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各个朝代的墓葬结构和布局?

在中国古代,墓的结构一般不外乎土、石、木、砖。人们用泥土、石头、木头和砖来建造坟墓,因为它们相对来说很常见。人们用什么材料来建造坟墓主要受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其次是建造坟墓时工具、材料来源和人们观念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建造陵墓所用的材料也在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由天然到人工的变化,这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人类早期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限制,使用材料简单、施工方便、省时省力的土葬墓是理所当然的。土葬墓因其简单、取材广泛、施工方便而被广泛使用和长期使用,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减轻财力、物力和人力的负担。一直沿用到西汉,在中国存在了八万九千年。石墓起源更早,但比土墓稍晚。石墓一出现就开始流行,因为石头也是一种常见的取自大自然的材料,经久耐用,坚固无腐蚀,是一种较好的天然建筑材料。因此,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把它当作建造坟墓的材料。但是石头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使用时存在运输、加工、堆放的问题。它们不能像土壤一样直接使用,使用它们需要一定的人力和一定的价格。这样一来,除非在产石地区,一般人很难使用。所以,虽然很多地方都流行石墓,但并不代表很受欢迎。石墓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建造得异常规范和宏伟。从西汉中期开始,石墓开始从人工修建发展到人工在山上开凿。但由于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人们仍上山采石建造独立的石墓,其中以画像石墓最具特色。虽然石墓有很多优点,但是从挖掘、运输、加工、石墙堆放等方面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所以建造起来并不容易,对于平民来说也不是负担得起的。所以东汉以后就越来越少了。到东晋南朝时,只流行于云南、贵州等多石地区,全国其他地区很少出现。但由于石墓确实坚固耐用,结构宏伟,形象庄严,非常适合那些追求“长生不老”,彰显权威财富,企图在威望的世界里建墓的帝王。所以唐朝以后的历代皇帝和官僚地主,还是喜欢用石头建墓,即使不用石头建墓,也要用石头在自己的墓地建墓地。木墓起源于先秦时期流行于南楚地区的木墓,但典型而完善的木墓主要发现于汉代。汉代流行的墓室,被称为“皇场梯厝”,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木质墓室。“黄肠题厝”葬制起源于周朝,在汉代达到顶峰。它是专门为上层统治者死后设计的特殊埋葬制度。所谓“黄肠”,是指墓葬所用的材料及其颜色(即柏黄心);所谓“谜”,是指墓的形式和结构(木向内)。据史料记载,这种葬制最初被称为“梯错”,“皇场梯错”这一名称直到汉代中期才出现。一般“黄肠铭”的葬制规模都比较大,铭木和格墙都是围绕着格室垂直方向建造的,木材向内,耗木量很大。所以这种葬制只能成为上层统治者的专利。由于木材容易腐烂燃烧,成本昂贵,不仅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是到了东汉时期,作为象征意义,出现了以石头代替木头的“黄肠石墓”。这种“黄肠石墓”可以看作是木墓的演变,也可以看作是石墓的一种形式。砖墓出现在战国时期,比中国烧砖的历史晚了几百年。西汉时期,砖墓在中原地区不断发展,逐渐取代土墓,成为种类最多、最复杂的墓葬。魏晋南北朝时期,砖墓相当普遍,一些大型墓葬建造复杂。在此期间,还生产了专门用于建造坟墓的墓砖,这些砖往往带有文字,包括制造砖或坟墓的皇帝的年份和时间,制砖人的姓氏和官职等。说明这是砖墓大发展时期。唐末五代的砖墓逐渐发展成为仿木建筑。宋代出现了仿木结构的砖壁画墓。辽代砖室墓平面上一般为六边形或八边形。无论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建造陵墓,都需要很高的施工技术,并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在建造陵墓的过程中,人们必须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必须符合人们“死如其生”的观念和要求,尽量模仿死者的客厅结构和布局,在有限的空间内为墓主人提供必要的冥界活动场所和用品;二是必须具有一定的防潮、抗压、防腐、防蛀、防虫、防动物啃咬、表面植物根系渗透、盗墓贼挖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对墓葬及其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处理。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成功的创造:比如在战国时期,楚墓的墓室周围经常填充木炭和绿糊,以达到密封防腐的目的;有的墓在青膏泥填中加了一层重石板,增加了防盗功能。压力是地下墓室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墓室的承压能力,我国古代砖墓室的顶部常建成凭证顶、拱顶或拱顶。但在六朝时期,墓壁往往向外拱起,平面几乎呈椭圆形。防水是墓葬划界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南方建造的墓葬。为此,有的墓葬周围挖了排水沟,沟内铺上鹅卵石,方便渗水排水。有些墓葬的排水系统相当科学完整。不仅在墓底沿四壁和墓底中间挖有排水沟,而且在墓下也挖有排水沟,与墓槽相通,非常有利于排出墓中的水。由于南方多雨,土壤潮湿,因此修建排水沟成为古代南方墓葬结构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