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年龄:甲龙和白犀牛,谁更厉害?为什么?

当然甲龙很厉害。甲龙的体型比犀牛大得多。

甲龙:它是白垩纪的一种四足食草恐龙。背部有坚硬的骨钉,骨钉上有骨刺。因其厚重的装甲和巨大的体型,被称为“活坦克”。它们的特征是宽而结实的头骨和槌状的尾巴。它的头骨有多骨的眼睑,可以抵抗食肉恐龙的利爪。它的背部、颈部和尾部也装备有甲板。甲板上有一些钉子和盘子,它的眼睛上部有三角形的骨钉。甲龙有一条独特的尾巴,至少有30公斤重。更可怕的是,尾巴末端还有一根木棍。这条尾巴受不了打谁,所以即使遇到霸王龙这样凶猛的食肉恐龙也不怕。当然,你需要守住自己的位置,不要让对方分崩离析,因为柔软的腹部一旦暴露,那就惨了。甲龙长约6 ~ 7米,估计有2吨重。它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

犀牛(学名:):是哺乳动物和犀牛科的总称,有4属5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犀牛腿短而笨拙,体长2.2-4.5m,肩高1.2-2m,体重2800-3000kg。前后肢均为三趾;皮厚而粗糙,在肩部和腰部呈褶皱状排列,被毛稀少而坚硬,甚至大多无毛;耳朵呈椭圆形,头大而长,颈短而粗,长唇伸展;头部有坚实的单角或双角(部分雌性无角),起源于角脱落后仍能复活;没有犬齿;尾细而短,体呈黄褐色、褐色、黑色或灰色。

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低地或高地。夜间活动,独居或组成小团体。生活区从不离开水源。食性因物种而异,主要是草类,或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雌性动物的妊娠期为18-19个月。寿命30-50年。因为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所以大量捕捞,除了白犀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

甲龙可以与当时最强大的陆地食肉动物霸王龙相媲美,通常被拿来与坦克相提并论。白犀牛虽然是第二大陆地哺乳动物,但和甲龙相比还是有差距的。白犀人充其量就是一辆装甲车。甲龙是一种重甲恐龙,尾巴末端有一个巨大的杆状突起。甲龙的头骨与身体其他部分的骨头融合在一起,使得这种恐龙非常强壮。

甲龙生活在大约6550万年到668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的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发现的甲龙化石标本长6米,臀高1.7米,宽1.5米。它可能有4吨重。甲龙的头部几乎完全覆盖着厚厚的盔甲,盔甲由巨大的球形突起和椭圆形的骨板组成,称为骨皮或盾,在鳄鱼、犰狳和一些蜥蜴中也很常见。这是在皮肤中形成的骨头,就像鳄鱼一样。所以白犀牛虽然长角,甲龙的防御力也很强。

所有甲龙都由薄的外部皮质骨或密质骨和厚的内部松质骨(海绵状多孔骨)组成。骨皮肤可能覆盖有皮肤和角蛋白。这些大小不一的盘状骨骼沿着甲龙的颈部、背部和臀部呈规则的水平排列。还有更小的板来保护更大的板之间的区域,在它的尾巴和四肢上也可能有更小的板。甲龙最大的盔甲在它的脖子上。除了盔甲,甲龙身上还有两排尖刺。此外,它的头又长又低,突出的角向后向侧面突出,保护眼睛。

甲龙被称为“胫骨毁灭者”。甲龙有一条3米长的尾巴,尾巴顶端有一把骨锤,很可能是用来猛击食肉动物的腿的。虽然它看起来很凶猛,几根肋骨覆盖了它6米的身体,但它是食草动物。然而,即使没有这些防御措施,甲龙捕食者也很难杀死它们。他们的身体非常圆,比他们的身高还要宽。它的身体比较扁平。重心低,霸王龙很难翻身。甲龙四肢行走,后肢比前肢略长。虽然没有足够的脚化石来证明甲龙有脚趾,但人们认为甲龙像其他恐龙一样,每只脚上可能有五个脚趾。

白犀牛是陆地上第三大哺乳动物,仅次于非洲象和亚洲象。白犀牛的皮肤很厚,身体粗壮,鼻子和嘴巴的上部长出两只角。白犀牛的角是所有犀牛中最长的,最高纪录为158.7厘米。通常前角长,略向后弯,长60-90厘米,后角短,长约50厘米。白犀牛主要是吃草。这些生物体型相当大,体长340至420厘米,肩高165至205厘米,体重1300至3600公斤。圈养的非野生白犀牛也有4000多斤。

犀牛鼻子上的尖突叫“角”,其实和牛角有点区别。真正的角有一个骨质的核心,周围有一层角蛋白。犀牛的“角”只有角蛋白组成,没有骨核。这并不能阻止偷猎者猎杀白犀牛的角。事实上,白犀牛特别容易捕猎。它们不像其他犀牛那样具有攻击性,视力也很差。白犀牛比甲龙小,脾气温和,防御力也比甲龙弱,全身披着盔甲,长着尖刺。即使两者相撞,甲龙转身时尾锤也会重伤白犀牛。

甲龙和白犀牛,谁更厉害?让我们来看看甲龙。甲龙被誉为中生代的防御大师。它很大,体长8到6米,重量超过4吨。甲龙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浑身覆盖着被称为“皮内成骨”的坚硬甲片,尾巴上还有一个重达50公斤的尾锤!

让我们来看看白犀牛。白犀牛是当今地球上最大的犀牛,也是除大象之外的第二大陆生动物。它的体长可达4米,肩高2米,体重1.5到3.6吨。白犀牛身体强壮,头上有两个大角,前角更长,接近1米。

仅仅从体型上来说,白犀牛比甲龙小一点,但是白犀牛在速度和大角的杀伤力上更胜一筹。和甲龙比能赢吗?

虽然它们的角很大,但白犀牛其实很温顺,没有攻击性,根本跑不动就用鼻子上的大角去刺杀,因为白犀牛视力很差,主要靠嗅觉和听觉。所以即使白犀牛用大角攻击角鼻龙,也基本是冲击。没有加速度,就没有穿透力。此外,甲龙全身覆盖着用于防御的装甲板。这种装甲板内部有复杂的胶原纤维组织,既坚硬又有弹性,可以有效防御攻击。甲龙除了身体上的骨头碎片和结节状结构外,它的头骨也比犀牛厚得多,坚硬得多,对撞击造成的伤害也有免疫力。

既然甲龙可以抵挡白犀人的攻击,那就轮到它反击了。加工过的尾部末端带骨的尾锤重达50公斤,反击时可以达到1吨的冲击力,这是白犀牛无法承受的。另外,甲龙的尾巴相对于白犀牛的头部更加灵活,只要能以正确的姿势持续打击,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其实单从身体结构和攻防能力来看,甲龙和白犀牛都没有杀死对方的能力,拼个你死我活只是谁更容易占上风,把对方赶走而已。

文明战斗动物,和谐自然!

这个问题有点像《矛与盾》的故事,里面的“矛”是白犀牛,“盾”是甲龙。甲龙全身披着“铠甲”,这是最坚硬的盾牌,而白犀牛的角很尖,这是最锋利的矛。那么,矛和盾谁更好呢?我觉得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甲龙的“盾牌”甲龙是一种食草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末期(6800-6500万年前),其化石全部来自北美。从外观上看,甲龙的背上覆盖着大量的刺,有点类似鳄龟,而且甲龙背上的“A”不是钙质的,也就是说,不是骨头,而是角质硬化。

甲龙的“铠甲”虽然角质,但硬度仅次于骨骼。虽然不能承受大型食肉动物的咬合力,但同样体型下食肉动物很难突破它的防御。

除了“A”,甲龙最大的特征和“武器”就是它的尾巴。甲龙的尾巴很粗,末端有一个肿瘤样的凸起,从外形上看像一根巨大的木棍。灵活有力的尾巴是甲龙的保命武器。

至于甲龙皮肤的硬度,因为没有角质的化石,所以很难猜测。但是在现有的动物中,鳄鱼的皮肤是角质的,我们可以参考。比如鳄鱼皮甚至可以阻挡近距离手枪子弹的射击。

关于甲龙的长度和重量,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结论。原因很简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完整的甲龙化石。因此,古生物学家对甲龙的大小有两种方案。

第一个是甲龙平均体长6米左右,平均体重2吨左右。

第二是甲龙平均体长约8.5米,平均体重约6吨。

白犀牛“矛”白犀牛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200多万年。现存的白犀牛都分布在非洲,根据南北分布和遗传差异分为北方白犀牛和南方白犀牛。相比较而言,北方白犀牛的生存状态最差,野生北方白犀牛仅剩4只左右。就连数量庞大的南方白犀牛的生存现状也不容乐观。它们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自然环境中的猛兽(因为在非洲,白犀牛作为陆地上的第二大动物,没有天敌),而是人类。人类的贪婪导致了大量犀牛被捕杀,然后割掉它们的角。尤其是犀牛中角最长的白犀牛,受害最大。

成年白犀牛平均体长约4米(含尾巴),体重约2.5吨。和甲龙一样,白犀牛脸上的两个突起(角)不是骨质的,而是角质的。长角的平均长度约为75厘米,短角的长度约为50厘米。犀牛的角虽然是角质的,但却像骨头一样坚硬。即使它们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撞上一棵树,它们的角也不会断。

甲龙和白犀牛,谁更厉害?我们在开头说过,甲龙和白犀牛的对比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个是2吨甲龙vs白犀牛,第二个是6吨甲龙vs白犀牛。

先说第一个。

第一种情况,甲龙没有白犀牛重,也就是说甲龙没有白犀牛厉害。这才是现实版的“矛与盾”。白犀牛的“杀人技能”是奔跑并用自己的角撞击对方,甲龙的防御是“盔甲”,两种动物的武器都是角质的。这种情况下,当然是角更尖助跑的白犀牛更厉害。

第二种类型

第二种情况,甲龙体型优势明显。相比6吨:2.5吨,甲龙平均比白犀牛重一倍,也就是说甲龙至少比白犀牛重一倍,这样才能显示出它尾锤的威力。甲龙的全身骨骼都是闭合的,这有助于它将力量集中在尾巴上。所以这么大体型的甲龙碾压白犀牛只是在力量上。即使白犀牛冲刺,甲龙也只需要甩动尾巴,用尾锤将白犀牛敲死。

综上所述,如果不提时间跨度,甲龙和白犀牛的较量要分两种情况。毕竟甲龙的化石是不完整的,它的大小也没有定论。相对来说,如果甲龙的体重和白犀牛接近,那么它是打不过白犀牛的。如果它的体型明显大于白犀牛,那么它的胜率就很高。看情况吧。

甲龙的盔甲含有坚固的结节和甲板,防御力极高且尾锤攻击力极强,可以对攻击者的骨骼造成重创,但甲龙的致命弱点在腹部。白犀牛的角由角蛋白纤维构成,是自卫和攻击的武器,但皮肤光滑,视力差,性情温和。所以不管年龄大小,我们还是看好甲龙。

我觉得只要不是攻击到腹部,甲龙的防御是无解的,但是犀牛好像可以拱到肚子,要看甲龙。

你让他们打了一架[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