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泥鳅数据
类别:其他热带卵生鱼类。
绰号:钢泥鳅、刀泥鳅、石锥
产地:印度,远东
注意:是典型的蛇形鱼,头窄鼻长;鱼体呈褐色,背鳍上均匀分布着四五条褐色的眼状斑纹;棘球绦虫是一种夜行性鱼类。
基本特征
长度:350毫米
性别差异:无显著差异。
饲养难度:相对容易
食性:各种蠕虫
饲养方法:散卵
生殖能力:人工繁殖失败。
喂养条件
水质:要求不高;每5升水加1勺盐。
水温:24~26℃
放养形式:单一养殖
活动区域:中、下游水域
生活习惯
它是一种底栖鱼。生活在有许多水生植物的浅水区。以水生昆虫和其他小鱼为食。
外观特征
身体细长,前端略扁,肛门扁而细。头部长而尖。吻长一点,但没有眼睛后面长。吻尖向前突出成吻突,其长度约等于眼睛直径。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是圆形的,靠近前边缘。眼睛位于头侧上方,表面覆盖着薄薄的皮肤,眼前有一根倒刺,埋在皮肤里。嘴较低,嘴裂成三角形,嘴角达到眼前缘或略超过眼前缘。上下颌有绒毛状牙齿,呈带状排列。胸鳍小而圆,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与尾鳍相连。背鳍前方有1排独立硬棘,约31-33;臀鳍上有3根棘;尾鳍略尖。身体比例小,侧线不显著。背部黄褐色,腹部淡黄。头上从眼背开始有两条浅色的线,沿身体后部纵向延伸至尾鳍基部。身体背部和腹侧有许多网状花纹,特别是背鳍、臀鳍和尾鳍基部,体侧有30多条褐色竖纹。在一些个体中,条纹的上端是暗黑色的,在一些个体中,腹部附近的条纹之间夹杂着短条纹。背刺基部为深褐色,胸鳍为淡黄色或灰黄色,其他鳍为灰色,臀鳍下缘常饰有白边。
生殖特征
生殖期大约在7月份。
棘球绦虫,原产于印度以东的东南亚广大地区,台湾省也有产,桃园地区也有分布。这条鱼很长,看起来像鳗鱼。因为眼睛下面有小刺毛,背鳍前面有许多分离的小刺毛,所以英文叫“棘翅目”。棕体上有3-10不规则圆形黑点,口长,可自由扭动。用这个嘴在沙子里挖食物。最适水温24-28℃,喜欢弱酸性软水,夜性。所以,我白天就潜伏在沙子里,把口鼻露在外面或者躲在暗处,等待夜晚来临,然后我出来觅食。虽然温柔不会伤害其他鱼,但是因为体型大,有时会追小鱼,所以最好不要和小鱼混在一起。由于经常在沙地中穿梭,水草经常被连根挖起,所以水草的种植需要用石头保护。水箱一定要盖紧,防止它爬出水箱。
[最后修改时间:2009年8月4日星期二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