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涂资源利用类型及其影像特征

关于海涂或海岸滩涂的概念,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认识。一般在习惯上将海岸滩涂分为三部分:①潮上带滩涂,指平均大潮高潮线以上的淤泥质沉积地带;②潮间带滩涂,指平均大潮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泥质、砂质和岩滩等沉积地带;③潮下带滩涂,指平均低潮线以下的浅水区泥砂质沉积地带。本文按照这个定义来厘定海岸滩涂的范围,其中〓最近50年来已被围垦利用的海涂。

海涂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湿地类型,属于比较脆弱的生态敏感区。湿地的缩减和破坏,〓致生态灾害频繁。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灾害频发等问题的挑战,湿〓论是作为一种自然综合体(如一种土地类型),还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或是具〓物多样性的人类生存环境,人类都给予极大的关注。自1971年《拉姆萨公约》,特别〓21世纪议程》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签订以来,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对湿地的保护,有〓地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注视。

从浙江海涂变迁的历史看,初期主要属于淤泥质海岸的潮间带浅滩,随着围垦开发潮〓浅滩发展为滨海湿地带,进而演化为围垦耕地(或称为固结陆地)。 对海涂利用现状的遥感调查采用了2001年3月的Landsat-7ETM+卫星数据,局部采〓OT-4全色波段数据。在SPOT-4与ETM+多光谱数据融合及ETM+自融合图像上,〓围垦及各种利用情况(如水产养殖、农业种植、盐场)等均可辨识(见图4.8~4.13)。〓从遥感影像特征上,对海岸带可以区分的地物单元较多,这里结合实际调查情况,将〓资源从海至陆分为三种类型:潮间带、滨海湿地带和围垦耕地。其中湿地带又分为盐〓养池和围垦湿地,对养殖池和围垦湿地混合地带统称为滨海湿地(图4.14)。需要指〓是,潮间带由于受潮汐及风浪等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影响,可能时而淤涨时而侵蚀,图〓所示的潮间带范围主要反映了2001年3月份的卫星影像解译结果。

图4.8 海涂遥感影像

图4.9 养殖池 各种类养殖池在影像上也非常不同,虾蟹池相对较小。影像中注明为浅水池处

图4.10 养殖池 鱼虾混养池相对较长,虾蟹池相对较小。影像中明显可辨

图4.11 芦苇荡 它是湿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像与几乎没有植被的潮间带及完全被水面覆盖的养殖池有明显差异

图4.12 围垦耕地 为滨海湿地带演化而来,目前已经固结为陆地。这是一处棉地的遥感影像

图4.13 位于象山县公屿村北面的一处盐场的遥感影像(a)和对该盐场拍摄的照片(b)

图4.14 海岸带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