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长期喂多宝鱼?

多宝鱼也叫大菱鲆。

一、鱼苗:大菱鲆鱼苗购买时体长应在5厘米以上,鱼体色正常,精力充沛,无疾病和畸形。

2.水温:大菱鲆为冷水性鱼类,养殖适宜水温为10℃ ~ 20℃,水温14℃ ~ 17℃为快速生长阶段。

盐度:大菱鲆养殖的适宜盐度在20‰~ 32‰之间,25‰~ 30‰较为适宜。

4.水质:大菱鲆养殖要求水质无污染。抽取的地下海水可直接用于养殖池,使用过的海水要经过过滤和消毒。

用水量:根据大菱鲆养殖的经验,流水养殖更好。换水率每天至少要5个循环,水充足的话可以翻倍。

6.生长速度:大菱鲆生长速度非常快。一般情况下,7个月,也就是200多天就可以长到每尾500克左右,符合商品规格。

7.饵料:大菱鲆的主要饵料是由新鲜的杂鱼、鱼粉、维生素和专用粉饲料制成,饵料越细,生长效果越好。

8.饲料系数:大菱鲆为群体卧底,平时很少游泳,食量较小。饲料系数在1:1 ~ 1:1.5之间。

9.每日喂食量:体重200g以下每日喂食3-4次,体重200g以上每日喂食2-3次,体重300g-400g以上每日喂食2次。日投喂量应为65438+鱼体重的0.5%-2%。

十、提倡棚改。建温室养殖大菱鲆,投资少,效果好,冬暖夏凉,适合大菱鲆生长。

XI。清理池塘:大菱鲆养殖水质要求干净无污染,每两天清理一次池塘,防止因饵料和排泄物残留而导致细菌大量繁殖。

12.药浴:为了预防潜在的疾病,要求养殖的鱼每隔18天~ 12天进行一次药浴,使用的甲醛浓度为1: 6000 ~ 1: 5000,浸泡鱼1.5小时~ 2小时。

13.充气:养殖池塘要持续充气,每3 ~ 4平方米可以用一个气石,尤其是药浴期间。

十四、主要疾病及防治:

1.弧菌病:这是大菱鲆常见的细菌性疾病,症状有鳍充血、体表瘀斑、皮肤和肌肉组织出血或肠道炎症等。建议饲喂海珍宝合剂防治,配合饲料饵料中添加4kg/吨。

2.轮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原虫,寄生在鳃和体表,用杀菌药物洗澡即可消毒。

3.葫芦科: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由于大菱鲆喜欢生活在底栖群体中,其粗糙的表皮增加了被葫芦虫感染的概率。同时养殖密度高,投喂过量,水质营养过剩都会导致发病,一般在夏季发病,预防为主。增加换水改善水质,加强饲料营养,增强亲鱼体质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建议使用免疫增强剂海珍宝,添加比例为每吨配合饲料3 kg,效果显著。同时建议使用鱼的浸泡控制,增强亲鱼体质,浓度为2ppm。

4.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或多种细菌混合感染(部分病鱼体表及鳃部有寄生虫)。症状比较复杂,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引起的爆发性疾病。

临床表现:摄食量减少,活动减弱,体色发黑,腹部肿胀,各鳍根部及口部鳃裂背面出血性疾病,病鱼在水中缓慢游动;解剖检查显示肝脏变成土黄色和白色。心脾暗红色;胃内无食物,肠内有水,肠壁变薄透明,心、肝、脾细胞大量坏死,鳃盖凹陷,鳃丝发白贫血,部分肛门发红,出现大量坏死,色素沉淀。病因:营养失衡。鱼类的正常生长和抗病免疫功能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来保证。某种物质的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相关的功能紊乱和失衡,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这是诱发疾病的首要内因。水质和盲目用药的原因:在高密度养殖中,饲料往往投喂过量,残留物和排泄物增多,往往导致水中有害物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此外,大量使用药物,使得水中致病物质残留严重,形成了预防-用药-残留-疾病-再用药的恶性循环,从而严重污染水质,造成生态失衡,引发鱼病爆发。

5.链球菌病:病鱼眼球突出,眼周充血,鳃盖内充血发红或严重出血。

预防方法:建议每吨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2公斤海宝,对链球菌病的防治有较好的效果。

6.假单胞菌病:病鱼鳃盖出血,鳍腐烂,体表形成含脓血的疖或溃疡,易发生在初夏和秋季。

防控方法:①保持适度的养殖密度;(2)海珍品与饲料混合,添加比例为2-3公斤/吨。

7.爱德华氏菌:病鱼腹部及两侧出现大面积脓肿,脓肿边缘出血。病灶因组织腐烂散发出强烈的恶臭,腹腔内积水严重,少年期更为严重。

防治:可以使用诺氟沙星等抗菌药物,但容易产生耐药性;提示中草药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8.溜细菌性疾病:患病鱼的头部、躯干、鳍部均呈红色、出血,发病后期引起皮肤溃疡或尾鳍腐烂。这种疾病容易发生在低水温时期。

防治方法:①复方磺胺甲恶唑合剂;(2)每公斤鱼要混合配料,连续投喂。

防治经验:①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2)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