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苏轼烹鱼,中国人是怎样把屠宰变成艺术的?

这是一种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可以创造艺术。

一、庖丁解牛的艺术。

俗话说的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干的好,总会出名的。就屠宰界和美食界庖丁和苏轼就是两位大神。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是出自《庄子》,据说梁惠王有一位厨师叫做庖丁,这位厨师在剖解牛的时候,只要跟身体接触的地方都会发出响声,刀子进入牛的身体也会发出声音。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一场美妙的音乐会啊。

梁惠王大惊,赶紧问庖丁这是咋回事啊,我很懵逼啊。庖丁就说我经常研究万物的规律,所以在我的眼里这牛已经不是一头牛了,它在我眼里早已分散。什么时候下刀,从哪进,我早已清楚,至于那是因为骨头和刀碰撞产生的声音。这就是庖丁解牛,这当然不仅仅只是一个解牛的故事,更是一次艺术的创造。庖丁将解牛变成了艺术。

二、苏轼烹鱼,他们都是匠人精神的附属品。

苏东坡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也是美食家。苏轼因为和朝政大佬王安石政见不合,就被贬出京了。苏轼在京外待过的地方不少,比如杭州,黄州这些地方。苏轼被贬之后就开始研究美食了,当然他研究美食并不只是因为自己贪吃,主要还是因为百姓苦吃的东西比较难吃。

所以他想将那些难吃的食材做的更好吃些,起码让老百姓不要那么苦。苏轼在美食的造诣上是非常高的,比如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豆腐都是他搞出来的。这苏轼烹鱼就是其中一个典故,说是当时对鱼的做法比较少,在苏轼的研究下就有了苏轼烹鱼的故事。苏轼本来就是有名的大才子,所以将烹鱼搞成艺术都是正常操作。个人认为两则故事都是说明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可以创造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