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太太的鲜煎小笼包20年不涨价?

70岁的王大妈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用背篓装上炒菜用的灶和柴,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从十几里外的家来到镇上卖小吃。老人到镇上的时间一般是六点半左右,这让她热油。她要在两个多小时内卖出一桶油炸“油包子”。

在物极必反的时代,老年人极其固执。一个油包子卖五毛钱,老人20年没涨价了。“原材料没有涨价,我也没必要涨价。我现在每天还赚那么多,大家都来买我的油包子,对我是一种支持。我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老人说,现在一天能挣几十块钱,已经很满足了。

老人炸油包子的原料都是自己的石磨磨出来的。自己收割的土豆切成块晒干后放在磨盘上,每年能磨出几百斤土豆粉。每天,我们卖半桶土豆面。我们和面的时候放一些葱花或者韭菜,让人看起来更有食欲。这种油馒头也叫土豆粑粑。

为了使油包子粑粑成型,老人制作了一种特殊的磨具,将稀稀拉拉的面条放入磨具中,然后将磨具放入油中煎炸。这是设置,需要3秒,然后会自动脱离,开始下一个。

炸馒头对火候的掌握也很重要。老人们去山上砍柏树柴火。这种木头没有烟,火很大。如果翻面时间控制不好,炸的时候会太脆,反而不好吃。“吃土豆粑粑就是那种黏糊糊的味道”,老人道出了油包子的制作秘诀。

两个多小时,老人煎了100多块油包子。买家供不应求,经常排队,但她从来不延长售卖时间,而是等原料用完再收摊。很多买不到的村民只好第二天一早在这里排队,等着给老人买正宗的油包子。

给老人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