

与草木相关的有:草木人、草木房、百草园、茅草屋。“草木人”一词来源于谜语“草木中的人”,答案是一个字“茶”。这三个字表达了茶道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茶是一种生机勃勃的草,难怪有人把手中的茶视为“一杯春草”!在徐四叔写的《茶疏》中有:“莲亭避暑,小院焚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也为茶人所欣赏,他们也常以此自勉。所以也有很多名字带有“莲”字或者相关的名字,比如碧荷轩、荷味堂、怡和、莲花等。在屈原的《离骚》中,有大量比喻用草药来形容君子,所以像芝兰轩、朴惠轩、玉兰这样以草药命名的茶馆早已成为一种君子风范。此外,还有一些与植物相关的名称如古槐轩、兰香梅、紫藤炉、松竹心、百丝心等。

以上名字大多比较隐晦,有时候连不懂的人都想不到这是一家茶馆!

二是与茶、煮茶水、壶有关。

这种名称特别常见的有“明、全、胡”等字样,侧重于泡饮本身的各种要素,功夫当然在茶和水。

有很多带“明”字的人,比如明仁、杜明、明科、李明、明溪、明阳居、明知味、慧明轩、聚明轩、香茗轩、四明斋、四季名媛。佳木舍、绿草堂、绿华春、绿叶古方,都与茶本身有关。

“水是茶之母”和“水基茶”。茶馆和茶馆不一样,就是不能只有茶没有水,所以水同样(甚至更)重要。什么“虎跑泉、龙井茶”、“蒙顶山上的茶、长江中游的水”、“石上清泉竹中的茶”,都体现了水对茶的重要性。因此,茶馆以水命名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林清泉、飞来泉、全石寨、清水、习字、明水。

有“壶”字的是听壶轩和玉壶轩。

总之,这种茶馆的名字比第一种更直接、更透彻,也不那么“尤抱琵琶半遮面”,所以也算是“你在做什么?”

第三,与道教和佛教的生育思想有关。

这些茶馆的名字大多带有中世纪的味道,反映了东方人在山川深处建造一座小屋的隐士心理。这样的名字以“青、精、雅”三个字尤为常见。

中国的学者向来看重“清”字,“茶能清心”。好茶不苦不甜不香,全靠“清”字。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有“空无淡然”二字。什么是“空无一物,无动于衷”?一般仪态冷漠、性格冷漠、面色苍白、声音平淡、味道清淡的人,都可以称为“清”,即老子的“至简至简”和佛陀的“至静”,所以“清、静、雅”其实是三位一体的。所以清心居、清思轩、青峰、静雅斋、静心轩、雅仙、李、宋、齐、、今生、隐士楼等茶馆名称,都体现了道家“守一私、一尘不染、不为愚”的精神和有所为的空灵境界。在明慧、禅林、禅味轩、箭竹屋、苏园、圆缘园、普心、大建等茶馆喝茶的同时,难免会有出尘之念,更容易让茶人盲目地去体察茶禅的奥妙。

第四,与儒家入世思想有关。

茶人不是完全自由的,忘记了红尘。带着随缘开放的思想入世,恐怕更能体现茶人的智慧。表现在茶馆的名字上,尤其是“和”字。与道家的超脱、无为而治不同,这些名称大多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进取思想。

比如“一点一滴”茶馆,一点一滴不仅具有功夫茶道中“韩信点兵”的含义(不多不少的茶),更是在人生旅途中不断积累,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奋斗过程。寓意茶人“不积跬步不能行千里”,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最终有所成就,有所收获。此外,还有类似的:清明耕读,胜蓝争鹿。在这样的茶馆喝茶,必然会在平淡中给人以激励,而这样的内在激励往往更持久有效。

孔子有“和而不同”,“和”是茶道“四美”(和、敬、净、寂)之首。邀上两三个知己喝茶,畅谈今昔,你就有了不让所谓“西窗剪烛,晚雨”和“夜床上聊”的意境。“只有彼此合拍,口若悬河,脱去了骨架,才能唤来小儿的篝火,打水点汤”(许的《茶》),但如果“学识渊博,诗词高超,情不自禁”(破山人的《夜航船》)因此,如果能得到一个知己,在“知己”茶馆里谈茶,人生足矣!其他同时表现茶人善待知己、济世的名字还有:集贤堂、刘闲堂、尊友堂、怡和茶语、广和、泰和、璟宣、姬伯。

第五,与财富和好运有关。

这些茶馆的名字往往标有“福、祥、新”等字样,反映了人们对幸福、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向往,其中许多还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如五福、博福、润福轩、袁明符、惠兰福和云宝祥。君子以正当的方式赚钱。在盛鑫贤、新生茂、汇文清新、成府水逸轩、金水世家这样的茶馆喝茶谈生意,方便赚钱。茶馆老板,买卖双方双赢,互利共赢。大家不是都很开心吗?

第六,与北京的地名有关。

顾名思义,这种往往和地名有关。例如,双秀韩方是一家茶馆,位于北三环中间的双秀公园。皇城根茶馆位于皇城根北街东;紫竹院和紫云竹园都在紫竹院公园附近。而蓟门岩树的茶馆,则是直接入选“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岩树”二字。此外,还有北平茶馆和赵岩茶馆。此外,梅江、武夷山庄和习字湖原本都不在北京,但它们命名的茶馆都在北京。

七、来自典故。

这些名字大多来源于名人名言,所以意境相当不错。比如《东篱》就取自陶渊明的《东篱下采菊,悠然见南山》。“来雨亭”出自杜甫一首诗的序言,诗中写道:“秋天,杜梓患病,游历长安。多雨的生鱼、青苔和塌车马总是一个客人,旧雨来了,但今天雨不来了。“今天,这家茶馆的名字意味着新老朋友欢聚一堂,就像一首老歌里说的那样,“二十年后再相见”。“《沧浪亭》出自屈原《沧浪之水清洌,可容我缨》。再比如“三潭印月”茶馆。三潭印月原是鲁迅年轻时就读私塾的地方。作为茶馆,“三味”也来源于这个典故:“读经典味如米梁,读历史味如菜,读百家味如酢糖”。

八、与行动有关。

上述茶馆的名字都是名词,原来的名字应该是这样的。但也有人另辟蹊径,用动词给茶馆命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往往能让人看到生动的一幕。

比如“云起”茶馆。云纹图案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应用广泛,奥运火炬也以“祥云”命名。在“看庭前花开花落,抬头看天上云卷云舒”中,云给人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闲散感,所以有“云游”之说。日本汉诗集《郭靖集》中有一首名为《茶歌伴造云巨》的诗,诗中说:“不饮则已,知有仙气”,可见饮茶能使人高飞,遨游天下。皇姑坊有诗:“龙烤东风鱼眼汤多白云”,这里的“云”指的是茶汤里的缠绵。总之,无论是作为沉睡的“云”,还是茶烟的“云”,在升起的那一刻,都会帮助人们进入无忧无虑的向往和心灵纯净的境界。可谓人在云中,云在茶中,好一个“云起”!

“梅园茶”也是个好名字。如果这家茶馆开分店,能叫“雪中寻梅”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姐妹店。

此外,这样的名字还包括:坐着看云起、在雨中耕田读书、用木头当枕头、煮雨、听雨、听锅、笑着休息等等。

九、从谐音。

朋友先来敬本书出自《蓬莱仙境》茶道的“四美”是“和、静、清、寂”,还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就是和谐;见面后给一杯茶,这是尊重。所以“先敬后友”的字面意思就包含了君子和而不同、相敬如宾的美德。在陆童的《七碗茶诗》中,有“七碗不能吃,只吹两腋风”,有“两腋风吹,欲去蓬莱”(白玉蟾《水吟茶》)。可见喝茶有时有误入仙境,不知是何夜的错觉。所以朋友们先来拜拜,将茶道中形而上的“和敬”与形而下的飘进仙境巧妙地联系起来,可谓一石三鸟。

“茶真故乡”这个词是一语双关,有“茶真香”“这才是茶的真正归宿”的意思。而“幸福东海”当然也包括了“幸福如东海”的祝福;再如《竹溪》,既有诗情画意,又蕴含着人生要知足、感恩、珍惜当下的劝诫。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很多未分类的名字都很优雅独特。例如:茶玛特、伊丁丙、温如新居和伊比等。因为一些茶馆因为各种原因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已经名存实亡。因为这篇文章只是对产品名称的反思,所以没有必要跟着地图去找这些茶馆,否则很可能是白来一趟。

说了这么多茶馆的名字,你是不是也有开茶馆的冲动?如果作者有机会开茶馆,我会给它起个“不凡”的名字,叫“无味”。看似荒诞,实则有出处:阿清朝陆慈云在《湖广杂记》中说,龙井茶“饮后有一种平和无味的味道,在齿颊之间。这种无味的味道甚至是无味的!”这个“无味”不是苦、甜、苦、甜,没有“心”是尝不出来的,所以这个“无味”其实就是用“心”来品茶。

但是,如果真的用这个名字,茶馆就算不关门,也是空的!就因为有“谁知道味道”?所以,这个名字纯属玩笑,不要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