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米开朗基罗》赏析
大卫用他的弹弓和弓箭。
米开朗基罗
贝多芬的痛苦来自于痛苦,米开朗基罗的痛苦来自于他矛盾的灵魂:他既不是残疾人,也不是穷人。他出身名门,是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他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基础。然而,他的祖国灾难深重,外敌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辛勤劳动一次又一次被战争摧毁。他很富有,每完成一件作品,他就会得到一大笔报酬,但是他过得像个穷光蛋,只吃面包,喝点酒,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他过着令人惊艳的生活,一生渴望爱情,写了大量火热而纯粹的十四行诗,却终生未婚,孤独到老;他的家庭从来没有给他任何温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压榨他的钱财,利用他的名声到处炫耀,但他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和荣耀祖先的思想使他慷慨大方;他傲慢自大。他在艺术上坚持自己的独立观点,甚至与教皇闹翻,但他软弱可笑。他总是在关键时刻选择妥协投降,做出各种与自己名声不符的荒唐举动。他的艺术才华令人惊叹,野心勃勃,创作了《大卫像》、《奴隶像》、《摩西像》等令人惊叹的杰作,但他还要为教皇努力。这个任务还没完成,新的任务在催他,于是他计划中最伟大的作品就半途而废了。他一生操劳过度,同时又要为那些未完成的作品忍受内心的谴责;晚年,他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艺术大师。人们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他,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但他在上帝面前却越来越虔诚,越来越紧张。
尽管米开朗基罗有缺点,没能实现他最伟大的计划,但没有人能否认他的艺术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精神,他从大卫身上看到了人类的理想、人类的尊严和人类的意志。从《摩西与奴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命运的抗争...米开朗基罗创造了神灵,却表现了现实中人的苦恼和感受!
英雄音乐:米开朗基罗艺术欣赏
米开朗基罗是西方艺术史上最具灵感和创造力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一位非凡的雕塑大师,杰出的画家,同时在建筑和诗歌方面表现出超人的天赋。而且他漫长的一生给了他更多的时间进行艺术创作,留下了大量令后世瞩目的杰作。无论是当代艺术家,还是后来的艺术家,都受到了他很大的影响。
1475年,米开朗基罗出生在阿雷佐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被石头包围着,许多采石工和雕塑家住在那里。这时,米开朗基罗的生母去世,他的父亲把他交给一个石匠的妻子抚养。米开朗基罗成名后曾开玩笑说:“如果说我脑子里有什么好主意的话,那就是在我奶妈的牛奶里有凿子和锤子来给我画像。”
14岁时,米开朗基罗被送到吉尔兰达约学习绘画,从小就显示出绘画天赋。后来被选入佛罗伦萨当时的统治者开办的美第奇艺术学校学习,受到美第奇的赏识。在这里,他阅读古希腊书籍,观看希腊作品,仿佛生活在古希腊的环境中,他甚至感觉自己像一个希腊雕塑家。也就是从那时起,那座富有表现力和美感的雕像就深深植根于米开朗基罗的心中。
在米开朗基罗著名的艺术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男性巨人,他们都是英雄,这是米开朗基罗最显著的特点。在他塑造的众多英雄中,最著名的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大卫。从1501年8月到1504年8月,米开朗基罗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大卫》。大卫标志着米开朗基罗艺术创作的黄金时代。
15世纪初,一块巨大的石头被带到了佛罗伦萨。当时,一位艺术家西蒙想用这块巨石雕刻大卫的雕像。不幸的是,他做得很差。他在两腿之间挖了一个洞,石头完全被破坏了,无法清理。很多艺人因为控制不了而放弃了。然而,米开朗基罗却用这块被搁置了近百年的废石,创造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杰作,一个个英雄。
大卫是《圣经》中的人物,他是公元前65438年至公元前970年的以色列国王。在位期间,他推翻了非利士人的统治,统一了以色列。主人公年轻时有一段精彩感人的故事。当时,以色列国王索尔在位。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在非利士人中,有一个名叫歌利亚的战士,他有八英尺高,穿着头盔和盔甲。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以色列人伤亡无数。歌利亚打了40多天,以色列人不敢打。大卫的三个兄弟都去前线打仗了。因为年纪太小不能打仗,就去前线给兄弟们送饭。大卫到了前线,看到敌人巨人歌利亚冲上来,以色列人无法抵抗。此时的大卫满腔怒火,要求参战,为民族之耻报仇。扫罗王见大卫大有信心,就把自己的盔甲给了他。大卫拒绝了盔甲,仍然打扮成一个牧童。他带领众人走向战场,大声斥责歌利亚。歌利亚被骂的时候,大卫用石弹扔了一块石头,把歌利亚打昏了。大卫冲上前去,拔出利剑,砍下了歌利亚的头,拯救了以色列。从此,年轻的大卫成了全国闻名的英雄。
大卫是传统意义上的牛仔英雄,但米开朗基罗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巨人,一个像神一样无畏的摔跤手。这幅作品表现了大卫即将披挂上阵的时刻,艺术家将它极大地雕琢成完美的“对手”。你看,他的头突然向左一转,眼睛亮亮的,怒视着前方,左手紧紧抓住投石机,手臂上的肌肉全部爆出来。他直立的右脚强壮有力,他的姿势既稳定又有活力。虽然雕像中只有“大卫”一个人,没有歌利亚的形象,但大卫紧张的表情和矫健的身躯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歌利亚。作品也表现了大卫的敬业精神,敌人歌利亚冲上去了。大卫是少年,能否战胜歌利亚还是未知数。而大卫却准备献身于自己的祖国,这正是艺术家想要在更高的思想境界中表现的。
有趣的是,在摆放大卫的时候,包括达芬奇、波提切利在内的人都要求将这件作品摆放在室外,也就是市政厅前的广场上。这可能是自古以来将大型裸体雕塑放入公共广场的创举。米开朗基罗29岁时的一幅雕塑杰作成为佛罗伦萨的象征。佛罗伦萨人民称大卫为“保卫祖国的公民英雄”。
第二尊雕像,摩西。《摩西》是《尤利乌斯二世墓》中40件真人大小的作品之一,被称为西方艺术史上最好的雕塑。
米开朗基罗创造的摩西形象不是一个虚弱的老人。他虽然留着长长的胡子,但身体强壮,有着非凡的智慧,无穷的臂力,远视的眼神,紧张的表情,动感的坐姿。当他听到有人背叛了摩西的十诫,他的脸转向左边,怒目而视,左脚向后伸,他会站起来斥责违法者。
摩西和大卫都是英雄。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只能说在大卫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家捍卫祖国独立自由的坚强信念。而在摩西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背叛祖国的叛徒的巨大愤怒。米开朗基罗为什么要创作这些图像?因为16世纪的意大利内忧外患,意大利需要英雄,人民需要英雄,艺术家需要英雄。但现实生活中没有英雄,于是艺术家们从圣经中寻找英雄,歌颂英雄,呼唤现实中的英雄。
米开朗基罗雕塑的显著特点是表现男性巨人的英雄形象。艺术家善于创造英雄,艺术家本身就是英雄。他的作品举世无双。他的个性让人钦佩。他敢于蔑视一切,甚至对教皇发脾气。他的人生一直在无尽的痛苦中被创造,没有安逸的生活;他没有好的环境;他没有幸福的爱情和家庭。但是,他说:“我越痛苦,我越快乐”,“我的快乐就是痛苦”,“一百万个快乐抵不上一个痛苦”。是米开朗基罗的痛苦观造就了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
(李因)
读《米开朗基罗传》有感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被人类称为“伟人”的人?这个问题在看了傅雷翻译的《米开朗基罗传》后变得更加强烈,但似乎找不到答案。但“伟人”的形象并不那么遥远。
米开朗基罗,现在俗称“米开朗基罗”,是历史上著名的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堪称“天才”。他的才华在文艺复兴时期大放异彩,留下了许多为后人称道的艺术作品。米开朗基罗因为他杰出的创作能力,受到了他那个时代很多人的敬仰,包括教皇和贵族,很多人在教科书上都可以理解。
然而,教科书似乎总是在塑造一个完美的“天才”形象,不愿意揭露黑暗面,罗曼·罗兰扯下了这层帷幕来掩盖人性的弱点。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即使是“名人或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受到历史的限制,存在一些不足”。
他,米开朗基罗,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
他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同胞,身在异乡“会思乡”,但对同胞的态度却十分苛刻,甚至在他引以为傲的家乡翡冷翠沦陷的时候,他也逃之夭夭!
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他与同时代的许多著名艺术家为敌。
他有钱,却让自己“活得像个穷人,被工作束缚得像被砂轮底轴拴着的马”,于是健康受损,疾病缠身!
他屈服于权威,这归咎于他的优柔寡断和懦弱,但他对此感到羞愧和惭愧。
他工作了90年,却“没有一天是快乐的”,“万一实现不了梦想计划”!
这就是世世代代被人们称颂的伟大的米开朗基罗!他从书中如此生动地跃入我的脑海,似乎颠覆了长久以来的形象。他更丰满,更平实。只有褪去神圣的装饰,才能真正认识那些历史悠久的历史人物。历史的神秘是不必要的,人们只需要触手可及的真相。