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厂家的阿胶质量好?

宏济堂阿胶质量最好,手工阿胶!宏济堂阿胶起死回生了。

清末,泉城济南东流水街是中国阿胶的生产中心。据《济南中药志》(第242页)记载,当时的宏济堂生产的阿胶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是最好的。下面也有相关的说法。

宏济堂阿胶传统生产工艺有四讲:沂水(省水)、皮尔(德州驴皮)、三方(独家配方)、正交(独创“九天炼法”,简称“九天炼法”)。CCTV4《走遍中国》栏目《复活的口香糖》对此做了独家报道。详见公司网站。

下面是济南阿胶的近代史,从中也可以看出宏济堂阿胶的辉煌。

清末民初,在世界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民族资产阶级迅速崛起,济南因交通便利成为山东重要的工商业港口。济南东水的阿胶产业从无到有,成为全国阿胶产业的中心,东阿城的阿胶产业屈居第二。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济南东流水街附近的五龙潭,很多泉水本来就是“省水活水”,水源丰富,水质优良,符合阿胶行业传统工艺的要求;同时,济南的工商业者资金雄厚,一旦看到商机,可以迅速投入巨资,开始大规模经营。

起初,东阿人刘春云、刘、斯、、先后到东流水经营阿胶产业,带来了传统的阿胶生产技术,奠定了东流水阿胶产业的基础。其中,陈一的延寿堂阿胶村,刘爱云的同兴堂阿胶村,刘青云的广成堂阿胶村,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与第二年在宣彤开办的宏济堂阿胶厂并称为民国初年的四大阿胶村。据《中国工业志》记载,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济南有15家阿胶生产企业,几乎都位于东流水街附近。

宏济堂阿胶厂是阿胶发展史上的后起之秀,但值得专书一笔。这不仅是因为工厂是由北京同仁堂乐嘉老店分店济南宏济堂经理乐景瑜创办的,更重要的是乐景瑜成功地将现代科技文化、全面质量管理和营销理念引入阿胶行业,使阿胶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工厂开业不久,鉴于当时各个橡胶场生产的阿胶还有残留的腥味,经理乐景玉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他潜心揣摩历代相关文献,通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提炼提炼的思路。即在熬煮去皮后,增加了胶汁冷藏沉淀三到四天的工序,利用胶汁的一热一凉蒸发掉胶汁中的腥味,同时撇去含有杂质的胶沫,有利于胶的提取。此外,辅料如大豆油、冰糖、绍酒等。也应该质量过硬,绝不允许质量低劣。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宏济堂阿胶,因质地纯正,气味香甜,疗效显著而享有盛誉。另外,原来的阿胶是纯皮胶,但乐靖宇添加了当归等滋补药材和陈皮、甘草等调味药材,还添加了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龟板当龟板,龟板当龟板,大大增加了阿胶的疗效。

付梓等宏济堂的阿胶品牌,1914年获山东货展最佳奖金奖,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和首届银奖,为中医药文化赢得了世界声誉,为世界中医药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七七事变”前,宏济堂阿胶有16个品种,包括全驴皮上清胶、精制驴皮上清胶、精制嘉禾上清胶、极品明胶胶五种。其产品北上京津,南下沪杭、湖广、福建、广东,远销日本、东南亚,成为宏济堂阿胶生产和经销的鼎盛时期。当时,宏济堂、赵树堂、统一堂、德成堂、延寿堂、九和堂等六个橡胶场年产阿胶10万公斤,成为全国阿胶产业中心。

但随着抗日战争的八年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三年内战,民生困顿,百业凋零。东水、东阿城的阿胶行业一蹶不振,逐渐衰落,阿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死抉择。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阿胶行业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很多阿胶商店和工厂得以重新开业,扩大生产。济南东流水的阿胶产业经过三年的恢复,达到了七七事变前的生产水平。

1952年,由国家投资,联合东阿城著名医学专家和邓树德堂、涂怀德堂领导,兴建了全国第一家国营阿胶厂——山东济南平阴阿胶厂,厂址设在孤东阿城。

戏剧性的是,由于黄河改道,山东解放区人民政府于1948年对平阴、东阿两县地区进行了调整,将原已在黄河以南的明洪武八年所建的古东阿县划归平阴县,改为东阿镇,东阿县政府驻地迁至黄河以北的通城镇(聊城)。

1953年,另一家国营阿胶厂——东阿阿胶厂,由国家投资,老胶工组织成立,厂址设在桐城镇。

1956年,济南东流水的宏济堂阿胶厂、天一堂阿胶厂等私营店铺通过公私合营并入山东济南阿胶厂,成为五六十年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阿胶生产企业,年产量达30多万斤,并开发出“海龙胶”等多种新产品。其福字阿胶在国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成为阿胶行业的知名品牌。

1968年,基于生产布局的考虑,山东药材公司将其阿胶生产设备和生产任务分别交给山东平阴阿胶厂和山东东阿阿胶厂。自清代以来,济南东流水的阿胶产业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真正的历史。

(济南阿胶的历史——转自阿胶。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