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抓到的泥鳅怎么养?

1,早期培养。泥鳅幼苗体长小于2厘米前,应根据水色适当追肥。水温低时,每立方米水中施用2克速效硝酸铵;水温高时,每立方米水应施用2.5克尿素。

隔天施一次,连续2-3次,然后根据水质和肥力调整施肥的浓度和间隔。水色黄绿色,水深控制在30厘米以内,透明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同时每20万尾用1斤大豆磨成15斤豆浆,每天早晚各撒1次。投喂3 ~ 5天后,可投喂水蚤、轮虫、蚯蚓泥或蚕蛹。

经过约10天的培育,当泥鳅苗长到约1cm时,已经可以吃水中的昆虫幼虫、枝角类和有机碎屑,可以喂以破碎的动物内脏、血粉和豆饼。每天早上扔一次,下午扔一次。开始时日采食量占体重的2% ~ 5%,随后可随生长日增加到体重的8% ~ 10%。

2.后培养。泥鳅鱼苗规格达到2厘米后,逐渐加深水位至50厘米。除了改善水质外,还要投喂配合饲料,每天早晚各1次,每天投喂量为泥鳅体重的4% ~ 10%。

另外,投喂量要根据水质、天气、投喂情况灵活控制。当水温在15℃以上时,泥鳅的食欲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25 ~ 27℃时,食欲特别旺盛;28℃以上,食欲逐渐下降;当温度超过30℃或低于12℃时,应减少甚至停止进料。

3.调节水质。每周换水1 ~ 2次;最好经常施肥,保持池塘水色“肥、活、嫩、爽”。

4.巡视池塘进行检查。早中晚巡视池塘1次,观察泥鳅的活动情况和水色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预防疾病。及时清理饲料台,定期消毒饲料台和工具,定期喂药预防。

6.防止伤害和逃脱。注意防止敌生物的入侵和泥鳅的逃逸,经常检查进出水口和塘脊。

生活习惯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鱼类,所以可以用米糠、小麦、蝇蛆做饵料,一天可以喂三次。喂食量根据喂食情况自行决定。

在泥鳅的饲养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有机肥,但施肥时一定不能太频繁,池水要勤换,10-15天换一次。要钓泥鳅,首先要把池塘的水排干,采取抓大留小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池塘里有一定数量的泥鳅苗,有利于二次养殖,产量高。

随着泥鳅品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至应有的深度,平时较浅,炎热高温时较深,并经常注入新水,维持良好的水环境。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 ~ 15℃时,泥鳅的摄食量减少,可以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