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生活中的古镇建水
2015年冬天,诗人于坚和比利时汉学家约翰·麦一起来到云南小城建水。研究中国文化数十年的约翰·麦(John Mai)在这里感叹:“我一生都在寻找的中国就在这里。”
这是于坚的《建水集》的开头。于坚是昆明人,但他从1992第一次来到建水就爱上了建水。在书中,他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这座小城的生活和日常之美,并问道:“为什么人类会有建水城这样的居所?为什么落后于时代?为什么因为‘落后’而鹤立鸡群?”
我也是带着对答案的追求来到建水的。
藏在云南江南
建水虽在云南,但古称“临安”。这来源于元代云南设立临安道,辖建水。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平定云南后,改道府,将府迁至建水,又称临安。
建水东门建于明初,东方IC保存至今。
于坚觉得‘临安’这个名字象征着对杭州的向往。”建水人想在家乡建设一个像杭州一样的世外桃源,也成了。"
万历年间云南右翼政治家谢在《云南略》一书中说:“临安之繁华,在云南中部。俗话说‘金临安,银大理’,说的就是宽容。”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流放云南的诗人杨慎被水城的文明繁华所倾倒,写下了一首诗《临安春社游》,流传至今:
……
万罗风光如梦,
故乡兄弟归西归东。
醉在月中,
请不要歌唱悲伤。
400多年后,这座小城奇迹般地保留着杨慎笔下的风貌。他说的燃灯寺还在,他住过的福东寺还在。为了纪念他,当地人把他走过的巷子叫“太师巷”,把他老家四川新都的类似桂湖的洗马堂叫“小桂湖”。这些也在那里。
更重要的是,它们还没有成为“地标”和“打卡地”。在古老的小巷里,烟火人生还在。于坚惊讶地写道:“杨慎诗中所描写的建水,并非与世隔绝。我差点以为杨深刚写完不久就走了...杨慎诗里写的世界变化很大,但氛围还是能感受到的。”
一个典型的建水民居的入口是作者拍摄的,除非另有说明。
时至今日,明朝修建的水城东门依然存在。后来,人们重建了西门、南门和北门。城门内外,古巷纵横交错,雕梁画栋,明清古宅星罗棋布,寺庙、道观、衙门随意散落,数百口古井依然滋养着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一如数百年来。
在城市里转悠,不要太跟着地图走。这里的小巷正好适合漫步,不经意间可以撞见路边的古色古香的房子,大多很有气势:青瓦飞檐的正门,雕刻精美的门楣,门两边清新的红色对联,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褪色的装饰画。有时候门口会停一两辆电动车,有的家庭喜欢在门外放几盆植物。一看就知道是主人精心处理过的,展现了门内户间的审美情趣。
建水窗下的风景
如果你想一窥过去建水的繁华生活,你必须去贾珠花园。光绪年间,建水成为云南南部重要的贸易中心。建水的贾珠家族将通海的鹤嘴锄、铁锹,玉溪的亚麻冷杉,石屏的竹制品,建水的靛蓝销往东南亚,从而成为建水首富。
贾珠花园是一座私人住宅,由两代贾珠人精心建造了20多年。有趣的是,就像建水的“临安”这个名字一样,贾珠园林也是一座江南风格的园林,庭院雅致,曲径通幽。
贾珠花园的月洞门
除了别具韵味的小院,园中最奇妙宏伟的建筑是祠堂,祠堂内有方池、戏水台、亭台楼阁,掩映在院中花木之中。池旁石栅栏上还有十二幅浮雕、诗词、书法。据说朱家主经常邀请文人墨客聚在这里谈诗谈政,唱风吟月。每次有祭祀仪式,都会邀请著名的滇剧演员在水上舞台演唱。
贾珠花园的舞台
如果你在建水的文庙周围闲逛,你要小心了,准备好足够的脚,因为这座居于西南小城的文庙,从规模和保存完整性来说,是中国第三大文庙,仅次于曲阜文庙和北京文庙,也是南方最大的文庙。
建水文庙的大门不一定宏伟,但进入后,每个人都会被碧波荡漾的池畔所震撼。过了池畔,有宏伟的“朱思远园”牌楼,带领游客进入碑廊,邢星门,甚至宏伟的大成殿,和寺庙后面的柏树林。
池畔一角
这座文庙始建于元朝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到了明代,翰林掌门人李毓元从京城借鉴了曲阜孔庙的宫殿式建筑格局,建水孔庙按此格局重修,于是有了今天的规模和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布局。明清时期为临安付雪、建水州付雪所在地,曾托管沅江付雪,成为滇南文化教育中心。大概正因为如此,建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建水虽是西南小城,但整个城市都有着中原江南般的文化风貌和生活旨趣。
宏伟的孔庙建筑群隐藏在牌楼后面。
想了解建水近代史,可以去古城外的临安站,看看建水火车。建水小火车是米轨铁路,即轨距为1米的窄轨铁路。最著名的米轨铁路是滇越铁路。建水火车有它自己的故事。
20世纪初,法国人修建滇越铁路,使云南许多有识之士感到了主权的丧失,他们联名要求修建一条属于云南人民的安(老)碧(色寨)林(安)石(平)铁路。1915年,一条由云南商人投资修建的比什铁路开工。为了阻止法国人通过滇越铁路觊觎云南的矿产资源,建设者决定实施轨距为600毫米的英寸轨道。
但修建临安段时,比什铁路总工程师沙布建议按米轨修建,但先铺设寸轨。等国家强大了,滇越米轨收复了,比什铁路可以改成米轨,和滇越铁路连接起来。直到1970,比什铁路才最终扩建成米轨铁路。
如今的临安火车站依然保存着100年前的站房,不同于典型的“红瓦黄墙”的滇越火车站法式建筑。比什铁路采用“青瓦黄墙”,使用具有中国民居特色的青瓦,既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古朴大方,又与滇越铁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临安站站房
今天,比什铁路在建水和团山村之间开通了13公里的旅游线路,可以从临安站出发,经过十七孔桥和香灰桥站,最终到达以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闻名的团山村。可以说,与滇越铁路的“异域”感不同,比什铁路有着更浓的中国味,沿途的古桥、古村落、荷塘都有着淡淡的乡愁。
站台上怀旧的停车标志
走进建水人家
在《建水集》中,于坚几次感叹我们处在一个不再依附于“家”这个概念的时代。
在建水人眼里,家不仅仅是一个避难所,更是一个借口。“借口”是指这个家是有意义的,不仅是实用的,而且是可以居住、玩耍、教学的,神性、美、真、意蕴必须无时无刻不在,可以享受、可以陶冶、可以诗意地栖居。
建水居民楼的大门
明初,江南移民在这里扎根,也带来了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当时的生活方式。
于坚说,这些人中有工匠、厨师、鞋匠、医生、演员、手工艺人、教师、建筑师、诗人、画家、歌手、农民、僧侣...沟里有金银首饰、丝绸、刺绣、瓷器、竹子、文房四宝、稻种、莲子、花种...生活是。
“我去过几百个县,但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无数曾经像建水一样的城市都消失了,变成了所谓的现代化城市,只有建水还活着。在这个城市,有家的人真的很有福气。他们依然可以像400年前的祖先一样安居乐业,不用担心邻居的德行。都是世交。”他在昆明生活了这么多年,不可能像建水一样随时看到街上的老人。走路的时候可以碰到熟人,互相打个招呼,让大家都有存在感。
建水市有500多座四合院。从2013开始,在建水人、被称为“建水古城修复组组长”的马新林的主持下,开始了局部修复。
老马不是建筑师,但传统生活的范式和对美感的把握,让大家服气。建水东门前的应晖路是一条古道。为了方便驾驶,政府将其加宽了9米。马新林认为拓宽后的道路方便了行车,但妨碍了行走。所以他按照汉代官道的传统,在路中间加了一个露水亭,供行人遮风挡雨,也让街道不那么空旷。
曾家大院是他修复的第一个院子。该条款的所有者是曾黎,曾子的第74个孙子,他的家人今天仍然住在这里。如今影壁前的盆景,玄关窗下的卷轴,堂前的明代匾额,都带着古典的味道。晚上,大家聚集在池畔中庭的石桌旁吃烧烤,喝玉米酒。一位参与了曾的另一家医院修复工作的年轻人也在场。他去安徽读大学建筑,却选择回到家乡建水定居。这里古建筑多,工作多,更别说家了,建水人都舍不得离开家。
曾家大院玄关窗下的盆景,虽是一片普普通通的红薯叶,却也带来了美。
马新林和曾丽想要的不仅仅是重建一个家园,他们更想让建水保持往日的活力。桓温书院曾是清代的一所县学,是建水四大书院之一。后来改成建水县第二小学,一度荒废,直到迁出。
“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建水人。我们被这一方水土滋养,被文化滋养。我们对学院有着深厚的感情。”曾黎说,他的祖父是民国时期桓温书院的最后一任院长,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任院长。因此,学院废弃后,曾力和合伙人决定入驻,作为民间资本进行修缮。
修复后的学院一角
他们重修了对面的大门,恢复改造了典礼门、报告厅、图书馆,现在庭院干净整洁,花木掩映。曾黎说,老房子改造的最终目的是让它“活”起来,延续我们的记忆和乡愁。他希望通过突出书院的功能,开展一些国学活动,丰富文化体验,实现文化传承。
老李,建水市另一个四合院的主人,也有一个名字:陆晶。从老李的曾祖父开始,他家四代人都住在这里。2005年,老李把安静的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开了几个房间,让这里更适合朋友聚会。
这也是我在建水最喜欢的小院子。与曾的另一个院子相比,它更小,更不整洁,但小院子里树木斑驳。池塘里装饰着老李从各地收集的石头,手工制作的盆景,手工烧制的茶壶。蒲草繁盛于水边,正殿屋檐下挂着一块匾,上书“与人为善”。这是老李祖上在同治年间赶考时收到的遗物。
夜晚很安静
在很多地方,老宅可能已经变成了民俗博物馆,或者是主人和客人的临时住所,但在这里,老宅的主人依然在老宅里,为他们的祖先过着类似的生活。
爱吃豆腐的建水人。
建水人的饮食消费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这里的古井支撑着整个城市的生活,也造就了当地人最喜欢的豆腐。
说到豆腐,就不能不提到西门外的大板井。这里的井水是这个城市最甜的。每天,当地居民前来取水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遵守着严格的既定规则:抽上来的水不能再倒进井里。
西门打水的当地人
就在大阪井旁边,有一家板井豆腐作坊,也被当地人称为“西门烤豆腐”。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豆腐是用大板井的井水做的。曾家在此制作豆腐,深受建水人喜爱,已传承六代。
板井豆腐店楼下卖的是豆腐制品,楼上卖的是现做的豆腐花和豆浆。许多建水人在这里开始他们的早晨。5元饱,豆腐花和豆浆随便加,酱料自制,咸中带甜,香味浓郁。还有油炸豆腐干和豆腐皮。
建水人爱吃豆腐,但不是唯一。到了晚上,城里到处都是烧烤摊,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会有烤豆腐,每个食客肯定都会吃一个。
金黄酥脆的烤豆腐
烤豆腐不用点,而是在桌子上搭起烤架,当着食客的面烤。烤的金黄,鼓鼓的,香香的。谁想吃,就把它盛在碗里,蘸点水,趁热放进嘴里。烧烤师傅会拿起一颗黄豆(或玉米或豌豆)放在食客的碗里,代表一块豆腐,最后根据数量结账。一块烧豆腐的价格在五毛钱左右,吃起来也就几块钱。
在清朝的门楣下吃烧烤,大概是建水唯一的享受了。
想品尝更多建水特色,于坚最喜欢的是古城临安路上的临安宾馆。开业快七十年了,几乎是古城中轴线临安路上的一景。它的装修并不豪华,楼下像个小吃店,迎送,热闹嘈杂,两边楼梯往上走,也是对着玄关窗户的私人座位。
在于坚看来,有水浒里的江湖精神。“动筷子的筷子,摇勺子的勺子,干酒配干酒,有嚼劲的肌肉...拖个凳子坐下,来一盘蒸饺!”
建水的美总是这样,藏在世俗的烟火里。在《建水集》里,于坚总想找到这种在今天看来已经渐渐变得不重要了的世俗感觉。这不是指对物质的追求,而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感悟。就像孔子说的“贤哉,归来!一瓢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忍则忧,回去不改其乐。”建水人就是这样热爱生活,在一勺美食一勺饮料中获得无穷乐趣。
校对: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