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度过寒冬的?”
古代的冬天应该比现在更冷更长。清朝时期,北京一年有150天左右的寒冷天气,最冷的时候可以达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可以说,取暖也是当时皇宫里不可忽视的事情之一。明清时期冬天大多烧柴取暖,所以朝廷专门设立机构管理冬季取暖的相关事宜,比如俸吝司,就是专门供应宫中柴火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官员在明代地位比较高,可以直达皇帝的前奏,所以被称为“近仆牌”。故宫的宫殿大多在地下有消防通道,厅外游廊下有防火门,也就是两个一米多深的坑洞,也就是灶口,就是著名的暖阁结构。这个设备可以保证室内的温暖。房间里除了暖亭,还有一个暖炕,炕下有一条火道。其结构类似于今天北方农村仍保留的炕床。如果你还觉得这些设施不够暖和或者担心在室外被冻着,还有炉子可以准备。炉子也叫火盆或烟笼。烟笼的形状大小差异很大,可达数百斤,高一米多。它有三尺四尺,非常豪华。小的有西瓜那么大,可以随意提起。有暖脚的脚炉,也有暖手的手炉,也都制作精美。冬天,古人能这么温暖地过冬吗?那不一定。晋代陈寿在《三国志·舒威·王昌传》中说:“救寒不及于重视秋,止谤不及于自学。”没有什么比一件厚厚的皮衣更能抵御寒冷,也没有什么比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更能有效阻止别人的诽谤。事实上,仔细观察,两者都不容易。久而久之就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想要得到厚的皮衣,必须要有皮衣的货源和购买能力。和很多还被困在暴风雪中的返乡者一样,他们在荒郊野外的旅途中,一时半会儿不知道从哪里用钱弄来保暖的衣服。更何况,贫困家庭本身也没有多少钱。否则就不会有路边的“冻骨”,也就不会有“衣不蔽体,忧炭而愿天冷”的说法。传世的《九九歌》是这样唱的:“1929年,缩脚缩手;3949,冻猪冻狗;5969,沿河插柳;7989,摇摇你的脚,挥挥手;9981年,老农在田里犁地。”南朝梁朝《荆楚岁时纪年》记载:“冬季至日日数,9981日为一年之寒。”也就是说,从冬季至日的那一天开始,人们以九天为一个单位,连续算九天,到1999年就81天了,冬天就过去了。好像很多人掰着指头数“九月十九”,一天一天地数冬天。当然,人不忘以苦为乐。冬天一到,有些人就开始画梅花。从冬天的至日开始,每天都有一朵梅花被染成红色,这被称为“九年祛寒计划”。还有一幅九行八十一格的画,叫《九九消寒表》。每天画一格,阴晴不定。格满则寒,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