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建军营饮食文化?

以提升官兵生活品质为目标,继承发展先进军营文化和优秀饮食文化,形成的符合时代特征的饮食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主要包括饮食保障理念、饮食品质、饮食安全、餐饮环境、饮食手段、饮食管理、饮食标准制度和人才队伍培养等8个方面,贯穿经费、物资供应管理全过程,涵盖部队在营区和野外、平时与战时饮食保障的方方面面。 保障理念。要倡导六种理念,实现六个转变。倡导健康理念,实现由“吃饱求生存”向“吃好求健康”转变;倡导文明理念,实现由集体合餐向分餐、自助转变,个人就餐行为由随意就餐向科学就餐转变;倡导安全理念,实现由强调饮食卫生向注重食品安全转变;倡导质量理念,实现由重视食物数量向数质量并重、以质量为主转变;倡导人文理念,实现食堂由单一的就餐功能向“能量补给站、情绪调节站”的多功能转变;倡导效益理念,实现由分散保障向集约化保障、由手工制作向机械化加工和信息化管理转变。 饮食品质。强调膳食讲营养、求健康,做到膳食调剂科学、膳食制作科学、就餐习惯科学。膳食调剂要做到能量平衡、动植物食品平衡、一日三餐膳食平衡。膳食制作要根据不同食物的特性,采取相应的烹饪方法,尽量减少营养损失。就餐习惯也要讲科学。古人有“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的说法,讲的就是科学就餐。比如吃水果,是饭前半小时吃好,还是饭后两小时吃好,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有很多讲究。 饮食安全。部队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官兵身体健康,关乎部队安全稳定和影响战斗力,是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的头等大事,必须贯穿于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始终。在食品生产、采购、储存、加工、食用等各个环节,严把人员、器具、主副食品卫生关,确保不出现食物中毒事件。 餐饮环境。加强食堂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要合理设置存储、初加工、烹调、备餐、洗消等功能间,科学规划功能间布局,配备符合人体功效原理的炊事机械设备,营造舒适优雅、文化氛围浓厚的餐厅环境。此外,也要为炊事员提供一个舒适的作业环境。 饮食手段。完善配套以饮食装备为主、野战给养器材相配套,以热食保障为主、军用食品为补充的战场饮食保障手段。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精干装备器材体系,丰富军用食品品种。完成野战供餐系统等新装备研制,实现炊事车等现有骨干装备升级改造,扩大野战给养器材单元配备范围,在野战干粮、特种餐份食品、特种兵食品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扩大军用食品应用范围。研究确立三种保障手段衔接更为合理、更为顺畅的保障模式。 饮食管理。重点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要科学实用,要不打折扣地执行标准制度。管理的重点是伙食费,要落实好伙食费联审制度,规范连队业余生产农副产品作价办法,创新生产收益补助伙食机制。充分发挥和调动部队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增强制度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确保标准制度落到实处。 饮食标准制度。着力建设适应市场物价变化、居民生活水平和部队战斗力提高要求的给养标准体系,出台生活服务中心、营办伙、作战部队军用食品和军粮供应等管理办法,制定食堂、生活服务中心和烹饪培训鉴定基地建设标准。 人才队伍。在现有保障条件下,炊事队伍整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重点加强炊事员和营养配餐员培训鉴定工作,逐步扭转炊事培训有机构无编制,培训机构分散、培训能力不够的局面。有效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在全军建成一批烹饪技能兵培训基地,确保每个伙食单位都有1名以上等级厨师,形成专业化的炊事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