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有哪些民俗和活动?
祭灶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习俗。在过去,几乎每个厨房都有一个“灶神”神。传说他被玉帝封为“九天东厨统帅”,掌管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种神为“统帅菩萨”或“厨师的统帅”,作为家庭的保护神受到崇拜。民谣“二十三,香瓜棒”指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有“官三民四船工五”之说,即腊月二十三由官府举行祭祀,普通百姓二十四日举行,宅船二十五日举行。
传说腊月二十三,灶神会升天,向玉帝报告这一家一年的善恶。根据灶神的报告,玉帝会把这个家庭在新的一年里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交给灶神。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告别灶”。民众献上红蜡烛和蜜瓜,以庄严的仪式将灶神送上天堂,希望灶神“上天说好话,下世走运”。今天,这一习俗仍在许多农村地区沿袭。
“二十四,大扫除日”。迎新,必先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叫“扫房子”,南方叫“除尘”。春节前扫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扫尘的那一天,全家人一起动手打扫屋子和院子,刷洗锅碗瓢盆,拆洗被褥,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其实,人们用“尘”与“陈”的谐音来表达除旧迎新的意愿。
2、反向加持:
在我国,人们常用“福”字来表达对吉祥、如意、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我们辞旧迎新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门上贴上“福”字,寓意着有福进家门。很多地方把“福”字倒过来,利用“道”与“道”的谐音,表示“福在此”。
3.贴春联:
贴春联是春节期间的一项活动,自宋代以来就很流行,每年过年家家都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当户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为它们是在春节期间张贴的,所以被称为春联。春联的一个来源是符涛。起初,人们用桃花心木雕刻人物,挂在门边以辟邪。后来他们把门神画在红木上,再简化,把门神的名字写在红木板上。春联的另一个来源是春贴。古人每天在立春的时候贴“宜春”二字。
春联真正的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倡导有关。据史书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下令家家户户贴一副春联,以示庆祝。最初春联是刻在红木板上的,后来改写在纸上。红木的颜色是红色,寓意吉祥避邪,所以春联大多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以雅俗共赏的特点深受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有人曾这样总结春联:“两行字撑天地;一副对联,评古汉。”贴春联是新年的一个重要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色的春联。一副副喜庆温馨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接新年、憧憬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4.张贴新年图片: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版印刷的兴起,年画的内容不仅限于门神等,逐渐将财神请到家中,然后在一些年画作坊制作福禄寿三星、天佑百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祝福新年等丰富多彩的年画,以满足人们庆祝和祈求新年的美好愿望。由于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提倡在春节期间贴对联,年画因其影响而流行起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是中国年画的三个重要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月历和年画相结合的新形式,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日历。
5、除夕:
除夕是指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自始至终相连。是“一夜连两年,五小时分两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是“月穷旧岁尽”的意思,表示此处除旧岁,明年换新年。除夕是新年节日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忍年”,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亲密、最温馨的家庭聚餐。此时,人们不仅享受满桌的美味佳肴,还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
大年三十过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全家都开始过年,辞旧迎新。晋代有除夕守岁的习俗,南北朝时很普遍。隋唐以后非常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此外,汉代除夕喝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的习俗,在后世被改为屠苏酒,王安石还写了一首诗《春风暖屠苏》。如今,在中国南方,仍然有在新年那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喝屠苏酒的习俗。
除夕夜,我国人民还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踩高跷活动,即将芝麻秆以黄色纸卷做成的金元宝形状粘在院中,存成一捆,称为“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使“老”与“碎”谐音,并借用芝麻开花的吉祥寓意,祝愿家庭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愿和祈祷。
6.新年前夕:
除夕夜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是一个重要的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好机会,尤其是随着许多人工作越来越忙。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除夕。根据宗谷对荆楚时代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吃年夜饭的习俗。过去,一家人一起工作,在家里做一顿丰盛的晚餐。现在有些家庭为了省事,直接把年夜饭的地点放在酒店。无论在哪里吃饭,团圆的主题都不会变。
7、压岁钱:
除夕夜,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岁钱。因为“老”和“宝”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辟邪避灾,保佑孩子平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怀。所以同学们不要互相比较压岁钱的多少,而应该关注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用在学习或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