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食美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另一个文学上的说法是:这个世界上,只有爱情和美食才能对得起它。

可见,吃是人生的重中之重,既能满足味蕾,填饱肚子,又能有效治愈心情。

所以这几年美食纪录片和综艺节目非常受欢迎,比如《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侠》、《早餐中国》、《老广的味道》等。,一直都在豆瓣的榜首。这些美味的影片通过讲述烹饪方法,联系人间故事,向观众展示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收获了满满的赞誉。

不过说到吃,文化大咖梁实秋先生很有心得。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在散文和翻译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同时,他也是一个资深的美食家。早在清华读书的时候,他就曾经创下惊人的纪录,吃了12个包子,3碗渣酱面。

梁先生不仅会吃,还会吃。在他眼里,美食不仅是对美食的需求,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他一生写了无数篇关于吃的文章,《雅舍谈吃》是一本美食散文集。

《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侠》总导演陈晓卿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上大学的时候,从安徽老家来京,一下子就被梁实秋的《雅舍谈池》迷住了。美食在作家笔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是文化底蕴的代表。后来参加工作,拿着微薄的工资。我特意去品尝了《雅舍谈吃》里现在能找到的美食。”

可见这本书对他的影响很深。

翻开书,首先吸引人的是目录,烤羊肉、鲍鱼、咖喱鸡、糟酱蒸鸭肝、芙蓉鸡片、炸丸子、瓦鱼、炸馄饨。是一种在餐厅从菜单上点菜的感觉吗?

其实这些菜是每篇文章的标题。要说梁老真的够厉害的,光是用标题就能让人流出一长串水来。

《雅舍谈吃》共93篇。在王先生的笔下,食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无论是“熊掌”、“鲍鱼”、“鱼翅”这样的珍馐美味,还是“灌汤包”、“烧饼”、“豆汁”、“葱油饼”这样的普通街头小吃,都能被王先生饶有兴致地写出来,连不起眼的咸菜都在他的笔下。

梁是个天生的美食家,懂得吃,喜欢研究烹饪方法。他在书中讲述了许多美食做法。比如这个“芙蓉鸡片”:取鸡胸肉,切细,剁成泥。然后用蛋清搅拌,搅拌成一个整体,在温热的油锅里摊成一张,没有渣子。切片要大而薄,薄而不碎,熟而不焦。将嫩豆芽放入锅内数茎,取其绿色作为点缀。再撒上几滴鸡油,就妙不可言了。

还有就是我们经常吃的葱油饼。在我老公眼里,也是标准版:层数多,洋葱多,但油不要太多。可以用脂肪丁,但是要少放。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层,你应该把面条卷薄,卷两次,然后加入洋葱。葱花要细,九分白一分绿。均匀撒盐。锅里油要少,锅要热,火要小。翻完后,双手拿着饼站起来,在案板上戳几下,让饼的层次变松。

这些生动精致的描述非常形象。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后有没有动手的冲动。无论如何,我迫不及待地想试试它们。

陈晓卿说:“食物里有一个密码,这个密码就是文化。”

王先生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他的诗词典故为普通的美食增添了几分文人趣味,尤其是那些有趣的小故事,比如开心果。

比如在《栗子》一文中,他调侃诗人徐志摩:徐志摩告诉我,他每年秋天都会去广西,吃一碗煮栗子,被认为是一大享受。有一年他去了,桂花被雨全毁了。他写了一首诗《这几天过得不容易》。

写天津狗不理包子有很多汤的时候,王先生讲了一个笑话:两个陌生人同桌吃包子,其中一个人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汤直接蹿到对面,把对面的客人喷了一脸的花。造成事故的那个并没有意识到,还在低头吃饭。他受不了棺材,赶紧拧了一条热毛巾送过去。对面的客人很淡定。许说:“不急,他还有两个馒头要吃呢。”

书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幽默故事。读起来真的很有趣。

虽然从头到尾讲的都是吃,但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从“吃”开始,却远远超出了“吃”。美食背后的文化,王先生的“乡愁”,都值得细细品味。

人间烟火最能打动游子的心。

王先生离家多年,对家乡的人和事充满了深深的思念,尤其是对北平的美食。

他年轻的时候写过和父亲一起去餐馆吃饭,写过母亲做的鱼丸和核桃奶酪,也写过和朋友一起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字里行间,他在回忆他的父母,回忆他的朋友,重温老北京的生活。看似悠闲的话语里有一种淡淡的惆怅,那是王先生的“乡愁”,是他无限怀念过去的味道。

其实我们不是这样的。无论我们在哪里,家乡的美食总能让我们念念不忘。有时候一种熟悉的味道能激活埋藏在我们心底的记忆。一起做饭吃饭的人,是回忆的来源,或喜或悲。我们不得不承认食物有一种魔力,可以带我们回到过去。

美食看似与生活无关,其实它们有一个契合点,梁先生很容易就找到了。

这本独具特色的美食书,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丰富的美食江湖,更是王先生人生境界的体现。哪怕是一碗萝卜汤,也能联想到大惊小怪的道理。

可见,美食在他眼中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蕴含着他对生活的洞察和欣赏。

循着老公简单温暖的话语,我沉浸在美食的世界里,发现吃吃喝喝是平淡生活中一件幸福的事。

可以说,生活的所有味道都包含在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