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里,什么项目一开张就能当甩手掌柜?!
第一:半成品或成品的配送有很高的标准化程度,不存在老板不在,产品质量下降的情况。
第二:地摊店,人工少,算上一个店剩下的2个人工就差不多了,管理不是大问题。
再次,选址模型相对简单,不需要考虑太多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因素。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所选品类属于细分市场,没有激烈的竞争。我举两个例子,都是组里的真实案例。一个做粥的和一个奶茶店老板都在市场调研,商圈里没有竞品。结果开业不久就冒出了两个同行。
热门产品的市场容量虽然大,但必然要面对已经存在或未来可能出现的竞争对手。至于细分市场,虽然避免了激烈的竞争,但是盘子小,赚的钱也不多。
今天说的卤菜店,符合以上特征。这家店是集团里的兄弟9月份开的,在当地加盟的品牌。
他的想法是等稳定了再放手。(这里注意你是否在乎,其实你根本不在乎。市场和竞争是动态变量。你需要定期了解和观察店铺的经营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场地位于超市出入口,周边几个小区,盈亏线小于1000元/天。现在每天营业额1000多一点,预计稳定在1500元。产品线分为烤鸭、夫妻肺片、卤菜三个部分。其中烤鸭和夫妻肺片是这个品牌的拳头产品。?
从开业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断断续续的沟通,所以下面是我看到的一些问题。?
我不忍心让我的孩子抓狼。
这家卤菜店怕不赚钱,因为产品毛利不高。前期的引流和新活动虽然做了,但是做的不彻底。
这其实是不对的。一家新店开业,前期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存在,而不是如何一开始就赚钱。
我们分阶段做事。每个阶段都要有自己的重点任务,一定要明确。
如何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存在?有一项很重要也很必要的工作,就是去社区,去人多的超市发传单。
很多人不关注这一块,认为转化率低,没有效果。的确,一般来说,传单的转化率是千分之三。你发了一千份传单,可能只有三个人会到店里。
然而,发送列表是最简单、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沟通方式。“转化率低”和“没效果”是两个概念。你不能做完就说这个方法没效果。为什么别人做不好?原因有两个:要么是发的传单不够多,要么是吸引力不够。
这是我在做水吧的时候发的朋友圈。图中的传单是我设计的第三版。每一版发出去的时候,我都会统计发出去了多少份,转化率是多少。然后根据店家的实际跟踪反馈来思考如何优化,效果会更好!
动态市场策略调整
开业期间,卤菜店的烤鸭卖得不错,但夫妻肺片和卤菜的销量始终没上来。根据这个品牌其他店的销售数据来看,这是不正常的。最起码其中一个标志“夫妻肺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和老板聊了一下,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先看看门。如果我是消费者,路过这家店,我可能只会觉得你是一家卖烤鸭的熟食店。
而且这个品牌知名度不高,把“食品品牌记录”做得这么大完全没有意义。
下图是改版后的门头,弱化了品牌名称,突出了出售的品类。同时增加了夫妻肺片的X帧。
因为门前客流属于年龄较大的群体,对价格比较敏感,结果夫妻肺片是按斤卖的,70斤,吓走了很多人。现在待售单位由“金”改为“份”,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的门槛。
接下来我们会增加引流基金和一个提神的配菜,3块钱,来拉动其他产品线的销售。
按照正常逻辑,文章应该这样写:?经过一番调整,销售额从原来的1000元涨到了2000元。
但我恐怕让大家失望了。昨天和老板沟通了一下,每天的营业额保持在1000多一点。
我想说什么:
如何设计门头,如何推广,如何引流赚钱,如何打造爆款,其实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但是到了每个店的执行层面,就上千人了。
因为每个店的位置、客户群、市场环境都有很大的不同。一招在这家店管用,不代表可以直接照搬,用起来效果很好。
比如我们刚才讲的“3元素菜”,思路就是把它做成引流基金,从而拉动其他产品线的销售。但事实上,这个活动有效吗?!?
如果不行,那是什么问题?
是这个活动没有吸引力,还是通过这个活动进来的人只买了3元的素菜,没有消费其他品类?
如果是前者,老板能不能下次试着换别的产品做排水测试,反复换,一直测试?直到这个活动有效果,效果最好。
其次,就是执行力的问题。这个展示架,底色和产品对比,一点都不吸引人。
和下图相比,哪个视觉效果更好?哪个引流能力更强?
所以你看,文章开头也说了,只要进入稳定期,就可以放弃,这也满足了很多人把餐饮当副业做的想法。
但问题是,你有能力让这家店从“新生期”走到“过渡期”,最后到“稳定期”吗?
在所谓的过渡时期:
你有足够的能力发现问题吗?
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问题。
是否有足够的执行力落地?
是否有足够的判断来优化解决方案?
如果没有这些能力,恐怕这个甩手掌柜也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